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可编)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创飞
  • 文档编号:224491363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8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指导原则编号 : 【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第二稿)二○○七年三月目录一、概述 ................................................. 3二、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一般考虑 ......................... 4(一)、临床药理学研究 ................................. 41、耐受性研究 ...................................... 42、药代动力学研究 .................................. 43、药效动力学研究 .................................. 4(二)、探索性和确证性临床试验 ......................... 51、研究人群 ........................................ 52、试验设计和研究周期 .............................. 63、和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 64、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6三、有效性评价 ........................................... 7(一)、有效性评价的一般原则 ........................... 7(二)、有效性评价的指标和标准 ......................... 71、血压 ............................................ 72、靶器官保护 ...................................... 83、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9(三)、有效性的研究策略 ............................... 91、药效动力学研究 .................................. 92、量效关系 ........................................ 93、抗高血压绝对疗效的研究 ......................... 104、抗高血压相对疗效的研究 ......................... 10四、安全性评价 .......................................... 11(一)、低血压和血压反跳 .............................. 12(二)、影响心率(律)的作用 .......................... 12(三)、对靶器官损伤的作用 ............................ 12(四)、对伴随疾病的作用 .............................. 12(五)、对伴随危险因素的作用 .......................... 13五、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 13(一)、剂量探索( Dose-finding )研究 .................. 13(二)确证性临床研究 ................................. 13抗高血压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本文件提供了抗高血压新药临床评价的一般原则。

      抗高血压新药临床研究首先要遵循药品临床研究的一般原则, 同时也要遵循业已发布的其它相关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如: 《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临床试验报告的结构与容技术指导原则》等固定剂量复方抗高血压药物制剂的详细容请参见 《复方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从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一般考虑、 有效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固定复方抗高血压制剂等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说明了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主要考虑的相关问题, 在有效性评价上主要涉及一般原则,评价指标和标准, 证明有效性的研究策略,在安全性评价上提出了除常规药物的临床安全性研究外, 强调了高血压药物需要特别关注的主要安全性观察和评价容, 最后介绍了复方抗高血压制剂的有 关容本指导原则是建议性的,不是新药上市注册的强制性要求二、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一般考虑(一)、临床药理学研究1、耐受性研究应该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的人体耐受性研究, 研究中可以同时观察试验药物的降压效应、 主要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程度等, 试验中需要制定明确的终止标准2、药代动力学研究应该进行详细的人体药代研究, 抗高血压药物常用于老年人, 因此要对老年人进行特殊研究, 对于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应进行特殊研究。

      高血压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 应该进行相关药物的药代相互作用研究同时进行药代 / 药效研究,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3、药效动力学研究应描述抗高血压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特点 药效动力学研究一般应包括下列容:作用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如血压、心搏出量、体循 环血管阻力)、心率和心律(心电图、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神经体液参数(如肾素-血管紧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等)及肾功 能根据药物作用机制, 对以下参数可能有影响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心脏收缩及舒功能、冲动形成及传导、心肌耗氧量等通常这些研究采用安慰剂对照二)、探索性和确证性临床试验应该进行探索性试验, 探索药物的疗效强度和剂量围等, 随后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在确证性临床研究中进行确认,并进行获益 / 风险的评估在探索性和确证性临床试验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研究人群参加抗高血压新药研究的应为各种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早期试验多数应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参与研究的患者最好同时患有收缩期高血压和舒期高血压在后期的试验中,患有伴随疾病(糖尿病 和冠心病等) 的患者应参与研究, 除非他们所服用的药物干扰疗效的评价(如:心衰患者的标准治疗需服用一或几种能影响血压,产生能 与研究药物相似药理效应的药物) 。

