
虚拟电厂负荷柔性调控系统需求说明书.docx
184页虚拟电厂负荷柔性调控系统需求说明书目录1 引言 21.1 目的和范围 22 系统概述 22.1 项目概述 22.2 项目目标 22.3 项目建设内容及必要性 23 系统功能清单 44 软件功能设计 94.1 系统架构 94.2 柔性控制系统() 104.2.1 系统首页(01) 104.2.2 可控负荷监测(02) 224.2.3 项目运行管理(03) 274.2.4 结算管理(04) 474.2.5 资源管理(05) 524.2.6 服务评价(06) 714.2.7 系统管理(07) 734.2.8 电力数据采集(08) 1334.2.9 共通服务后台(09) 1634.2.10 提供外部调用接口(10) 1775 集成设计 1825.1 软件接口设计 1825.1.1 提供接口 1825.1.2 引用接口 1825.2 硬件接口设计 1846 部署设计 1846.1 部署结构 1847 非功能需求 1857.1 性能 1857.1.1 系统容量 1857.1.2 系统响应时间 1857.1.3 事务失败率 1857.1.4 数据库性能 1857.1.5 服务器性能 1857.1.6 兼容性 1851 引言1.1 目的和范围本需求分析说明文档编写的目的,是为用户及软件开发双方充分理解软件产品的需求、功能、运行环境、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而编写。
它阐述了系统的使用范围及背景,明确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目标所需的条件,从而使双方对软件的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为该系统的设计、开发与测试提供指导1. 若引用了参考资料,应指明参考资料的简称与章节号或页码,以便复核与评审)2. 界面描述规则,如:用图片描述DEMO页面2 系统概述2.1 项目概述“十四五”期间最大负荷增速快于用电量增速,2025年将达到16亿千瓦左右,用电负荷峰谷差达4亿千瓦左右我国产业正向中高端迈进,大工业用户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工艺用电量和用电负荷都将显著提升,2020年江苏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再创新高,用电尖峰越发明显,负荷峰谷差呈增大趋势,电力平衡将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近年来,我省需求响应市场建设和项目实践已取得一定进展,由于电改的深入以及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等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新时期电力发展对现行的需求响应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 项目目标本项目对大工业企业进行实时需求响应能力建设,实现工业企业及园区各供用能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实现实时需求响应柔性控制,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建设工业企业用能控制系统,实现负荷互济、提升平衡能力,远期可以进一步拓展园工业企业及园区能源交易、需求响应和现货交易等新型业态。
搭建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体系,进行能源监测,帮助企业实时掌握能源状况的同时,为企业优化资源调配、组织生产、部门结算、成本核算提供能源数据支撑2.3 项目建设内容及必要性通过对大用户包含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电网友好互动柔性控制实时需求响应能力建设,目标对大功率工业生产设备用电监测,建设电网互动柔性控制实时需求响应能力,实现工业企业及园区各供用能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实现实时需求响应柔性控制,优化能源结构配置,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工业企业及园区用能控制系统还能实现负荷互济、提升平衡能力,远期可以进一步拓展工业企业及园区能源交易、需求响应和现货交易等新型业态,推动“源-网-荷-储”互动能力提高,为新兴市场主体以及辅助服务营造活跃、便捷、共享的生态圈3 系统功能清单一级模块名称二级模块名称三级模块名称功能名称柔性控制系统首页首页GIS展示地市可调资源排行首页全省总用电负荷曲线首页行业分布负荷爬坡速率分布首页天气情况首页控制日志智慧能源总览能源消费情况分布行业产值能耗情况产业结构特征典型碳排放量排名分区碳排放情况整体能耗情况新能源概况碳排综合分析双碳指标概览能源消费分布情况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能源品种消费结构分布行业碳排放排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发电量碳排放电力碳排放量电量碳排放跟踪企业碳排放排名碳减排策略建议可控负荷监测曲线监测总览虚拟电厂可控负荷监控地市可控负荷监控企业负荷监测设备负荷监测项目运行管理项目启动项目执行项目详情展示项目编辑项目审批项目执行通知项目执行控制动作项目执行结果