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2019.03试行).pdf
29页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编制指南 试行 二 一九年三月 i 目 录 一 基本规定 1 一 规划原则 1 二 规划编制范围与水平年 2 三 规划编制依据 2 二 岸线功能区及边界线划定 4 一 岸线功能区 4 二 岸线边界线 4 三 功能区与边界线划分方法 5 三 主要技术路线 9 四 主要规划内容分析确定 11 一 保护和利用现状分析 12 二 河势稳定性分析 12 三 岸线规划目标确定 12 四 岸线保护与利用控制条件分析 13 五 岸线功能区划分 14 六 岸线管控要求制定 14 七 环境影响评价 15 五 成果要求 16 一 文本要求 16 二 图表要求 16 三 一张图 信息化要求 17 附件 规划报告参考提纲 19 附表 23 1 河湖岸线是指河流两侧 湖泊周边一定范围内水陆相交 的带状区域 它是河流 湖泊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 岸 线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对沿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 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明确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编制技术思路和技术要求 统一规划编制范围 目标任务和 主要内容 制定本指南 一 基本规定 一 规划原则 一 规划原则 保护优先 合理利用 坚持保护优先 把岸线保护作为 岸线利用的前提 实现在保护中有序开发 在开发中落实保 护 协调城市发展 产业开发 港口建设 生态保护等方面 对岸线的利用需求 促进岸线合理利用 强化节约集约利用 做好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空间规划等工作的相互衔接 统筹兼顾 科学布局 遵循河湖演变的自然规律 根据 岸线自然条件 充分考虑防洪安全 河势稳定 生态安全 供水安全 通航安全等方面要求 兼顾上下游 左右岸 不 同地区及不同行业的开发利用需求 科学布局河湖岸线生态 空间 生活空间 生产空间 合理划定划分岸线功能分区 依法依规 从严管控 按照 水法 防洪法 河道 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针对岸线利用与保护中存在 的突出问题 强调制度建设 强化整体保护 落实监管责任 确保岸线得到有效保护 合理利用和依法管理 2 远近结合 持续发展 既考虑近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节约集约利用岸线 又充分兼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做 好岸线的保护 为远期发展预留空间 划定一定范围的保留 区 做到远近结合 持续发展 二 规划编制范围与水平年 二 规划编制范围与水平年 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流域面积 1000km2以上河流和常年水面面积 1km2以上 湖泊中有岸线管理任务的河湖 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矛盾突 出 管理任务较重 岸线保护利用对保障流域和区域防洪 供水 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河湖 其它河湖可参照本 指南编制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2 规划水平年规划水平年 流域管理机构牵头组织编制的大湖及主要支 流 直管河段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 现状基准年为 2018 年 规划水平年为 2030 年 地方负责编制的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 规划水平年由各 地确定 近期水平年一般在现状基准年基础上不超过 10 年 三 规划编制依据 三 规划编制依据 1 主要法律法规主要法律法规 水法 防洪法 水土保持法 水污染防治法 港口法 航道法 环境保护法 城乡规划法 土 地管理法 河道管理条例 水文条例 航道管理条例 3 自然保护区条例 风景名胜区条例 等 2 主要规程规范和标准主要规程规范和标准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程 SL201 2015 防洪标 准 GB50201 2014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 2013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171 96 河道整治设计 规范 GB50707 2011 内河航运工程水文规范 JTS145 1 2011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44 2006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SL104 2015 等 3 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精神和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关于全面推 行河长制的意见 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 关 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等有关文件 4 有关规划文件有关规划文件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七大江河流域综合规 划 七大江河流域防洪规划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全 国抗旱规划 水利改革发展 十三五 规划 全国第三次 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 工作的通知 关于印发的通知 等 国家或地方批准的国土规划 区域规划 城市规划 试 点省区空间规划 各省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区域发展 有关意见以及其它地方有关规划和实施方案 全国及各流域 4 内河航道与港口规划 港口总体规划 河道整治规划和航道 整治规划等 二 岸线功能区及边界线划定 一 岸线功能区 一 岸线功能区 岸线功能区是根据河湖岸线的自然属性 经济社会功能 属性以及保护和利用要求划定的不同功能定位的区段 分为 岸线保护区 岸线保留区 岸线控制利用区和岸线开发利用 区 岸线保护区岸线保护区是指岸线开发利用可能对防洪安全 河势稳 定 供水安全 生态环境 重要枢纽和涉水工程安全等有明 显不利影响的岸段 岸线保留区岸线保留区是指规划期内暂时不宜开发利用或者尚不 具备开发利用条件 为生态保护预留的岸段 岸线控制利用区岸线控制利用区是指岸线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或开发利 用对防洪安全 河势稳定 供水安全 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一 定影响 需要控制其开发利用强度 调整开发利用方式或开 发利用用途的岸段 岸线开发利用区岸线开发利用区是指河势基本稳定 岸线利用条件较好 岸线开发利用对防洪安全 河势稳定 供水安全以及生态环 境影响较小的岸段 二 岸线 二 岸线边界线边界线 5 岸线边界线是指沿河流走向或湖泊沿岸周边划定的用 于界定各类岸线功能区垂向带区范围的边界线 分为临水边 界线和外缘边界线 临水边界线临水边界线是根据稳定河势 