      重度高血压患者在有些情况下也可参与研究通常,患有高血压所引起的继发性靶器官损害者不入选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 除非是极短期的试验; 但是这些患者可入选阳性药对照试验应在不同的人群中进行研究,包括不同性别、年龄、人种或种族等也可选择高龄患者(> 75岁)进行研究为了方便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人群亚组的比较, 通常在同一试验中应尽可能涵盖全部的亚组人群,而不是仅在亚组中进行研究如果要了解药物对继发性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和儿童高血压患者的作用,则应分别进行相应单独研究2、试验设计和研究周期在疗效的探索性试验中, 常在两周至四周的清洗期后, 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药进行比较研究 试验的时间应该根据各自药物的特点决定,一般降血压的作用在 4-8 周发挥在剂量递增试验中,对于每一个剂量水平,治疗时间都要足够长,每种剂量至少持续四周以估计出此剂量的效果研究可采用新药单一治疗, 也可与基础治疗相结合在确证性临床研究中, 药物治疗至少应持续两至三个月, 以确认抗高血压的疗效, 在以比较药物的长期不良反应为目的的试验中, 使用对照药进行研究应持续至少六个月3、和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由于抗高血压治疗常需联合用药, 所以研究抗高血压新药在此情况下的疗效和安全性也是很重要的。

      联合用药的信息可通过正规的析因研究或在长期或短期的临床研究中联合用药来获得对使用其他药物未能很好控制血压的患者,加入( add on)试验可提供试验药物作用的信息 使用试验药时加入其他的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也是有用的4、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应注意新药与治疗中可能合并应用的其他药物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如在非临床研究中提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征上存在可 能相互作用, 或临床试验中出现了可疑的相互作用问题, 就应进行药代和药效动力学上有关相互作用的特殊研究三、有效性评价(一)、有效性评价的一般原则抗高血压治疗旨在降低由血压升高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升高 通常将降压作用作为抗高血压药物有效性的主要疗效指标,有效性评价的基本容是药物对收缩压和舒压的作用同时, 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是抗高血压药物重要的评价容,而对包括死亡率、心脑血管并发症、 终末期肾病等临床终点的研究和评价对于新的抗高血压药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有效性评价的指标和标准1、血压血压增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收缩压增高和舒压 增高都会增加非致命性或致命性冠心病、 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还会导致肾脏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过去大多数药物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舒压 , 但近年的研究认为单一的收缩压增高或以收缩压增高为主的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因此需要在评价舒压的同时,明确评价药物对收缩压的作用评价降压作用的主要指标是与基础血压相比,给药间隔末(谷 值时)血压的降低幅度,血压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必须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通常, 研究结束时血压的降低幅度是最主要的终点指标, 但研究过程中降压作用的时程变化也很有意义, 这可以通过检查每周或每两周的血压变化来获知评价降压作用的次要指标包括有效率、谷峰比等,这些指标的评价标准可以事先定义一般认为,有效病例是指血压达到正常(收缩压/ 舒压<140/90mmH)g 或收缩压降低大于 20 mmHg和/ 或舒压降低大于 10 mmHg的病人血压的测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因此除采用严格的随机、 盲法等试验方法外, 血压测量方法学和仪器设备的标准化也非常重要 一般推荐使用经过校准的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可以采取仰卧或 / 和坐位,体位变换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可以通过比较站位和仰卧或 / 和坐位的血压变化来评估动态血压监测( ABPM)对于日常活动中血压的变化提供更全面的结果, 重点关注在较长的给药间隔, 给药间隔末期是否对血压仍有足够的控制,而在峰值时没有对血压产生过度的降低, 同时可以对谷 / 峰比值进行评价,抗高血压新药的临床试验中必须在一定病例数的患者中开展 ABPM的研究。

      自测血压是血压测量的辅助手段,但所应用的设备必须是校准过的2、靶器官保护观察药物对心、 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监测主要脏器和组织损伤的进展和恢复程度, 可提供该药物疗效的更多信息,提倡在高血压药物的长期临床研究中应该进行靶器官保护的 考察心脏超声、胸部放射性检查、血管多普勒超声法和血管造影、心肌核素显像( ECT)、肌酐清除率和尿蛋白(微量白蛋白)排泄,眼底检查等均成为靶器官保护的重要评价方法 靶器官保护的评价手段正在不断地发展, 药物研究中所采用的新的手段和方法要能被临床所认可和接受,并具有可评价性3、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即使试验药物的降血压效应已经证实,对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和死亡率方面的益处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以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临床终点的临床研究对抗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