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规划的新思考.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9097948
  • 上传时间:2022-06-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7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规划的“新”思考    张国际【Summary】历史文化名镇一直存在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的问题,在旅游规划中如何突破创新,凸显名镇特色,是应着重考虑的方面本文以安顺旧州为例,从历史遗产的角度分析当前旧州镇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古镇旅游规划的资源整合与利用方面提出几点思考Key】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安顺旧州;旅游规划1、引言城镇自身具有发展与变化的必然性[1],历史文化名镇也有发展的需求其中,发展遗产旅游是实现古村镇经济发展和遗产保护最常用的途径但是,在旅游开发中一些古镇越加“雷同”,旅游资源开发的形式较为局限[2]古镇的旅游规划,需要对游赏资源梳理整合,挖掘特色突出的历史遗产,保护和建设具有游览价值的历史人文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让景区的地域特色鲜活起来,如何提升游客对历史文化的感知,如何体现历史遗产在新时代的价值,这些都需要我们开阔思维深入思考2、旧州镇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是中国第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黔中地域屯堡文化的典型代表 [3]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古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建设性破坏”,但整体保存尚可古镇格局清晰,主要街巷完整,还有若干挂牌保护院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通过对历史遗存的实地调研发现,旧州镇内目前有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古镇内的游赏资源缺乏梳理古镇具有游赏价值的区域范围尚需统一规划,几处重要的游赏资源分布零散,不利于游客旅游观光的完整性和便捷性一些地段新建了现代建筑,体量和外观都与古镇气质不协调,如中小学、多层住宅小区等,影响游览感受对此,规划的首要内容就是梳理古镇有价值的游赏资源,对游赏资源进行必要的衔接,甚至部分区域的协同改造第二,缺少具有“点睛”作用的的历史建筑旧州镇曾是安顺地区的首府,有三教合一的文化传统[4],佛道儒三教的寺庙、道观并存于镇内,成为当时重要的交流场所和地标建筑现今多数寺庙、道观都已经损毁、荒废了,原先的城门、鼓楼等标志物也拆除了,令人惋惜在旅游开发中,有必要修复一批典型的历史建筑,重新利用它们,提升古镇的旅游形象第三,古镇的若干标志性景观节点已不存根据《旧州镇志》所记载,古镇及周边原有“八景”(注2),并由文人墨客赋诗相应,充分体现了旧州作为安顺地区首府的历史内蕴和文化沉淀可惜的是这八景并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有必要采用适当的手段恢复、重现旧州八景,重塑古镇的历史人文框架,提升古镇的历史人文气氛第四,古镇“历史边界”不清晰。

      在新城镇建设中,旧州镇的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一些老房子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新旧地区逐渐交织,再加上古城墙早已不存,古镇原先的“葫芦形轮廓”(图1)变得模糊葫芦形轮廓在贵州众多古镇中是唯一的[5],这一地方文化符号亟需挽救和传承3、旧州镇旅游规划的几点构思(1)提取特色区域,打造精品游线由于长期现代化建设的积累,古镇往往出新旧建筑混合、新旧地段相互穿插的状态,对游赏路线的组织有很大影響在旅游规划中,参考保护规划的保护范围,着重对历史环境气氛保存较好的区域规划整理,梳理结构,以建立游览框架图2)在调研中发现,北街至麒麟山一带涵盖了多个节点,如城隍庙、清元宫、山体公园等,又与历史氛围浓厚的东街关系密切规划将北街与东街交汇处的现代平房拆除,开辟为清元宫的前广场,作为大量人流的缓和空间,同时引导人流至城隍庙、麒麟山一带,新规划的这一条游线串联了旧州最重要的几个景点,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历史空间的连续性图3)(2)利用历史建筑,赋予主题特色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历史建筑浓缩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对老房子的利用一直是古镇旅游规划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除了沿街商铺基本的业态之外,还可以挖掘老房子的特色,打文化牌如西街的鲁氏大宅(图4),留下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今天老宅子在历经波折之后依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它将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婚庆基地和婚纱摄影基地。

