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题库完整版(考点梳理).docx
41页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题库完整版(考点梳理)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监教场所用地属于( )A.特殊用地B.其他土地C.教育用地D.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答案】: A 2、农村土地地类综合调绘法是农村土地调查中地类调查的主要方法,是由( )相结合的调绘方法A.内业解译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B.内业判读和外业判绘、实地调查C.内业判译和野外调绘、补充调查D.内业预判和外业核实、全面调查【答案】: A 3、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合理性分析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总体情况和用地构成情况的分析B.分类人均指标比较分析、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分析C.地籍调查结构分析D.在分析基础上提出结构调整方向【答案】: C 4、测定界址点的位置主要有两种方法,即( )法和勘丈法A.概略B.透析C.坐标反算D.解析【答案】: D 5、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测量放样数据一般有三种,包括极坐标法放样数据、长度交会法放样数据和( )A.实地选点法放样数据B.截距法放样数据C.标石埋设法放样数据D.宗地分割法放样数据【答案】: B 6、分割点在原界址线上时,可依申请者埋设的( )勘丈该分割点距两界址点距离后,计算分割点坐标。
A.标志物B.界标C.标识D.勘丈器、【答案】: B 7、我国通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手段来全面研究土地的( )、自然和经济状况A.权属B.归属C.利用D.管理【答案】: A 8、地籍编号的( )原则是指各要素的编号释义性强,易于使用,使得现有编号不必做过大的改动A.适宜性B.适用性C.对应性D.适应性【答案】: D 9、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信息源是在( )过程所形成的A.土地登记B.土地规划C.地籍管理D.土地利用管理【答案】: C 10、下列各项属于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的是( )A.地籍调查B.权属调查C.土地统计D.土地登记【答案】: D 11、下列各项可以保证地籍资料现势性和准确性的是( )A.地籍测量B.初始地籍调查C.变更地籍调查D.变更地籍测量【答案】: C 12、我国城镇地籍调查首级划分的区域是( )A.街道B.宗地C.街坊D.地块【答案】: A 13、我国城镇地籍调查首级划分的区域是( )A.街道B.宗地C.街坊D.地块【答案】: A 14、若需要调查零星地类,只需要对( )且实地面积大于100m2的零星地物进行调查和实地丈量其面积。
A.耕地B.非耕地C.耕地以及非耕地D.耕地中的非耕地和非耕地中的耕地【答案】: D 15、下列各项中,( )属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A.初始权属调查B.初始地籍测量C.地籍管理信息化D.农村土地调查【答案】: C 16、下列有关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数据由原始事实组成B.信息是数据的载体C.数据只是简单的客观事实,本身并没有意义D.把数据比做原材料,则信息就是对原材料处理的结果【答案】: B 17、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由法院进行处理时,如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 )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A.10B.15C.30D.90【答案】: C 18、初始地籍调查工作开展时,要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 )A.输入存档B.整理C.收集、保管D.借阅【答案】: C 19、 项目用地面积核算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基本农田的面积B.国有土地的面积和占用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面积C.出让土地的数量、代征土地面积和其中占耕地、基本农田的面积D.建筑容积率【答案】: D 20、下列情形中,宗地号必须变更的是( )。
A.宗地形状改变B.产权变更C.设定他项权利D.用途改变【答案】: A 21、专检员检查是在完成自检、互检的基础上,以( )为单元进行A.街道B.地籍街坊C.街区D.行政区【答案】: B 22、编号为2、3、4和5号的宗地的一部分合并成一宗时,合并后的宗地编号为( )A.2-1B.3-1C.4-1D.5【答案】: A 23、 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 )和天顶距A.地角距B.斜距C.曲距D.波距【答案】: B 24、农村土地调查中,地物补测常用的补测方法主要有( )和仪器补测法A.描绘补测法B.影像纠正法C.人工补测法D.简易补测法【答案】: D 25、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时地籍编号分为( )A.二级,即:高级—低级B.三级,即: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C.四级,即:区(县)—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D.四级,即: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县级市、城市的区)—乡镇【答案】: B 26、地籍控制测量及地籍细部测量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测量人员的情况B.面积量算方法、统计结果C.界址点测定方法D.坐标系统的选择【答案】: A 27、我国村农民集体土地的经营和管理者是( )。
