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导案.doc
9页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导案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的】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培养抽象思维才能、想象才能以及分析^p 、推理的才能知识要点】本课题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物质变化,道出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然后再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引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让我们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知道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并理解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同时,本课题知识也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不同变化之间的本质区别课题重点】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要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说明:判断某一变化是物理或化学变化的主要根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所谓新物质并非名称上与原物质不同,而是在组成和构造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讨论: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能否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据?你能举例说明吗? 不能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但无新物质生成,应是物理变化[要点 2]分子 1.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如水〕、原子等。
说明:我们身边的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如氧气〔O 2 〕、水〔H 2 O〕、二氧化碳〔CO 2 〕、氧化汞〔HgO〕等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Fe〕、铜〔Cu〕、银〔Ag〕等2.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③分子在不停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④同种分子性质一样,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3.分子的内部构造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成更小粒子——原子,可见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4.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讨论: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更小的粒子——原子[要点 3]原子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反响中不能再分的粒子2.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开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物质〕,这就是化学变化的本质讨论:有人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大于原子不同的分子和原子无法比拟它们的大小说明:原子和分子虽然都是很小的粒子,肉眼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于物质的内部,现代科技〔如飞秒化学〕不仅能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挪动原子。
注意:物质不同,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今后我们还将学习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请予以说明?考虑: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p 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响、水的分解等化学反响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断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在上述这些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变成了原子,而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可推出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变化的是分子教学策略】1.联络学生生活经历,认识水的自然蒸发老师演示:品红扩散,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水会逐渐减少?为什么温度升高,水会减少得快?品红为什么能扩散?联络实际再举例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的事实2.两张图示苯分子、硅原子,说明先进的观察仪器已经可以看到分子、原子层面的粒子,同时说明粒子质量小、体积小的事实3.“1+1”是否一定等于 2 的家庭小实验,事先布置预习并在课上检查预做情况,对结果“1+1<2”说明了什么进展分析^p 4.活动探究:建议彩色银幕实验,并安排讨论。
讨论题如下:A 杯酚酞变红,说明什么?〔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并进入 A 杯酚酞试液〕5.让学生归纳粒子的根本属性: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性质一样让学生联络生活实际再讨论举证〔结合课题后习题 3、4、5 进展〕6.分子、原子概念要淡化,但理解不能模糊,利用习题 2 的化学反响,可通过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响本质来强化也可组织学生先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交流发言讨论:①分子观点解释:水蒸发与水分解的不同所在?②分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响的本质测评】1.1994 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2.100 mL 酒精和 100 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__mL,说明了〔〕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B.分子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A.水分子B.水原子C.氢、氧两种原子D.以上都不是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一样,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6.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镁条燃烧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7.以下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A.木板制成桌椅B.纸张被撕碎C.冰雪被融化D.石蜡燃烧 8.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结成冰B.水分蒸发C.水被电解D.水汽化 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作者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教学设计本溪市第十中学 20__年9月20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认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互相结合成分子 〔4〕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才能;〔3〕学习运用比拟、分析^p 、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展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展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2〕浸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络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1、糖块溶于水为何不见了?2、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3、为何能闻到远处的花香?[得出结论] 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板书] 课题1 分子和原子[图像展示] 苯分子、硅原子图片1、学生进展猜测、讨论2、学生从实例中逐渐感知到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观粒子构成的。
从日常的现象感知微观世界,建立微观粒子的表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课 —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一、分子 [提出问题]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那这些微小粒子都有些什么样的性质呢?[情景感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假如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板书]〔一〕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探究活动一] 分子是运动的吗? 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试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板书]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1 / 2 [考虑]湿衣服为何在阳光下比在阴凉的地方容易干?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现象列举]让学生列举与分子运动相关的生活实例[探究活动二]分子间有间隔吗?1、将红墨水滴到粉笔上,墨水为何能渗入粉笔内?2、堵住注射器的出口,活塞为何能被推入? [板书] 3.分子之间有间隔[讨论1]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参加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程度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液面比原来程度线降低了。
这一现象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吗?[讨论2]温度计的水银柱为何能热升冷降?[讨论3]压瘪的乒乓球如何复原?[结论4]气体、固体、液态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比拟小1、学生对微观世界充满好奇,并认识到分子的微小2、学生参与探究活动,通过分析^p 、比拟,感受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的相关性质 运用详细的数字,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究活动,由学生的感官认识来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进步学生的思维才能和探究才能 并用所学知识来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分析^p 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传授新课 —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探究活动三]分子还能再分吗?[比拟现象] 〔1〕水→水蒸气 〔2〕水→氢气+氧气[分析^p ]变化〔1〕中,只是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本身不变,水和水蒸气仍是同种物质,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变化〔2〕中,水与氢气、氧气是不同的物质,水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氢气和氧气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即分子变化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化了[板书]〔二〕分子的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的最小粒子 [分析^p 推理]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一样,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学生对分子的可分性进展大胆猜测2、学生讨论水变化的两种不同现象的原因3、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分析^p 比拟理解了分子的概念 通过探究活动,由学生的感官认识来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通过讨论和生活实例的列举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传授新课 —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二、原子 [播放动画]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过程介绍〕[板书]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类比]原子与分子相似,都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都具有质量和体积小、不停的运动、彼此间有间隔等特征 通过动画展现分子的变化过程,学生发现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进展了重新组合,从而建立原子的概念 学生对化学变化进展讨论,认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微观区别,并理解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通过探究活动,由学生的感官认识来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通过讨论和生活实例的列举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小结 稳固2 / 2可以下功夫研究下!第 9 页 共 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