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第三版)--丁鹭飞第7章ppt课件.ppt
199页第 7 章 角度测量 第 7 章 角度测量 7.1 概述概述 7.2 测角方法及其比较测角方法及其比较 7.3 天线波束的扫描方法天线波束的扫描方法 7.4 三坐标雷达三坐标雷达 7.5 自动测角的原理和方法自动测角的原理和方法 第 7 章 角度测量 7.1 概概 述述 为了确定目标的空间位置,雷达在大多数应用情况下,不仅要测定目标的距离,而且还要测定目标的方向,即测定目标的角坐标,其中包括目标的方位角和高低角(仰角)雷达测角的物理基础是电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直线性和雷达天线的方向性由于电波沿直线传播,目标散射或反射电波波前到达的方向,即为目标所在方向但在实际情况下,电波并不是在理想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如大气密度、湿度随高度的不均匀性造成传播介质的不均匀,复杂的地形地物的影响等,因而使电波传播路径发生偏折,从而造成测角误差通常在近距测角时,由于此误差不大,仍可近似认为电波是直线传播的当远程测角时,应根据传播介质的情况,对测量数据(主要是仰角测量)作出必要的修正第 7 章 角度测量 天线的方向性可用它的方向性函数或根据方向性函数画出的方向图表示但方向性函数的准确表达式往往很复杂,为便于工程计算,常用一些简单函数来近似,如表7.1所示。
方向图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半功率波束宽度0.5以及副瓣电平在角度测量时0.5的值表征了角度分辨能力并直接影响测角精度,副瓣电平则主要影响雷达的抗干扰性能雷达测角的性能可用测角范围、测角速度、测角准确度或精度、角分辨力来衡量准确度用测角误差的大小来表示,它包括雷达系统本身调整不良引起的系统误差和由噪声及各种起伏因素引起的随机误差而测量精度由随机误差决定角分辨力指存在多目标的情况下,雷达能在角度上把它们分辨开的能力,通常用雷达在可分辨条件下,同距离的两目标间的最小角坐标之差表示第 7 章 角度测量 表表 7.1 天线方向图的近似表示天线方向图的近似表示 第 7 章 角度测量 表表 7.1 天线方向图的近似表示天线方向图的近似表示 第 7 章 角度测量 7.2 测角方法及其比较测角方法及其比较 7.2.1 相位法测角相位法测角 1.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相位法测角利用多个天线所接收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进行测角如图7.1所示,设在方向有一远区目标,则到达接收点的目标所反射的电波近似为平面波由于两天线间距为d,故它们所收到的信号由于存在波程差R而产生一相位差,由图7.1知(7.2.1)其中为雷达波长如用相位计进行比相,测出其相位差,就可以确定目标方向。
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7.1相位法测角方框图第 7 章 角度测量 由于在较低频率上容易实现比相,故通常将两天线收到的高频信号经与同一本振信号差频后,在中频进行比相设两高频信号为u1=U1cos(t-)u2=U2cos(t)本振信号为uL=ULcos(Lt+L)其中,为两信号的相位差;L为本振信号初相u1和uL差频得uI1=UI1cos(-L)t-L第 7 章 角度测量 u2与uL差频得uI2=UI2cos(-L)t-L可见,两中频信号uI1与uI2之间的相位差仍为图7.2所示为一个相位法测角的方框图接收信号经过混频、放大后再加到相位比较器中进行比相其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来保证中频信号幅度稳定,以免幅度变化引起测角误差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7.2相位法测角方框图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7.3二极管相位检波器电路及矢量图(a)电路;(b)U2U1;(c)U2=1/2U1第 7 章 角度测量 为讨论方便,设变压器的变压比为11,电压正方向如图7.3(a)所示,相位比较器输出端应能得到与相位差成比例的响应为此目的,当相位差为的两高频信号加到相位检波器之前,其中之一要预先移相90因此相位检波器两输入信号为u1=U1cos(t-)u2=U2=cos(t-90)U1、U2为u1、u2的振幅,通常应保持为常值。
