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7668085
  • 上传时间:2017-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5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权力与笼子期末读书报告(2014-2015 春季学期)学号:13124167姓名:杜一凡任课教师:金育华《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社会契约论》简介《社会契约论》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的政治理论著作其中的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深地影响着后世对民主的看法如此伟大的一本著作的诞生绝非偶然,必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卢梭当时身处的法国社会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封建社会制度等级森严,处于不同等级的人是不平等的其二是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深刻影响,有一大批学者批判着社会的封建制度,大力宣传自由、平等与民主正是由于当时这一大的社会历史背景,激发了卢梭的民主意识,促使其创作了影响力如此之大的佳作《社会契约论》主要由四卷组成第一卷:“探讨人们如何从自然状态到政治共同体” 第二卷:“讨论主权与立法” 第三卷:“讨论政府的形式” 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 从整本书上来看,卢梭从政府为何产生,产生后所应具有的权力与义务,政府的形式,政府下的相关机构等方面,以此表达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政府只是人们之间契约所形成的产物,政府无权剥夺人民的自由等伟大思想《社会契约论》的感想第一卷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人生来是自由的” ,这与 17 世纪基督教人物博絮埃所作的 《从(圣经)中摘录的政治理论》中说的“人生来都是臣民”截然不同。

      以此引出疑问,人们为什么要服从我觉得这种服从得从原始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原始人类过着群居的生活是为了避免在原始森林中遭受野兽的攻击,渐渐地这种群居形成了部落这就会导致部落与部落之间会为了争夺资源而发起斗争,而在此之前每个部落必须要选出一个领导者的作为首领(不仅是原始人类社会,就是兽群也同样会有首领) ,而随着原始人类社会地不断发展,人们渐渐忘了首领的领导权是自己赋予的,演变成了人们都应对首领有服从的义务,加之宗教的影响这种思想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作者就扭正大家的想法,提出人们这种群体关系的建立是在许多约定之上的并且这也就保证了社会的秩序,社会才得以存在而领导者之所以认为他的人民有服从他的义务,是因为他自认为掌握了强力,如果强力就能构成权利,势必会造成许多不合法的行为,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因此人们只应该对合法的权威服从那怎么样才算是合法的?这里的合法就应该是一种社会秩序,靠许多人共同约定而成的社会公约书上说写到“创建一种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的结合形式,使每一个在这种结合形式下与全体相联合的人所服从的只不过是他本人,而且同以往一样的自由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根本问题。

      ”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而在这一条件下的主权者不在是一个人,而是全体公民由此定义下,人类从自然状态下过渡到了良好的社会状态而非原来那种缺乏自由的非民主社会第二卷在建立了社会公约的基础和条件下,作者开始讨论立法的问题有了社会公约才使政治共同体得以存在并有了生命,而法律是需要运作它,并表达其意志首先由于法律是对全体人民规定的,所以要有普遍性,此外做出规定的也是全体人民,所以必须是公意只有这种具有普遍性和公意性的法律才能给人带来平等和自由,才能更按公众的利益来治理国家而后作者又提到了立法,由于法律的提出是来自于公意,我个人认为公意并不是绝对地正确的,只是相对地正确的因此就需要一个引导公意的立法者作者在书中提到立法者需要自信有能力改变人的天性的,能把每一个本身是完整和孤立的个人转变为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使他按一定的方式从这个更大的整体中获得他的生命和存在并改变和增强其素质,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的有道德的存在去取代我们得自自然的个人身体的独立和存在如此近乎完美的立法者应该去哪里找呢?我个人认为这种想法太理想化了法律既然是一种终身制的契约的表达,那就应该一代代的完善,取长补短,而一下子找到一个完美的人作为立法者制定完美的法律是行不通的。

      接着书中还谈论到了法律的接受者——人民作者认为在指定好的法律之前需要事先考察,看人民是否适宜于接受那些法律,只有等到条件成熟,才能使人民接受法律其次作者还主张小国政治,在充分了解国情,人民富足与和平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法律体制而我认为这种想法也过于理想,世上还是有许多的国家在动荡中建立起来的,尽管在动荡时期人们并不能建立良好的法律,但是可以先建立基础法律,在社会稳定之后不断完善它第三卷当确立完了法律之后,人们则需要代理人执行公意政府则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在公意的指导下实施法律政府实则只是主权者的委托人,可见政府的这些权力也是全体主权者所赋予的,很明显主权者可以限制收回这种权力这和我在第一卷所提到的一样,人们赋予领导者的是一种领导权,带领整个群体往集体利益最大化发展,如果这个领导者做的不好,人们有权收回领导权,而不是视领导者为权威,对他绝对地服从在政府的分类方面,作者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类民主制即是,主权者可以把政府的职权交给全体人民或交给大部分人民,从而使担任行政官的公民的人数比个别的单纯公民的人数多贵族制是主权者把政府交给一部分人掌管,从而使单纯的公民人数比行政官多君主制是主权者把政府交给唯一的一个行政官手里,而所有的行政官都要从他手里获得权力。

      卢梭认为,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没有过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这是违反自然秩序的;让人民经常不断的集合起来处理公共事务是不可想象的而君主制使君主掌握太大的权力,容易产生独裁,所以作者偏向于贵族制在这种体制中,行政官只有一小部分人担任,而且是由选举产生的,这样就可以选出品行端正,有见识,有经验和有其他为公众敬重的有才能的人除此以外,这种体制使得集会更加方便对事务的讨论更加详细,办事更快捷和有条理这种形式也被现在的绝大多数的的国家所采用,可见在现如今的条件下,这种形式是最明智的第四卷最后一卷作者提出公意是不可摧毁的,即使在社会纽带开始松弛和国家开始衰弱的时候而公意则是通过投票表现的,而投票必然要求少数服从多数,因此公意往往是存在与多数之中的所以绝对的公意也是没有的,只有相对的公意其后作者介绍几个不同的机构的选举模式在最后,作者提出了宗教是国家基础的观点, “人们进入政治社会之后,就要靠宗教来维持没有宗教,一个民族就不会、也不可能长久存在”这种理论在我看来也是由于其身处的社会的影响现在主流的佛教也只是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明确的宗教总结尽管读完整本书对于其中的部分观点不太认同,但是所幸的是能从这本书的思想中找到启发性的闪光点。

      回到现实来看,当今中国正在经历力度最强的反腐行动,之所以备受好评,是因为这正是人民的公意然而反腐并没有从源头解决问题,就好比你边开着水阀边放着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关掉水阀,在政府官员的任命上更严谨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任命呢?现如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倘若任命权交给个别人,或是个别利益集体,显然难以符合公意况且我们刚刚所说的政府是主权者的委托人,主权者所赐予他们的只是行政权,并不包含任命权倘若将任命权也赋予了政府,那势必会造成求官者对上级负责,而非对人民负责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又会有多少人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呢因此中国在民主发展的道路上仍是任重而道远啊总之,这本世界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社会契约论》中的好多理论还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