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经济学基础第三版G1799.ppt
127页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基础 ——吴汉洪吴汉洪第一章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经济学导论 l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l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l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l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 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的矛盾l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物品 为谁生产l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l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对象——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个量分析l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对象——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个量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l实证方法与规格方法实证方法与规格方法l经济分析工具经济分析工具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 定性与定量分析第二章第二章 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l第一节第一节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l第二节第二节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l第三节第三节 供求均衡供求均衡l第四节第四节 弹性及其应用弹性及其应用第一节第一节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l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 商品的价格 收入 相关物品的价格 偏好 预期第一节第一节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l需求表需求表冰激凌的价格(美元)冰激凌的需求量(个)0.000.501.001.502.002.503.00121086420第一节第一节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l与需求表对应的需求曲线与需求表对应的需求曲线PQ第一节第一节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l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个人与市场需求关系表冰激凌的价格(美元) A+B=市场(个)0.000.501.001.502.002.503.0012+7=1910+6=168+5=136+4=104+3=72+2=40+1=1第一节第一节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l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决定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因素变动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偏好预期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二节第二节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l影响供给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价格 投入品价格 技术 预期第二节第二节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l供给表供给表冰激凌的价格(美元)冰激凌的需求量(个)0.000.501.001.502.002.503.000012345第二节第二节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l供给曲线供给曲线PQ第二节第二节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l个人与市场供给个人与市场供给冰激凌的价格(美元)STS+T=市场(个)0.000.501.001.502.002.503.00001234500024680+0=00+0=01+0=12+2=43+4=74+6=105+8=13第二节第二节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l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决定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因素变动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第三节第三节 供求均衡供求均衡l市场均衡市场均衡PQSSSDQO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均衡第三节第三节 供求均衡供求均衡l供给或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供给或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减少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价格 ,数量价格 ,数量价格 ,数量价格 ,数量第四节第四节 弹性及其应用弹性及其应用l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l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l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l供给的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供给的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l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l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一个应用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一个应用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l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况效用论概况l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l第三节第三节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l第四节第四节 消费者的预算曲线消费者的预算曲线l第五节第五节 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的均衡l第六节第六节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l第七节第七节 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l第八节第八节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况效用论概况l效用的概念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l基数效用和序数效应基数效用和序数效应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l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可比性 传递性 多比少好l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与无差异曲线对应的效用函数 其特点包括: 1,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2,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一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第三节第三节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l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l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它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第四节第四节 消费者的预算线消费者的预算线l预算线的含义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X2X1AB预算线的方程第四节第四节 消费者的预算线消费者的预算线l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变动X2X2X2X1X1X1第五节第五节 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的均衡X2X1I1I2I3BAE在E点有:第六节第六节 消费者的需求函数消费者的需求函数l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l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P.C.CX2X1X1P1I2I1I3E2E1E3CABX1=f(P1)第七节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l商品市场的需求函数商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为:PQPQPQ第八节第八节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l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剩余的概念l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l价格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价格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OP0AP0BDP1P2第四章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分析生产与成本分析l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l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生产理论短期生产理论l第三节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l第四节第四节 成本方程成本方程l第五节第五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l第六节第六节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第四章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分析生产与成本分析l第七节第七节 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概念l第八节第八节 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线的关系l第九节第九节 根据短期总成本曲线可得各种短根据短期总成本曲线可得各种短期成本曲线期成本曲线l第十节第十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l生产函数的概念生产函数的概念 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