      又如北街衙门老房子,修整为小型的屯堡军制展览馆,展示与屯堡军屯建制相关的历史展品和售卖特色纪念品,为商业街补充历史气氛还有前文提到的清元宫,在古时作为慈善教育机构,修缮后命名为清元学堂,既是参观景点,又可以作为当地学校的传统文化拓展基地3)修复历史场景,兼顾使用功能古镇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古”,人们追求的是访古寻踪的意境修缮整治街巷立面固然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对特定的开敞空间或说历史场景的修复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标志性建筑的故址复建,并结合周边环境丰富功能如恢复“八景”之一的“扶风夜笛”,文献记载天宝桥上有扶风亭,乃旧州“乘凉赏月之胜区”规划将扶风亭与碧波湖文化广场结合设计,作为旧州镇的东门标志,为本镇居民和游客修建一处怀古文化公园另一类是特色资源叠加功能和内涵延伸如八景中的“麟山晴岚”,原指麒麟山景之秀美在旅游规划中,将麒麟山修建为体育休闲公园并建设瞭望平台,与居民和游客的登山需求相结合又如“南堤绿柳”,在护城河岸边补种柳树,修建为滨水健身步道4)珍惜历史要素,协调总体规划古镇因特色才能脱颖而出,才契合“名镇”之名,必须珍惜自身独有的历史元素如旧州“葫芦形轮廓”是古人营城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建城特色。

      虽然构成轮廓的城墙、城门基本不存,但通过现场调研和相关资料仍能推测出大致的位置关系对其保护将在空间上对古镇历史范围有所限定,有利于古镇有重点、分层次的保护落实和更新建设另外,古镇的街巷肌理是历史积累而形成的,在城镇总体规划中不仅要保护主要街道,还应重视各条支巷、小路同时,避免新规划道路影响到葫芦形轮廓所在区域,利用公共绿地勾勒轮廓边界,保持古镇的历史城建骨架4、小结旧州镇旅游规划秉承了“以史为本,借古营新”的理念,力图从旧州本地的历史传统要素中寻找有价值的元素,用现代人愿意接受的“新”丰富旧貌,让古镇旧貌换新颜这里的“新”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开发新的游赏路线古镇丰富曲折的道路系统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沉淀,是形成游赏路线的天然条件除此之外,在交通组织中,还可以考虑不拘泥于原有的街巷交通,通过适当的调整整合资源,有选择的衔接重要的节点空间,促进精品游览线路的成形必须强调的是,古镇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任何新建设和调整都应满足文物保护可逆性的原则,不能产生实质性的破坏第二,赋予老房子新的主题为了更好的体现历史建筑的价值,在旅游规划中应依据历史建筑的原有性质赋予适当的主题功能,以发展旅游经济在主题的选择上,以凸显历史特色为佳。

      根据名人轶事、历史活动等,挖掘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主题,并对主题进行演绎和延伸,开发一些接地气、本土化的特色服务第三,赋予历史场景新的内涵古镇中的一些场所充满了人文情怀,找出并强化这样的历史场所,引导人们从中获取精神的共鸣,是旅游规划、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的方面历史场景是空间与文化、功能与文脉的载体,在规划设计中,要将空间环境结构与社会文化形态结合起来[6],形成集审美、史学、文化、使用等多方面价值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这其中的功能属性,是较难体现的部分而更应重视起来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规划,要尊重历史,又要体现发展,在保持本真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服务于旅游产业关于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规划的思考不止于此,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和实践注1:本文为贵州省安顺“大屯堡”旅游规划阶段性成果注2:根据《旧州镇志》所载,“旧州八景”为麟山晴嵐、文阁夕照、扶风夜笛、华严晚钟、南堤绿柳、北岭寒梅、翠微春霭和碧波秋月Reference:[1] 嵇岚.历史城镇的保护再思考. 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2] 宋瑞.古村镇旅游的问题与难题[J].旅游学刊,2010.06[3] 杨开.贵州安顺市旧州古镇的特色分析与历史保护. 2007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4]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编篡委员会.旧州镇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5] 姚晓英.旧州品旧[M].贵州:贵州出版社,2013[6] 胡俊琦.历史古镇景观风貌的延续性保护[J].四川建筑,2006.0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