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板正手攻进步缓慢的个体分析.doc
3页横板正手攻进步缓慢的个体分析我是纯正的自学成才,照着比赛视频和帖子比划出来的学习顺序如下:1、最先学会的是拉球,充分的大臂发力,只有大臂发力打完球胳膊就疼!发力集中度很差2、后来学会了重心转移,这下厉害了,远台动作舒展得很,动作很大,还是大臂发力为主3、学会了圆心发力,这时还不是以腰带手,而是重心转移带动手臂发力到此,打球大臂不再疼痛,膝关节、踝关节开始疼了4、接触到德版的正手攻球的三大关卡,开始初步学习正手攻————这个费劲儿啊总是时不时的就有了比较好的感觉,自认为正手攻已经不错了过两天发现还差的远对攻早就能打到七八十板,但是这没有任何意义手型有问题!这时开始有球友对我进行随机的指导,感谢他们5、逐步加上了小臂的收缩,吃球的感觉提高明显,发力也集中了很多穿上了厚底鞋,膝关节、踝关节不再疼痛6、现在正在体会腰的发力和手臂发力的配合问题正手攻也有了较明显的进步大脚趾有时有些不适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阻碍我进步的不是腰腿的发力问题,而是握拍手的发力问题握拍法的调整:现在看(当然只是现在看),手是击球的最后发力部分,对击球发力集中度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之中握拍手法(准确的说是手的发力方式)影响非常大。
我的握拍方式(当时握拍相对较深)比较中庸,大致上是正确的,只是手的发力有问题很早以前有人说,横板正手发力时,食指顶拍辅助发力,话是这么说,但我执行的有问题食指顶拍发力过早、过大,造成拍型不稳,并影响整体的发力顺畅性,这一点在快速相持中尤为明显横板的发力中轴是拍柄及其延长线,食指顶拍的部位并不在这条线上,这是造成拍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由此,调整我的握拍法1)改深握,整个食指紧贴拍面——稳定了但感觉还是发力不顺畅2)改浅握,食指尖部的两个关节顶住球拍的发力轴——好多了3)现在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正常握拍方式,调整了食指的发力发力的顺序是关键:和整个身体的发力是一样的,应该是从圆心向外部,逐步发力、逐步叠加的手上的发力也应如此!目前感觉发力应该是从小指、无名指、中指开始的,应该是发力拉、拽球拍,而不是靠顶(顶只能是辅助发力)调整发力顺序后,我的感觉是,食指不发力也问题不大(就像开始练正手攻时小臂可以不收缩一样),发力顺序对了拍型自然稳定了,攻球的稳定性才能够谈得上,快速相持时不会有仓促、来不及的问题,正手的发力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正手攻球,球在球拍上的印记很散乱,现在比较集中了,大致在甜区稍下一点点的位置,以后应该能逐渐调整到甜区的位置。
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自然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