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传播背景下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传播现状及其保护的思考.docx
12页现代传播背景下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传播现状及其保护的思考 和琦(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云南玉溪653100)[Reference]近年来,随着丽江多元经济以及多元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纳西族心灵与精神变迁史的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危机在现代传播环境中,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规范旅游消费市场,对现代科技化的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音乐教育(如在幼儿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纳西民乐课程等)加强对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传承的保护,同时,通过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举办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节、设立音乐博物馆以及人才培养基地等措施使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在现代化潮流中找到最为有效的传承和保护途径,以更好的推动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播与发展[Keys]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现代传播G112:A:1672-8610(2013)02-0065-03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作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单位,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丰富质朴的内涵展现出纳西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态和丽江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纳西族心灵与精神变迁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丽江多元经济以及多元文化的形成、发展,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机遇也面临危机。
一个危机便是在流行音乐和通俗歌曲席卷当代乐坛的今天,原生态纳西族民歌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在多元文化的发展潮流中逐渐失去了传统的音乐元素但也面临发展机遇,比如现代音乐传播的技术越发迅速,传播环境更加完善,有利于传统音乐的保存和保护因此,了解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在现代音乐传播环境中的现状,寻找有利于保护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的精粹但又能适应现代传播环境的途径和方式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播现状自进入 21世纪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从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到 “建设民族文化强省” 的宏伟目标,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获得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在保护和发展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纳西族音乐也在政府的积极支持倡导下,一些优秀的民间传统音乐也进入了市场,成为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精品,如《丽江印象》、《丽水金沙》、《纳西古乐》等大型舞蹈展演和套曲成为丽江的一大文化标志,享誉国内外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空间受到抑制,出现许多影响传承的问题,其传播现状以及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每一个历史阶段,社会文化都会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旧的不适应社会的文化因素将会被新鲜血液所吸纳掩盖,并融合加工成新的适应现阶段的新文化,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传统的纳西族民间音乐作为纳西族文化中的瑰宝,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地位但是,在日新月异的历史发展中,丽江旅游业以突飞猛进的速度成为丽江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适应新的文化需求,纳西族民歌也在时代的发展中发生悄然的变化,新的音乐元素被融入进传统音乐中,这些现代流行元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受大众的喜爱,纳西传统音乐在现代音乐人的加工中融合了诸如摇滚、爵士等新元素,赋予了时代的气息,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新的演唱方式反映出纳西族人民新的生活气象新型加工过的民歌,节奏旋律轻快,歌词通俗易记,也有强烈的纳西族音乐风格,但是多以汉语演唱,本民族的传统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新民歌作为丽江旅游的一大品牌,传遍古城大街小巷,不仅纳西族人民,甚至外来的游客也能脱口哼唱,得到了大众的厚爱同时新的音乐歌手和创作者也随着现代流行的风气涌进音乐市场,虽然也有一些优秀的有独特音乐意识的音乐人,如和文军、肖煜光等为纳西族现代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现代化潮流的冲击力很大,音乐人在追求个人知名度以及一些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于原初的文化进行一些改变,无法将最真实的原始面貌呈现出来。
当传统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发生碰撞时,盲目地跟随潮流,淡化传统文化,甚至遗弃民族语言的现象不可避免纳西传统民间音乐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如何传承古老的音乐文化精华,防止原生态音乐的弱化、流失,将是音乐界一项重大的任务和挑战2.在丽江旅游业的驱使下,纳西传统民间音乐作为一种品牌进入旅游文化消费市场,大型歌舞剧和套曲《丽水金沙》和《纳西古乐》成为旅游路线中必不可少的看点,为丽江旅游文化增添了原生态色彩然而,在游客看来充满古老浓郁文化的纳西音乐演出却揉杂了很强烈的商业化气息,节目编排和演出形式都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做了改编,如传统的纳西古乐的演出是没有女性参加的,但是在众多的商业演出中增加了女性演奏和伴舞,这明显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展演在一个社区中,民间乐队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充当保留文化传统的角色文化一旦成为商品,就必须面向市场传统的变异势不可挡,通过旅游演出的形式,以商业利益为驱动来保存传统文化,显然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2]然而音乐展演作为现代旅游的一个传播窗口,传播的应是原汁原味的音乐文化,而就现在丽江旅游消费的发展形势来看,要传承和保留原生态的传统音乐文化也成为一大难题3.纳西族传统的民间音乐在过去大多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播,近年来,掌握传统音乐的民间艺人不是已经去世,就是年岁已高,而年轻的传承人又不愿意学习略显枯燥的传统音乐技艺。