A.村民委员会B.每个村民C.乡(镇)政府D.村民自发形成的家庭小组【答案】: A 28、 钢尺量距时,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宜丈量两次,其较差应小于( )cmA.1B.2C.3D.4【答案】: B 29、土地勘测定界权属来源调查主要是针对( )的权属来源调查A.国有土地使用权B.集体土地所有权C.集体土地使用权D.国有土地他物权【答案】: A 30、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指标可与国外大城市横向比较,从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结构情况来看,最主要的特征是( )用地的比重较大A.建设B.绿地C.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D.军事【答案】: C 31、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时,控制测量中的良等品其三角形闭合差必须小于限差的( )A.1/3B.1/2C.3/4D.4/5【答案】: C 32、( )是指对相邻双方的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经认可与审核后可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A.土地权属调查B.界址调查C.界址点测量D.土地界址审核【答案】: B 33、 农村土地调查中,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以乡镇为单位划区定界,由( )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A.省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D.国土资源部【答案】: C 34、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是( )。
A.健全相关法律B.大力发展农村地籍工作C.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D.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答案】: D 35、宗地地籍号以( )为单位,采用乡(镇)—行政村—宗地三级编号A.县级行政区B.乡(镇)C.行政村D.宗地【答案】: A 36、下列各项不属于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特性的是( )A.关联性B.可靠性C.完整性D.精确性【答案】: A 37、可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用户对不同类型数据的需求以及交换、更新、检索、数据库集成等操作的地籍数据是( )A.空间数据B.元数据信息C.专题属性数据D.非空间数据【答案】: B 38、 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界址点检查中,利用原控制点或新布设的控制点,用( )原测量精度的方法,测量被检测的界址点坐标A.高于B.等于C.小于D.不低于【答案】: D 39、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是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 )A.资料收集B.技术培训C.调查队伍D.宣传工作【答案】: C 40、 在以( )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内可以更改宗地面积A.街道B.行政村C.乡(镇)D.县【答案】: A 41、土地勘测定界应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包括要依法并与现状结合的原则和( )的原则。
A.充分考虑历史背景B.符合创新的原则C.尽量维护现有的土地权属状况D.以现状地物为主【答案】: A 42、调查区特别是( )区的初始地籍调查工作完成后,需进行该区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A.试验B.试点C.评审D.测试【答案】: B 43、变更权属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A.⑤①③②⑦⑥⑧④B.⑤⑦⑥③①⑧②④C.⑤③②⑦①⑥⑧④D.⑤⑥③①⑦⑧②④【答案】: B 44、下列各项属于初始地籍测量内容的是( )A.地籍平面控制测量B.地籍界址测量C.地籍面积测量D.土壤质量测量【答案】: A 45、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中工作组织、计划、( )是报告应反映的主题A.经费B.人员组成C.标的或标识D.时间安排【答案】: A 46、下列有关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定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流定义工作流的名称和类型B.工作流定义的工作流名称为入库前的流程名称C.使用权限定义可以清楚地描述出每个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在哪个“岗位”上,具体有哪些管理权限和业务处理权限等D.表格定义主要是将实际的业务中需要处理的表格“画”出来保存在系统中,并定义表单的权限【答案】: B 47、地籍信息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不包括( )。
A.权属调查的资料B.地籍测量的成果C.农村土地调查的资料D.土地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必要资料【答案】: C 48、下列各项成果中可能为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合格品的是( )A.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但没有达到良等品的全部条件B.不完全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C.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但有2~3个数据的中误差为3倍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