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二、奥苏贝尔意义接受学.ppt
34页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二、奥苏贝尔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一、代表人物布鲁纳(1915.10.1- ): 1937 年毕业于杜克大学,1941 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52-1972 年任哈佛大学教授1960 年与 G.米勒一起创建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1962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 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2-1980 年任牛津大学教授1980 年以后任纽约大学教授布鲁纳主要因为对教育作出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1959年担任美国科学院教育委员会主席同年年底,美国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讨论中小学数理学科教育改革会议,布鲁纳担任会议主席会后,他在题为《教育过程》的小册子中综合了与会者的意见,阐述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二、主要观点1. 学习实质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P110“认知结构”、“模式”、“内部模式”、“内部结构”、“图式”、“编码系统”、“再现表象”等都是指外部信息进入主体以后新信息藉以加工的依据人的认识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 知识学习: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个体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教材书本中的知识结构2 学习的最佳方式:发现学习(1)定义: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
2)发现学习的要素: 运用自己的头脑 使知识成为自己的 自我奖励 通过假设进行问题解决[趣闻轶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三、结构—发现教学理论(1)结构教学观• 将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编写教材和设计课程的中心地位• 任何科目都能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2)发现法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形成发展认知结构模式特点:①教学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展开;②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③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基本步骤:①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②让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③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④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证据,提出可能的假设帮助学生分析、判断;⑤协助、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的结论。
教师的任务:①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求知欲;③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经验的联系;④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⑥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四、主要评价(1)贡献①注重将认知发展和学习的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基础②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思考与内在动机、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构的形成,比联结派更能说明人类学习的特点2)局限①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②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③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第四节 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一、代表人物奥苏贝尔(1918— ):193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获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后先后在美国伊里诺斯大学教育研究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和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应用心理学系任教,1968年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任教,曾在该校师范教育部任研究和评价的主管,后又在该校的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工作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的观点》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学习的性质内容机械学习意义学习二、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学习的类型 P115接受学习 = 机械学习发现学习 = 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校里的课 堂学习,应主要采用意义接 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材料对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二)意义学习的类型代表学习(词汇学习):学会一些单个符号的意义或者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其心理机制是使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或观念间建立起等值的关系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包括概念的发现和概念的同化两种形式命题学习:获得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念的新意义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位相当于头脑中的一个观念命题(观念)总是由两个及以上多个概念组成命题是观念的表征,观念是命题的思想命题可以陈述简单的事实,也可以陈述一般的规则、法则、原理和定律如果概念以定义的形式表示,则概念的定义本身也是一个命题※ 天安门有34米高※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二分之一底乘高※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农德孟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这段陈述包含3个命题:• 胡锦涛将访问越南• 农德孟是越南的总书记• 胡锦涛是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 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的追悼会7日上午9时在香港殡仪馆举行 命题学习(根据新旧命题之间的关系分类):下位学习:新学习的知识是已有知识的下位知识,已有的概念或命题是上位的上位学习:新学习的知识与已有知识间是一般对特殊的关系,新概念或命题是上位的,包摄性更广泛,概括水平更高并列结合学习:新命题与已有命题之间不是下位关系,也不是上位关系,而是并列关系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同化同化:在有意义学习过程中,新知识被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合适的观念所吸收,从而获得了意义;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更加分化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同化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过程※ 同化是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同化的核心是相互作用三、教学理论1 教学原则• 逐渐分化原则:学生应该学习包摄性最广、概括水平最高、最一般的观念,然后逐渐学习概括水平较低、较具体的知识,对它加以分化• 整合协调原则:指对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重新加以组合,通过类推、分析、比较、综合,明确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使所学知识构成清晰、稳定、整合的知识体系。
2 教学内容• 每门学科的各个单元应按包摄性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每个单元内的知识点之间也最好按逐渐分化的方式编排3 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 定义:P118• 种类:一是说明性组织者,用于对新知识提供一个上位的类属者;二是比较性组织者,是对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进行比较这类组织者在学习者对新知识不完全陌生时使用,目的为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类似的材料小学课堂教学实例《三角形的认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Students Activity分组讨论议题:分析和评价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的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适应性主要观点教学中应注意事项布 鲁鲁 纳纳1 学科的“基本结结构”2 发现发现 法(这这是调动调动 学生的积积极性,自觉觉、主动动地获获得知识识的主要方法)3 对对学习习成果的评评价主要不是看结结果,而是看过过程 1 发现发现 教学法偶尔使用有益,不能成为为常规规2 遵循发现发现 教学的步骤骤3 指导导学生学会归纳归纳奥 苏苏 贝贝 尔 1 有意义义的接受学习习(能否对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识进 行归类归类 和具体化)2 同化机制3 先行组织组织 者1 意义义的接受学习习更具实实践意义义2 教师师要为为学生的学习习做好各种必要的准备备3教学中要补补充必要的概念 总结四、主要评价– 贡献• 立足教学实际,将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
• 倡导逐步分化的演绎教学,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局限• 偏重知识掌握,忽视能力培养• 没有给发现学习应有的重视4 学习的最佳方式:发现学习(1)内涵: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2)发现学习的要素: 运用自己的头脑“发现教学”所包含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 想法的过程 ,教师通过对学习材料、内容的安排,给学生 提供自由思考的机会,要求学生能够以有限的资料为基础, 进行外推,超越资料所给定的信息 使知识成为自己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其把正在学习的材料同他自己已有的知 识结构、分类体系配合起来进行探索布鲁纳将这称为是“ 一致性问题”,即寻找与他们知道的事情的联系 英语单词记忆法举例:1. 把几个字母看作做一个来记, 如:“ight”—— light, right, fight, night, might, sight, tight 2. 形与义的联想,如:eye 把两个e看成两个眼banana 把a看成一个个的香蕉bird 把b和d看成两个翅膀 3. 理解记忆:通过正确理解单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等如:second 是“秒”,它来源于古代的六分法,分,秒,它是二次划分, 因此second 也是“第二”,进一步引申,还可理解为“辅助” 4. 利用构词法,通过分析词根、前缀、后缀、派生和合成等记忆单词。
metaphysics 2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具体过程:①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即寻找一个同化点;②将新知识置入到认知结构的合适位置,并与原有观念建立相应的联系;③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的分化;④在新知识与其他相应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继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发展3 有意义学习的结果• 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所言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头脑中已形成的,按层次组织起来的,能使新知识获得意义的概念系统皮亚杰的“同化”与奥苏伯尔的“同化”有什么不同?皮亚杰: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称为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称为顺应.奥苏伯尔:在有意义学习过程中,新知识被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合适的观念所吸收,从而获得了意义;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更加分化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同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