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维护 河流湖泊生态等基本要求 在河流沿岸临水一侧顺水流方向 或湖泊 水库 沿岸周边临水一侧划定的岸线带区内边界线 外缘边界线外缘边界线是根据河流湖泊岸线管理保护 维护河流功 能等管控要求 在河流沿岸陆域一侧或湖泊 水库 沿岸周 边陆域一侧划定的岸线带区外边界线 三 功能区与边界线划分方法 三 功能区与边界线划分方法 1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 岸线功能区划分须服从流域综合规划 防洪规划 水资源规划对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安排 并与防洪分 区 水功能区 自然生态分区 农业分区和有关生态保护红 线等区划相协调 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 保护与开发之间的 关系 做到近远期结合 突出强调保护 注重控制开发利用 强度 2 根据岸线保护与利用的总体目标 按照保护优先 节约集约利用原则 充分考虑河流自然属性 岸线的生态功 能和服务功能 统筹协调近远期防洪工程建设 河流生态保 护 河道整治 航道整治与港口建设 城市建设与发展 土 地利用等规划 保障岸线的可持续利用 6 3 根据河流水文情势 水沙状况 地形地质 河势 变化等条件和情况 充分考虑上下游 左右岸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需求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明确岸线保护利用要求 2 岸线功能区划分岸线功能区划分 岸线功能区划分应突出强调保护与管控 尽可能提高岸 线保护区 岸线保留区在河流 湖泊岸线功能区中的比例 从严控制岸线开发利用区和控制利用区 尽可能减小岸线开 发利用区所占比例 1 岸线保护区划定 1 引起深泓变迁的节点段或改变分汊河段分流态势的 分汇流段等重要河势敏感区岸线应划为岸线保护区 2 列入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名录的水源地 其一级保护区应划为岸线保护区 列入全国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地名录的应划为岸线保护区 3 位于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 风 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等生态敏感区 法律法规有明确禁止性规 定的 需要实施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的河湖岸线 应从严 划分为岸线保护区 4 根据地方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位于生态保护 红线范围的河湖岸线 按红线管控要求划定岸线保护区 2 岸线保留区划定 1 对河势变化剧烈 岸线开发利用条件较差 河道治 理和河势调整方案尚未确定或尚未实施等暂不具备开发利 7 用条件的岸段 划分为岸线保留区 2 位于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 水产种质 资源保护区 国际重要湿地 国家重要湿地以及国家湿地公 园 森林公园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区 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 护区 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和缓冲区等生态敏感区 但未纳 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河湖岸线 应划为岸线保留区 3 已列入国家或省级规划 尚未实施的防洪保留区 水资源保护区 供水水源地的岸段等应划为岸线保留区 4 为生态建设需要预留的岸段 划为岸线保留区 5 对虽具备开发利用条件 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 较低 规划期内暂无开发利用需求的岸段 划为岸线保留区 3 岸线控制利用区划定 1 对岸线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的岸段 为避免进一 步开发可能对防洪安全 河势稳定 供水安全 航道稳定等 带来不利影响 需要控制或减少其开发利用强度的岸段 划 分为岸线控制利用区 2 重要险工险段 重要涉水工程及设施 河势变化敏 感区 地质灾害易发区 水土流失严重区需控制开发利用方 式的岸段 划为岸线控制利用区 3 位于风景名胜区的一般景区 地方重要湿地和地方 一般湿地 湿地公园以及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准保护区 等生态敏感区未纳入生态红线范围 但需控制开发利用方式 的部分岸段 划为岸线控制利用区 8 4 岸线开发利用区划定 河势基本稳定 岸线利用条件较好 岸线开发利用对防 洪安全 河势稳定 供水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岸段 划为岸线开发利用区 但要在规划中充分体现岸线的集约节 约利用 3 边界线划定边界线划定 1 临水边界线划定 临水边界线划定应按照以下原则或方法划定 并尽可能 留足调蓄空间 1 已有明确治导线或整治方案线 一般为中水整治线 的河段 以治导线或整治方案线作为临水边界线 2 平原河道以造床流量或平滩流量对应的水位与陆域 的交线或滩槽分界线作为临水边界线 3 山区性河道以防洪设计水位与陆域的交线作为临水 边界线 4 湖泊以正常蓄水位与岸边的分界线作为临水边界线 对没有确定正常蓄水位的湖泊可采用多年平均湖水位与岸 边的交界线作为临水边界线 5 水库库区一般以正常蓄水位与岸边的分界线或水库 移民迁建线作为临水边界线 6 河口以防波堤或多年平均高潮位与陆域的交线作为 临水边界线 需考虑海洋功能区划等的要求 9 2 外缘边界线划定 根据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 知 水河湖 2018 314 号 可采用河湖管理范围线作 为外缘线 但不得小于河湖管理范围线 并尽量向外扩展 1 对有堤防工程的河段 外缘边界线可采用已划定的 堤防工程管理范围的外缘线 堤防工程管理范围的外缘线一 般指堤防背水侧护堤地宽度 1 级堤防防护堤宽度为 30 20 米 2 3 级堤防为 20 10 米 4 5 级堤防为 10 5 米 2 对无堤防的河湖 根据已核定的历史最高洪水位或 设计洪水位与岸边的交界线作为外缘边界线 3 水库库区以水库管理单位设定的管理或保护范围线 作为外缘边界线 若未设定管理范围 一般以有关技术规范 和水文资料核定的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库区淹没线 作为外缘边界线 4 已规划建设防洪工程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工程 生 态环境保护工程的河段 应根据工程建设规划要求 预留工 程建设用地 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外缘边界线 三 主要技术路线 在资料收集与分析整理等基础上 分析岸线保护和利用 现状 按照有关法律 法规 规程规范和相关上位规划有关 要求 确定岸线管控目标与指标 划分功能区和拟定规划方 案 提出岸线保护利用的行动计划与实施安排 形成河湖水 10 域岸线保护利用规划成果 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与分析 收集已批准的空间规划有关意见 各 省红线划定方案 主体功能区划 国土规划 区域规划 城 市规划 区域发展有关意见和有关研究成果 收集流域防洪 规划 水资源综合规划 流域综合规划等专项规划和有关研 究成果 收集规划岸线段相应的自然地理概况 水文气象资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