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花夕拾》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9页《朝花夕拾》考试题目及答案《朝花夕拾》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 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 和 理性的批判 的作品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和 《阿长与山海经》 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3、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封建孝道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期,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小同学粗粗的《儿童世界》与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 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 卧冰求鲤 ,郭巨埋儿、老莱娱亲 等孝道故事,显示了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4、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躲避流言和中伤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水师学堂 ,这个学堂四天教授 英文 ,一天教授 汉文 ,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 矿路学堂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爱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 急于看戏 ,父亲却要我 背《鉴略》 ,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 封建教育制度 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 白无常 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他的来历是 生人走阴 7、鲁迅在《 藤野先生 》一文中讲述了在 日本仙台 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弃医从文 ,回国后,他将 藤野先生的照片 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爱在 百草园 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爱看的是 无常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收集图书 ,二是 描绣像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二十四孝图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山海经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长辈馈赠 、 长妈妈送的 。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 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 父亲的病》和《 琐记 》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 ,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 和气 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虚伪自私 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10、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1、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 狗·猫·鼠 》;叱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 二十四孝图 》 12、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 》;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无常》;显示一些徒有虚名、草菅人命的“名医〞 的文章是《 父亲的病 》;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有《 琐记》和《 藤野先生 》;在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的三个人是阿长、藤野先生 ,范爱农 13、依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⑴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范爱农 ) ⑵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藤野先生 ) ⑶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寿镜吾先生 ) ⑷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陈莲河) ⑸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爱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阿长 ) ⑹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 ) 二、选择题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D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C )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入的印象,以下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5、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B )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6、《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 ) A.有 B.没有 7、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D)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思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爱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8、以下文章不属于《朝》的是(A)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B)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10、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11、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C)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1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B)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 13、以下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D) A.《狗猫鼠》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三、 简答题 1、你怎么评价范爱农?爱憎分明,为人正直 2、憎恨猫的哪些特性?猫偷鱼肉,深夜在树上大叫 3、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
4、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 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是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 5、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示怀疑? 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6、《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显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7、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 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8、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语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 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表达方式:概括表达、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经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解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第 9 页 共 9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