现在u1在相位上超前u2的数值为(90-)由图7.3(a)知:第 7 章 角度测量 当选取U2U1时,由矢量图7.3(b)可知故相位检波器输出电压为其中Kd为检波系数由式(7.2.2)可画出相位检波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7.4(a)所示测出Uo,便可求出显然,这种电路的单值测量范围是-/2/2当30,UoKdU1,输出电压Uo与近似为线性关系第 7 章 角度测量 当选取1/2U1=U2时,由矢量图7.3(c)可求得:则输出输出特性如图7.4(b)所示,与Uo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但单值测量范围仍为-/2/2为了将单值测量范围扩大到2,电路上还需采取附加措施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7.4相位检波器输出特性(a)U2U1;(b)U2=1/2U1第 7 章 角度测量 2. 测角误差与多值性问题测角误差与多值性问题相位差值测量不准,将产生测角误差,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将式(7.2.1)两边取微分:(7.2.3)由式(7.2.3)看出,采用读数精度高(d小)的相位计,或减小/d值(增大d/值),均可提高测角精度也注意到:当=0时,即目标处在天线法线方向时,测角误差d最小当增大,d也增大,为保证一定的测角精度,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第 7 章 角度测量 增大d/虽然可提高测角精度,但由式(7.2.1)可知,在感兴趣的范围(测角范围)内,当d/加大到一定程序时,值可能超过2,此时=2N+,其中N为整数;2,而相位计实际读数为值由于N值未知,因而真实的值不能确定,就出现多值性(模糊)问题必须解决多值性问题,即只有判定N值才能确定目标方向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利用三天线测角设备,间距大的1、3天线用来得到高精度测量,而间距小的1、2天线用来解决多值性,如图7.5所示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7.5三天线相位法测角原理示意图第 7 章 角度测量 设目标在方向天线1、2之间的距离为d12,天线1、3之间的距离为d13,适当选择d12,使天线1、2收到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在测角范围内均满足:(7.2.4)12由相位计1读出根据要求,选择较大的d13,则天线1、3收到的信号的相位差为第 7 章 角度测量 13由相位计2读出,但实际读数是小于2的为了确定N值,可利用如下关系:(7.2.5)根据相位计1的读数12可算出13,但12包含有相位计的读数误差,由式(7.2.5)标出的13具有的误差为相位计误差的d13/d12倍,它只是式(7.2.4)的近似值,只要12的读数误差值不大,就可用它确定N,即把(d13/d12)12除以2,所得商的整数部分就是N值。
然后由式(7.2.4)算出13并确定由于d13/值较大,保证了所要求的测角精度第 7 章 角度测量 7.2.2 振幅法测角振幅法测角 1. 最大信号法最大信号法当天线波束作圆周扫描或在一定扇形范围内作匀角速扫描时,对收发共用天线的单基地脉冲雷达而言,接收机输出的脉冲串幅度值被天线双程方向图函数所调制找出脉冲串的最大值(中心值),确定该时刻波束轴线指向即为目标所在方向,如图7.6(b)的所示如天线转动角速度为ar/min,脉冲雷达重复频率为fr,则两脉冲间的天线转角为这样,天线轴线(最大值)扫过目标方向(t)时,不一定有回波脉冲,就是说,s将产生相应的“量化”测角误差第 7 章 角度测量 在人工录取的雷达里,操纵员在显示器画面上看到回波最大值的同时,读出目标的角度数据采用平面位置显示(PPI)二度空间显示器时,扫描线与波束同步转动,根据回波标志中心(相当于最大值)相应的扫描线位置,借助显示器上的机械角刻度或电子角刻度读出目标的角坐标第 7 章 角度测量 在自动录取的雷达中,可以采用以下办法读出回波信号最大值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天线方向图是对称的,因此回波脉冲串的中心位置就是其最大值的方向。