现存较为原生态的纳西民间音乐都存在于丽江未受旅游开发的偏远山村,但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大批青年人走出山村,外出打工,并将一些新鲜的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带回家乡,更加崇尚于通俗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这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带来了冲击在丽江市区内,外来文化的渗透,传统观念的改变,新一代的纳西族接受外来文化的熏陶,汉化严重,精通纳西族语言的年轻人不断减少,这为传统音乐的传承带来了障碍,音乐文化的传播出现了断层4.自2004年“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之后,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受到各界音乐艺术人的关注,兴起了一股“原生态热”,这也扩大了丽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空间,增大了不同民族歌手之间的竞争,而且民族音乐在曲风方面大部分都很雷同,使得纳西族音乐面临这样一个困境:要想占有市场,传播本民族音乐文化,又不失传统的民族特色,创作起来比较难,因此使得现代音乐市场良莠不齐,导致纳西族传统音乐发展得不伦不类;其次,旅游业的兴起,各种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研究者、旅行者、文化人、自由人涌入丽江,多文化在丽江发生了碰撞,为了满足这些现代人的审美享受需求,古城淘碟吧不断兴起,淘碟店冗杂了各类形式的音乐,对纳西本土音乐人的音乐宣传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因此,在旅游产业发达的丽江,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寻求新的音乐发展路线,对传承和发展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现代传播环境中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的保护1.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对纳西传统民间音乐传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日新月异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出现,大众传媒给丽江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保障了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提高丽江纳西音乐文化的社会效应,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传播纳西族传统的民间音乐,并不失传统音乐特色,将会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发展1)对现代科技化的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传统音乐“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在人们的观念和现代传播媒介的介入中逐渐消失而通俗流行音乐的传播却紧紧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在科技初步发展阶段出现了录音机、电影、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随后又出现了计算机网络、CD机、DVD、随身听、Mp3、Mp4等,更突出的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系列智能数码技术被推入市场,让传播媒介更为广泛和发达在家电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及通讯网络信号全面覆盖的影响下,传播有了一定的媒介基础,电视、广播、网络、和音像制品占据了整个音乐市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人们生活审美需求的提高,传统的音像制品已经逐渐淡化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携带方便的、随身听以及资源丰富的网络传播然而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播形式过于零散,传播媒介较为单一20世纪末流行的音像光碟制品也已经失去了市场空间,现在人们大多在网络上下载音乐资源,既方便快捷又经济,较为突出的是古城甚至农村在节日“打跳”中已经很少用光碟CD播放了,更不用说人声演唱领跳而传播媒介的有机整合,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优劣互补,形成新的传播媒介形式对于现如今传播甚微的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来说可以达到很高的传播效果加强电视媒体的传播,利用电视画面和声音,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旅游宣传片、广告、电视剧插曲中穿插特色纳西传统音乐;增加以传统纳西族音乐的欣赏、教授为主题的新的电视栏目;在纳西族历史纪录片中同样穿插传统音乐,文化和音乐传习两不误抓住大众的享受心理,打造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传播领域如今已经是一个网络风靡的时代,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的主流载体,利用网络的传送信息更容易让现代人所接受,传播的面也广纳西传统民间音乐走上网络的起步较晚,影响力较弱,利用这一弱点,将各类传播媒介整合于网络中,让这个庞大的信息传播介质把纳西传统民间音乐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纳西族的古老音乐。
笔者之前提到的电视栏目的新想法以视频的形式上传至视频网站,或者在电视台网站上设立一个专门的传统音乐的模块,并加上图片文字说明;其次把纳西族的传统音乐上传到豆瓣FM、虾米网、SongTaste中,形成独特的音乐类型;还可以利用电子杂志,编排关于纳西族历史文化故事等杂志,同样配上相匹配的纳西传统音乐等等资源共享网络时代,充分创新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将处于社会文化边缘的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搬上网络平台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将是历史性的进步2)加强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在旅游消费市场中的传播丽江近年以旅游业为支柱,经济发展迅速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利用有利的旅游市场,转变为商业化、模式化的传播方式,从传播原生态、保护传统的角度出发,挖掘更多可传承可发展的文化元素,打造更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就目前丽江旅游消费市场来看,享誉中外的《纳西古乐》演出已带上了浓厚的商业气息,很多游客都是冲着宣科先生的名号而去听古乐,为了旅游经济效益,传统的演出被掺杂了很多后来改编的元素,失去了原生态的传统自然再如家庭式的纳西古乐“嘣石细哩”的演出方式在古城的传播范围不够广,影响效应也不大在商业化形势下,丽江的旅游业以古城为缩影,除了纳西古乐表演中能够听到已被改编过的传统音乐,在四方街“打跳”中还可以听到新纳西民歌诸如《丽江三部曲》之外,古城大大小小的店铺播放的都是通俗的民谣乐曲,以侃侃的《滴答》、丽江小倩的《一瞬间》最为流行。
随着古城淘碟店的兴起,商家掌握现代人在都市压力下喜欢一些比较个性、轻松或是文艺的音乐特点,搜集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各种打孔碟零零散散布及特色温馨的店中,多以民谣配手鼓的音乐吸引游客的注意笔者认为在丽江旅游的市场机制下,拥有独天得厚的音乐和市场环境,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也可以利用“淘碟”的形式,将民间搜集的传统音乐汇制成不同系列的碟片,在店内将波伯(纳西族一种民间竹特制乐器)、琵琶、苏古笃等配以传统纳西族民间音乐,打造不同于现代民谣风格的属于纳西民间音乐的淘碟店,吸引游客进店挑选试听不同类型的纳西传统民间音乐,利用“淘碟店”这个传播更为快速、广泛的窗口,使纳西传统音乐和现代接轨,让更多的世人了解传统的纳西音乐和文化,使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的文化韵味和生命力得到加强和传播2.通过音乐教育传播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3]城市化的进程,原生态音乐被打上商业化的烙印,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出现了失传的危机,面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断层,发展纳西族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保护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得以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