确认项目结算项目结算审批项目结算导出策略管理执行监控基线负荷基线计算公式设置项目运行通知报文生成项目运行通知报文下发项目运行控制报文生成项目运行控制报文下发企业确认报文生成企业确认报文上送企业控制报文接受动作企业控制报文返回企业设备控制动作企业设备控制完成动作结算管理企业结算查询企业结算详情结算规则查询结算规则新增结算规则修改结算规则删除资源管理虚拟电厂管理虚拟电厂新增虚拟电厂编辑虚拟电厂删除虚拟电厂与企业绑定功能虚拟电厂与企业解绑功能企业信息管理企业信息新增企业信息编辑企业信息删除企业设备管理企业设备新增企业设备编辑企业设备删除协议管理协议新增协议编辑协议删除服务评价企业执行评价评分规则设置用户评价用户违约管理系统管理用户查询用户新增用户修改用户删除角色查询角色新增角色修改角色删除角色授权菜单查询菜单新增菜单编辑菜单删除操作日志存储参数管理设备管理查询设备接入新增父设备编辑父设备父设备动态参数新增子设备编辑子设备删除子设备子设备动态参数查询设备参数配置关联参数取消参数关联设备操作配置示设备操作配置关联操作实现联访问地址取消操作关联设备类型配置设备类型信息查询新增设备类型信息编辑设备类型信息删除设备类型信息设备型号配置设备型号配置查询新增设备型号配置编辑设备型号配置删除设备型号配置设备操作基础数据配置操作配置查询新增操作配置编辑操作配置删除操作配置操作配置排序操作实现查询新增操作实现编辑操作实现删除操作实现选择映射选择模板设备首次连接注册TCP判断并接受连接TCP登录成功信息记录TCP登录失败信息记录TCP登出信息记录UDP判断并接受连接UDP登录成功信息记录UDP登录失败信息记录UDP登出信息记录HTTP判断并接受连接HTTP登录成功信息记录HTTP登录失败信息记录HTTP登出信息记录设备上报TCP设备上报UDP设备上报HTTP设备上报MQTT设备上报能源审计管理年能源审计展示月能源审计展示当月能源审计展示KPI管理能源KPI展示能源KPI搜索告警管理告警查询告警处理监控管理物联服务监控任务缓冲服务监控数据缓存服务监控对标分析对标分析展示对标分析筛选数据处理数据接入服务数据修正归档坏数据辨识与修正负荷智能分类基线负荷分析需求响应能力评估负荷预测算法-相似趋势预测算法负荷预测算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负荷预测算法-相似趋势预测算法负荷预测算法-神经网络预测法负荷预测算法-自适应混合预测法规约处理-IEC104规约处理-mqtt规约处理-modbus-TCP规约处理-modbus-RTU采集服务TCP服务启动UDP服务启动JETTY服务启动MQTT服务启动SIP服务启动COAP服务启动MQTT消息配置查询MQTT消息配置信息列表新增MQTT消息配置编辑MQTT消息配置删除MQTT消息配置MODBUSTCP消息配置查询MODBUSTCP消息配置列表新增MODBUSTCP消息配置编辑MODBUSTCP消息配置删除MODBUSTCP消息配置共通服务后台请求验证处理链数据入库数据入库消息发送响应处理响应处理连接通道关闭数据合并处理自定义类处理远程接口调用自定义脚本处理任务缓冲处理节点交互数据映射共同方法技术字段直接映射脚本映射动态类加载静态文件动态类加载非静态文件动态类加载缓存服务Redis缓存内存缓存模板共同方法采集服务节点管理服务节点存储服务节点缓存服务节点非结构化服务节点消息中间件服务节点提供外部调用接口后台任务表增删查改任务缓冲池配置表增删查改任务缓存表增删查改数据集非结构化下载缓存数据查询任务日志查询缓存任务日志查询移除设备状态判断服务、服务器、设备是否联通互动终端设计需求响应用户操作界面设计4 软件功能设计4.1 系统架构Ø 应用层:项目使用Vue框架,主要目的是将视图 UI 和业务逻辑分开;界面样式采用CSS进行控制,保证能够进行灵活改变。
采用技术主要包括:Vue 2.6、elementUI、HTML5、CSS3等主流技术Vue:通过简单的API实现响应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双向数据绑定连接视图(view) 和模型(model),为复杂的单页应用提供驱动elementUI:为开发者、设计师提供基于 Vue 2.0 的桌面端组件库HTML5:为承载丰富的 web 内容而设计的新语义、图形及多媒体元素,提供的新元素和新API 简化了 web 应用程序的搭建,方便在不同类型的硬件之上运行CSS3:提供用于控制网页的样式和布局Js:处理网页内容的方法和接口,与浏览器进行交互,可以在多种平台下运行CDN:提供关键技术内容存储和分发,包括但不仅限于:内容缓存、内容路由、内容注入和发布、内容分发等Ø 服务层:主要服务有可控负荷监测服务、资源管理服务、终端设置服务、项目运行服务、结算管理服务、服务评价服务实现上报数据实时解析,设备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实时管理,实时计算预测模型和预测结果,控制报文生成和下发,对只能网关和控制表计的模型进行管理采用的主要技术有微服务Spring-Cloud框架和nacos注册中心,结合通讯协议MQTT、IEC104等进行数据报文解析和控制报文下发,同时微服务部分也实现了模型管理,模型创建的功能实现数据模型化,通过算法对模拟量数据进行实时预测。
Ø 传输层通过大用户智慧能源网关,将采集的数据汇总分析并上传至系统同时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实时进行边缘计算,降低服务器计算压力,对电表的设置和表计的点位设置主要用到的技术是4G/5G物联网、VPN/APN网络通道、IEC104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