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登柳州城楼(上课).ppt

2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77599298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29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登柳州城楼 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情感;•2.分析诗歌内容,鉴赏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训练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肠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字词梳理(1)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2)大荒:旷远的广野泛指荒僻边远地区3)惊风:狂风与密雨影射敌对势力4)乱飐:吹动5)芙蓉:指荷花6)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7)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8)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9)犹自音书滞一乡:指五人虽然都来到了南方,却互相不能通信讯 初读诗文,把握情感:•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请大家找出本词中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 再读诗文,明确内涵:•全诗具体写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内容。

      •柳宗元诗中具体写了哪些愁?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明确:他登上柳州城楼,所见皆是荒芜辽远的原野,海天相接茫茫的一片,触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战友的疏离,不觉愁情满怀,百感交集,也感到“愁思”无尽,就好似这海一般的广,如天一般的高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诗人面对着辽阔的大荒野,不禁悲从中来,愁思万端他想到自己怀着济世之志,参与政治革新,本是为了替朝廷除弊兴利,做一些对百姓有益之事,却不料一贬再贬,政治理想实现不了,离乡去京,使他感到孤独,对战友的思念更深怀才不遇被贬荒蛮登高怀远之愁) 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惊骇的狂风刮过荷塘水面,波浪起伏颤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荷花乱摇,东倒西伏,密集暴雨,胡乱吹打,侵袭着覆盖薜荔的围墙•   “芙蓉、薜荔‘象征着诗人和诸友的高洁品质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屈原《离骚》中有:“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芙蓉”、“薜荔”来比拟自己的品德的高洁,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周敦颐《爱莲说》中有“莲,花之君子者也• 惊风、密雨隐喻朝廷上那些猖狂肆虐地打击进步力量的腐朽势力。

      乱飐芙蓉水,斜侵薜荔墙”看似写景,实际上是写黑暗势力对柳宗元他们连续不断地屡次进行陷害中伤,以致一再受贬,这正是政治上的打击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风雨飘摇,诗人因罪被贬,愁思满怀敌对势力迫害打击之愁)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明确:向远处看,只见山岭绵绵,林树重重,遮住了诗人远望的视线,那曲曲折折的柳江,恰似我的曲结的愁肠•   对政治的抱负不绝,对友人的思念无限,但被重重山岭阻断,满腹愁思无形,但却似山岭林树重重叠叠,就如柳江江水滔滔不绝,又百转千回身居异乡、远离故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明确:共同的遭遇,相同的命运,都被贬到了荒远的地区,却各处一方,音信不通,不能互致问候滞一乡”的“滞”不仅是柳宗元当时的处境,而且也是他最终的命运,最后他客死于柳州任上,“滞”不仅是全诗的愁思的凝结点,也是他一生命运悲惨的终结点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之愁) 小结:•① 首联:“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可看出诗人怀才不遇被贬荒蛮登高怀远之愁 •② 颔联:“芙蓉”、“薜荔”被“惊风”、“密雨”摧残,体现敌对势力迫害打击之愁。

      ③颈联:“岭树重遮”、“九回肠” 体现身居异乡远离故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④ 尾联:“音书滞一乡”体现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之愁 课堂拓展,分析手法:•“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那么要描写这种抽象的愁怨就难了但文坛仍有巨擘,丹青自有高手愁”在古人笔下,还是被写得非常具体形象生动的•知识回顾:•找出一些描写愁绪、愁情的诗句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 课外补充:•1、愁有了形象李煜《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愁有了动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朱嗣发《摸鱼儿》)•“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3、愁有了重量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她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愁有了性情《粉蝶儿》中对愁的描写更有趣:“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清愁”本是抽象的情感,这里词人却可以与它相约,而且要在“杨柳岸边相候”,把清愁写成了有性有情有义的情人挚友知己,表达了词人对春天既热爱又悲伤既深婉又浓重的悲愤之情 导学案练习•1、你觉得柳宗元诗中具体写了哪些愁?并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分析:此题属于情感题型,一般要结合诗句做具体的分析 •明确:•① 首联:“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可看出诗人怀才不遇被贬荒蛮登高怀远之愁 •② 颔联:“芙蓉”、“薜荔”被“惊风”、“密雨”摧残,体现敌对势力迫害打击之愁 ③颈联:“岭树重遮”、“九回肠” 体现身居异乡远离故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④ 尾联:“音书滞一乡”体现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之愁 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思的?(3分)•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达技巧。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分析此手法在辞格上具有的作用,有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1)借景抒情,景中见情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风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百越文身地”,对唐代的贬谪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哀景写哀情•(2)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惊风、密雨映射敌对势力暴风肆虐,抽打着水中的芙蓉;密雨施狂,侵袭着墙上的薜荔是景语,更是情语,是诗人仕途险恶的写照,诗人对险恶处境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 •(3)赋中有比作者以风雨喻谗人之高张,借“芙蓉”“薜荔”在暴风雨中遭遇,暗比自己仕途风波险恶赋中有比,不着痕迹•(4)象中含兴 “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

      •3、比较韩、柳两首贬谪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3分)•明确:韩诗凄切中见忠愤之气,“为圣明除弊事”的政治理想,力辟佛教,充满了不平之气;•柳诗凄苦中多哀怨之音,情感基调是愁思弥漫、凄苦无比,也有对恶势力的控诉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