生产函数可以写成:l生产中的短期与长期生产中的短期与长期 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为标准的 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生产理论短期生产理论l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l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生产理论短期生产理论l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TPLAPLMPLABCD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生产理论短期生产理论l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说,边际产量表现出的线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这一规律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生产的三个阶段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三节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l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概念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概念 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l等产量函数等产量函数以 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RQ2=100KLQ1=50Q3=150BDEAC第三节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l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 以RTS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第四节第四节 成本方程成本方程l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轨迹l成本方程可以表示为:成本方程可以表示为:KL第五节第五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l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KLQ1Q2Q3BAEK1OSR第五节第五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l扩展线扩展线KLQ1Q3E1NQ2E2E3A´´A´AABB´´B´第六节第六节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l三种情况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 KLQ1=100Q3=300ABCQ2=200第六节第六节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l三种情况三种情况——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KLQ1=100Q3=300DEFKLQ1=100Q3=300HIQ2=200RQ2=200G第七节第七节 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概念l机会成本机会成本l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l利润利润第八节第八节 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的关系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短期总成本函数短期总成本函数第九节第九节 根据短期总成本曲线可得各种短期根据短期总成本曲线可得各种短期成本曲线成本曲线l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成本的分类 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第九节第九节 根据短期总成本曲线可得各种短期根据短期总成本曲线可得各种短期成本曲线成本曲线l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l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成本函数中在短期成本函数中的体现的体现CCTCTVCTFCMCACAVCAFC第十节第十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系l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l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第五章第五章 市场理论市场理论l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的类型市场的类型l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l第三节第三节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l第四节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l第五节第五节 寡头市场寡头市场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的类型市场的类型市场和场上的类型厂商的数目产品差别的程度对价格控制的程度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接近哪种市场情况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很多很多几个一个完全无差别有差别有差别或无差别唯一的产品,没有接近的替代品没有有一些相当程度很大程度,但经常受到管制很容易比较容易比较困难很困难,几乎不可能一些农产品香烟、糖果钢铁、汽车公共事业,如水、电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l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 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l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总收益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l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POQd(AR=MR=P)TR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l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PePOQd(AR=MR=P)SACSMCEQ1Q2Qe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l完全竞争场上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场上的短期均衡d(AR1=MR1=P1)d(AR5=MR5=P5)d(AR2=MR2=P2)d(AR3=MR3=P3)d(AR4=MR4=P4)E1E5E3E2E4QPSMCSACAVC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l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AVCSMCPQP4Q4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l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SP1QPP2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l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QPP0SQ0O生产者剩余第三节第三节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l为什么会产生垄断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关键资源有一家企业拥有 政府制造的垄断 自然垄断l垄断者的收益垄断者的收益( )第三节第三节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l垄断者的短期均衡垄断者的短期均衡QPSMCSACMRd(AR)Q1P1HFGE均衡条件均衡条件第四节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l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厂商 可以自由进入 每一个厂商生产相互区别的产品l垄断竞争厂商的收益垄断竞争厂商的收益第四节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l短期中的垄断竞争企业短期中的垄断竞争企业MCACARMRQPPOQO利润MCACARMRQPPOQO亏损第四节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l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1,正如在垄断市场上一样,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2,正如在竞争市场上一样,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l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第五节第五节 寡头市场寡头市场l寡头市场的主要特点寡头市场的主要特点 进入障碍 相互依赖l相互依赖相互依赖——竞争与串谋竞争与串谋l有利于串谋的因素有利于串谋的因素l串谋寡头串谋寡头l非串谋寡头非串谋寡头第六章第六章 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l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l第二节第二节 要素的需求曲线要素的需求曲线l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价格的决定劳动价格的决定l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和资本市场的均衡土地和资本市场的均衡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l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特征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特征 每个经济单位都是价格接受者 自由进入或退出 经济当事人可得到完全信息 生产要素都是同质的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l要素需求的性质要素需求的性质PQSDOPQSDO消费者生产者收入商品收入要素要素收入收入商品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第二节第二节 要素的需求曲线要素的需求曲线l完全竞争场上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场上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要素的需求曲线要素的需求曲线l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l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PLLE1W1L1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价格的决定劳动价格的决定l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劳动者决定劳动的时间由下式决定 WLSW1L1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价格的决定劳动价格的决定l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WLW1L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价格的决定劳动价格的决定l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S1S2S=S1+S2W1W1W1L11L21L1=L11+L21WWWOOOLLL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价格的决定劳动价格的决定l工资率的决定工资率的决定WLESLDLW*L*W2W1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价格的决定劳动价格的决定l土地和资本市场的均衡土地和资本市场的均衡SDERNN0R0SDEK0r0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第七章第七章 政府制约市场力量的经济政策政府制约市场力量的经济政策l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与政府市场与政府l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和有限竞争的缺陷垄断和有限竞争的缺陷l第三节第三节 政府对企业的管制政府对企业的管制l第四节第四节 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与政府市场与政府l自由与干预自由与干预l市场失灵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 垄断 外部影响 非对称信息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和有限竞争的缺陷垄断和有限竞争的缺陷l产出受到限制产出受到限制QMCDMRPPmPcQmQcPPmPcQmQcMRDABG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和有限竞争的缺陷垄断和有限竞争的缺陷l管制松懈管制松懈l研究与开发的减缩研究与开发的减缩l寻租寻租第三节第三节 政府对企业的管制政府对企业的管制l管制的含义和分类管制的含义和分类l政府管制的理由政府管制的理由l对自然垄断公共事业的管制对自然垄断公共事业的管制l管制的成本管制的成本第四节第四节 反垄断政策反垄断政策l法律的框架法律的框架l法托拉斯政策的控制法托拉斯政策的控制l法托拉斯政策的执行法托拉斯政策的执行l关于法托拉斯政策的争论关于法托拉斯政策的争论第八章第八章 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l第一节第一节 GDP及其衡量及其衡量l第二节第二节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通货膨胀及其衡量l第三节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失业及其衡量第一节第一节 GDP及其衡量及其衡量lGDP的概念的概念lGDP的衡量的衡量lGDP指标的缺陷指标的缺陷第二节第二节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通货膨胀及其衡量l名义名义GDP和实际和实际GDPl价格指数价格指数 GDP折算数 消费价格指数l通货膨胀及其衡量通货膨胀及其衡量第三节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失业及其衡量l失业和失业率失业和失业率l失业的种类失业的种类l自然失业率与潜在就业量自然失业率与潜在就业量第九章第九章 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l第一节第一节 关于经济波动的几个事实关于经济波动的几个事实l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l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波动的解释经济波动的解释第一节第一节 