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无线基站与城市相关设施结合学士学位论文.doc
5页通讯基站与城市基础设施结合相关探索(智慧城市多功能信息杆柱)移动通信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电台根据建设方式的不同,楼顶塔基站和落地塔基站楼顶塔基站附设于建筑楼顶,租用建筑物业作为机房,在楼顶安装天线实现网络覆盖落地塔基站独立占地,通过架设铁塔和机柜实现网络覆盖,目前这种方式较为普遍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产品,随着4G网络的大规模商用,基站建设密度大幅增加,在基站的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沣西新城提出“智慧沣西、云储中国、物联世界”的建设目标,对于无线城市信息基站的建设将必不可少随着“无线城市”的迅速发展,基站的选址日益困难,此外也存在重复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和城市景观美化要求不协调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开展,基站数量还将激增几倍,但可供建设的地方又非常有限如何能够使这种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的信息化部门开始尝试利用城市路灯灯杆加载若干信息化终端,并正在开展相关示范项目的试点工作信息杆柱是一种技术创新的复合应用产品,目前,国内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技术规范,也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案例。
路灯作为城市市政配套的必需品,其有以下特点:1、分布范围广;2、密度大(间距约为30m-50m);3、数量多等特点路灯作为城市信息杆柱的基础载体具有先天的优势路灯型信息化杆柱上可能挂载的信息化设备有:a)物联网设备;b)WLAN设备;c)TD-LTE CPE 设备;d)监控设备;e)通讯基站天线考虑物联网、WLAN、TD-LTE、CPE等的无线覆盖效果,设备安装箱体拟挂装于杆柱距地6m处通讯基站天线可以安装在路灯顶部路灯型信息化杆柱的构想应该是:a)杆柱高12 m(杆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最低不得低于6 m)b)顶部可承载2个灯具c)顶部能够设置通讯基站集束天线和避雷针d)在杆体距地6m处设置设备箱,形式可多样天线安装于箱体内部或顶部设备箱可采用广告灯箱形式,也可采用装饰型灯箱,与环境融为一体e)在杆体距地5 m处设置一个可安装监控摄像头的支架f)在杆体距地0.5 m处安装低压配电单元g)所有线缆从杆体内部走线,杆体上设置手孔进行安装或维护h)顶部安装杆体安全监控模块,可实时对杆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多功能信息杆柱杆体设计构想图如下:由于信息化杆柱上方安装有杆体安全监控模块,从而可以实现对杆体倾斜角度、位移等指标的监控,实现对杆体上挂载的信息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状态特征信息提取,传感器可将杆体实时状态数据发送回中心机房,实现24 h监控。
同时由于信息化设备加载在路灯上,可以与路灯共享市电的引入,独立计量,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化设备选址难、取电难等问题多功能信息杆柱的布设常见物联网、WLAN设备覆盖能力为100 m左右,路灯杆常规间距为35 m,为保证覆盖效果,多功能路灯/信息杆柱在道路两边呈S型(插花式)分布,与普通路灯杆按照1∶3比例布设,每公里道路需布设多功能路灯/信息杆柱10根S型(插花式)分布a)项目投资可以引入业内具备研发、生产、维护和先期资金投入能力的相关信息通信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多功能信息杆柱示范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营运管理b)建设运营模式由业内具备研发、生产、维护和先期资金投入能力的相关信息通信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多功能信息杆柱试点项目,并负责其中信息化设备承载部分的运营和维护政府及其他单位采用租赁方式使用,建设单位获取租金收益c)管理模式多功能信息杆柱的杆体及照明设施部分按照现有市政道路路灯管理有关规定执行;附属信息化设备承载部分建议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如微软办)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实施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