测读时可先将回波脉冲串进行二进制量化,其振幅超过门限时取“1”,否则取“0”,如果测量时没有噪声和其它干扰,就可根据出现“1”和消失“1”的时刻,方便且精确地找出回波脉冲串“开始”和“结束”时的角度,两者的中间值就是目标的方向通常,回波信号中总是混杂着噪声和干扰,为减弱噪声的影响,脉冲串在二进制量化前先进行积累,如图7.6(b)中的实线所示,积累后的输出将产生一个固定迟延(可用补偿解决),但可提高测角精度第 7 章 角度测量 最大信号法测角也可采用闭环的角度波门跟踪进行,如图7.6(b)中的、所示,它的基本原理和距离门做距离跟踪相同用角波门技术作角度测量时的精度(受噪声影响)为(7.2.6a)式中,E/N0为脉冲串能量和噪声谱密度之比,Kp为误差响应曲线的斜率(图7.6(b)的),B为天线波束宽度,Lp为波束形状损失,(S/N)m是中心脉冲的信噪比;n=t0fr,为单程半功率点波束宽度内的脉冲数在最佳积分处理条件下可得到,则得(7.2.6b)第 7 章 角度测量 最大信号法测角的优点一是简单;二是用天线方向图的最大值方向测角,此时回波最强,故信噪比最大,对检测发现目标是有利的其主要缺点是直接测量时测量精度不很高,约为波束半功率宽度(0.5)的20%左右。
因为方向图最大值附近比较平坦,最强点不易判别,测量方法改进后可提高精度另一缺点是不能判别目标偏离波束轴线的方向,故不能用于自动测角最大信号法测角广泛应用于搜索、引导雷达中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7.6最大信号法测角(a)波束扫描;(b)波型图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7.6最大信号法测角(a)波束扫描;(b)波型图第 7 章 角度测量 2. 等信号法等信号法等信号法测角采用两个相同且彼此部分重叠的波束,其方向图如图7.7(a)所示如果目标处在两波束的交叠轴OA方向,则由两波束收到的信号强度相等,否则一个波束收到的信号强度高于另一个(如图7.7(b)所示)故常常称OA为等信号轴当两个波束收到的回波信号相等时,等信号轴所指方向即为目标方向如果目标处在OB方向,波束2的回波比波束1的强,处在OC方向时,波束2的回波较波束1的弱,因此,比较两个波束回波的强弱就可以判断目标偏离等信号轴的方向并可用查表的办法估计出偏离等信号轴的大小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7.7等信号法测角(a)波束;(b)K型显式器画面第 7 章 角度测量 设天线电压方向性函数为F(),等信号轴OA的指向为0,则波束1、2的方向性函数可分别写成:F1()=F(1)=F(+k-0)F2()=F(2)=F(-0-k)k为0与波束最大值方向的偏角。
用等信号法测量时,波束1接收到的回波信号u1=KF1()=KF(k-t), 波 束 2收 到 的 回 波 电 压 值 u2=KF2()=KF(-k-t)=KF(k+t),式中t为目标方向偏离等信号轴0的角度对u1和u2信号进行处理,可以获得目标方向t的信息第 7 章 角度测量 (1)比幅法:求两信号幅度的比值根据比值的大小可以判断目标偏离0的方向,查找预先制定的表格就可估计出目标偏离0的数值第 7 章 角度测量 (2)和差法:由u1及u2可求得其差值(t)及和值(t),即()=u1()-u2()=KF(k-t)-F(k+t)在等信号轴=0附近,差值()可近似表达为而和信号(t)=u1()+u2()=KF(k-t)+F(k+t)在0附近可近似表示为(t)2F(0)k第 7 章 角度测量 即可求得其和、差波束()与(),如图7.8所示归一化的和差值(7.2.7)因为/正比于目标偏离0的角度t,故可用它来判读角度t的大小及方向等信号法中,两个波束可以同时存在,若用两套相同的接收系统同时工作,则称同时波瓣法;两波束也可以交替出现,或只要其中一个波束,使它绕OA轴旋转,波束便按时间顺序在1、2位置交替出现,只要用一套接收系统工作,则称顺序波瓣法。
第 7 章 角度测量 图7.8和差法测角第 7 章 角度测量 等信号法的主要优点是:(1)测角精度比最大信号法高,因为等信号轴附近方向图斜率较大,目标略微偏离等信号轴时,两信号强度变化较显著由理论分析可知,对收发共用天线的雷达,精度约为波束半功率宽度的2%,比最大信号法高。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