关于经济波动的几个事实关于经济波动的几个事实l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l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l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l模型的基本思想模型的基本思想l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PYP1P2Y1Y2总需求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经济波动的基本模型l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POYYPO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P2P1Y1Y2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波动的解释经济波动的解释l经济衰退的两个原因经济衰退的两个原因长期总供给POP1P2Y2YfAD1AD2ABAS1PYOABAS2AS1ADP1P2Y2Yf总需求冲击的短期效应总供给冲击的效应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波动的解释经济波动的解释l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E1AD3POP2P1Y1Y2AD1AD2E2YfP3P4AD4E3E4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波动的解释经济波动的解释l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YOE2E3AS3AS2ADP1P2Y3Y2AS1E1P3Y1第十章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与通货膨胀l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l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l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l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l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l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l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失业的描述l失业的数据l失业的分类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l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表示方式 N=E+U劳动力市场达到稳定状态的条件 Fu=Le解得 U/N=l/(l+f)第二节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失业的经济学解释l失业的解释DDSSENN*NEOW*W就业自愿失业DDSSENN*N1OW*W就业自愿失业N2W**非自愿失业第三节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l失业的影响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l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时期时期产出损失产出损失平均失业率%GDP损失(10亿美元,2003年价格)占该时期GDP百分比%大危机时期18.2256027.6石油危机和通货膨胀时期7.715703.0新经济跌落后的时期5.52200.2高失业时期的经济损失额第三节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l奥肯定律 y – yf yf高失业时期的经济损失额= - a ( u – u * )y :实际产出Yf :现在产出U :实际失业率u * :自然失业率a : 大于零的参数第四节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的描述l通货膨胀的衡量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即价格水平CPI= ×100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πt=Pt - Pt-1Pt-1第四节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的描述l通货膨胀的分类Ø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 温和的 奔腾的 超级Ø按照对价格俄营销的差别分类 平衡的 非平衡的Ø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分类 未预期到的 预期到的(惯性通货膨胀)第五节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l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MV=PyΠ=m – y + v⌒⌒⌒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第五节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l需求拉动通货膨胀OP1PP2P3P4y1y2yfyASAD4AD3AD2AD1E4E3E2E1第五节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l成本推动动通货膨胀OP1PP2P3P4y3y2y1yASADE3E2E1AS1AS2AS3第六节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l再分配效应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2.对储蓄不利3.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4.抵消作用、具自发特点l产出效应1.产出增加,收入增加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3.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第七节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l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 - 劳动生产增长率ΠOuPC第七节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l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Π(%)OU(%)PCA5123412345第七节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l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ΠOUPC(Π =Π 3)U*PC(Π =Π 2)PC(Π =Π 1)eeeΠ3Π2Π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l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l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l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l第四节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两个实例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两个实例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l针对衰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针对衰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YABADAD´ASY0Yf长期总供给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l针对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针对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BAADAD´ASYfY0长期总供给曲线PY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lAD-AS模型和需求管理的效果模型和需求管理的效果ADAD1ASY0Y1P1P0Y需求管理政策较为有效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lAD-AS模型和需求管理的效果模型和需求管理的效果AD0AD1ASY0Y1PP1P0Y需求管理政策不大有效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l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l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l西方银行制度的简要说明西方银行制度的简要说明l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 改变法定准备率 改变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l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第四节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两个实例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两个实例l肯尼迪的减税政策肯尼迪的减税政策l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胜利沃尔克反通货膨胀的胜利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长期经济增长长期经济增长l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l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l第三节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l第四节第四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l人力资源人力资源l自然资源自然资源l资本资本l技术技术l增长率的分解式增长率的分解式第三节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y=f(k)Okyy0k0第三节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l稳态稳态l储蓄与资本增长储蓄与资本增长第三节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l增长过程增长过程(d+n)kOkyy0sy0k0k*BACsyy=f(k)第三节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l储蓄率的增加储蓄率的增加Okyk0k*C´s´yy=f(k)sy(n+d)kC第三节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l人口增长人口增长l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结论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结论第四节第四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l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l来自国外的投资来自国外的投资l教育教育l提高技术进步率提高技术进步率l产权和政治稳定产权和政治稳定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l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l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组织l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l第四节第四节 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l第五节第五节 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第一节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l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l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l赫克谢尔赫克谢尔-俄林理论俄林理论l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组织l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l欧洲联盟欧洲联盟l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第三节第三节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l金本位制金本位制l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l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第四节第四节 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l倾销的含义倾销的含义l倾销的特征倾销的特征l反倾销的措施反倾销的措施l倾销的确定倾销的确定第五节第五节 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l国际贸易政策简述国际贸易政策简述l外汇市场干预外汇市场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