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省常州市白蒲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5523238
  • 上传时间:2022-0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2.4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苏省常州市白蒲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演讲说:“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是指(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俄国十月革命C.新文化运动 D.巴黎公社革命参考答案: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对其历史意义的识记与运用.答案:由题目中的信息“1918年…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可知这应为使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变为现实的俄国十月革命.故选B.2. 《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工厂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开展 D.海外市场的扩大参考答案: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和对英国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题干中“种种有利力量”是指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条件.A项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不符合题意.B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不是开展的条件,符合题意.C项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本,不符合题意.D项是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不符合题意.故选B.3. 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中华时报》以显著的版位刊登了一则新闻:“华北铁路大遭破坏,保垣北境激战又起。

      这条新闻的相关背景是()A.国民党组织太原会战B.八路军组织百团大战C.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D.国共进行战略决战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民国三十六年”是1947年,正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这则新闻反映的是当时解放军正在华北地区内线收复失地A、B两项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是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时间不符合,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4. 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的主张的实践活动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参考答案:B略5. 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映了  A.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B.技术革新带来社会问题C.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D.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参考答案:B【详解】“机器进入人们生活”“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B正确;材料只是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并没有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环境导致民众恐慌,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贫富分化的信息,D错误。

      6.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参考答案:B由材料“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可以推断出应该是与秦始皇有关,而秦朝统一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因此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郡县制,故B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推行的地方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地方制度,故D项错误7.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参考答案:D8. 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B.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保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参考答案:B考点: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而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是自由放任政策,完全靠市场的调节9.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相对较为符合实际的是参考答案:C10. 某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超英赶美”、“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C.“左”倾错误影响                  D.三大改造完成参考答案:C11.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A.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创办经济特区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上海自贸区参考答案:考点:GB:改革开放.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深入开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开展,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故D正确.ABC均在“南方谈话”前就已经出现.故排除.故选D.12.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国王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C.议会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D.全体公民参与程度高,民主比较彻底参考答案:A13.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美国废除“中立法案”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而罗斯福首次就任总统是在1933年,故A项错误;罗斯福强调美国遭受入侵时期总统享有发动战争的权利,不是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故B项错误;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日宣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罗斯福强调运用非常规权力模式保证新政议案的顺利通过,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4. 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将商品质量分为精、次,粗三等,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登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官府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C.官府操纵商品价格D.政府重视市场的监管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登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官府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信息说明政府从商品等级以及价格等对市场进行管理,故D项正确;A处理中没有体现;B属于D项内容;C中操控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市场管理【名师点睛】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15. 春秋时期,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人转变的根本因素是A.各国税制的改革B.私田的出现C.铁器牛耕的推广D.战争的影响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可知,这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和决定的,铁犁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随着土地私有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各国税制改革是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B选项错误,铁器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使大量私田被开垦出来,私田的出现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并不是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根本因素;D选项错误,频繁的争霸战争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不是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根本因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6.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参考答案:A略17. 1951年底,中共中央在关于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电报中指出:“贪污分子、浪费分子和官僚主义分子当然大多数不是反革命分子,他们的罪名是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但这个问题现在已极严重,必须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斗争一样的重要”。

      材料表明中共中央A.践行中国共产党七大的相关决议B.把三反当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内容C.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腐败问题D.认为发展经济是当时社会的主要任务参考答案:C材料“贪污分子、浪费分子和官僚主义分子”“必须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斗争一样的重要”中可以看出,把三反视作“镇压反革命”,以阶级斗争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故C项正确,D项错误;中共七大强调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以及建立联合政府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三反是在1951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故B项错误;点睛:材料“贪污分子、浪费分子和官僚主义分子”“必须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斗争一样的重要”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8.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做为经济基础一部份的经济政策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维护封建统治,但是到了后期尤其明清时期,它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