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A.安培 B.法拉第 C.奥斯特 D.洛伦兹参考答案: C2. 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时的车轮B.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D.研究地球的自转参考答案:C3. 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流的图像如图5,根据图像可以判定( )A.此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Hz B.此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sC.将标有“12V、3W”灯泡接此交变电流,可以正常发光D.图像对应的0.15s时刻,发电机线圈刚好转至中性面参考答案:A4. 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b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入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加速度增大,b加速度增大 C.电势能减小,b电势能增大 D.和b的动能一定都增大参考答案:D5. 将秒摆(2s)的周期变为1s,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将摆球的质量减半 B.振幅减半C.摆长减半 D.摆长减为原来四分之一参考答案: 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把“龟兔赛跑”的过程简化后,用如图所示的s—t图表示,那么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m/s。
比赛的前50 m,乌龟的运动速度 兔子的运动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500 S末乌龟与兔子的距离为 m 参考答案:7. 有一个同学用如下方法测定动摩擦因数:用同种材料做成的AB、BD平面(如图所示),AB面为一斜面,高为h、长为L1.BD是一足够长的水平面,两面在B点接触良好且为弧形,现让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B点后顺利进入水平面,最后滑到C点而停止,并测量出=L2,小物块与两个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参考答案:h/(+L2)8. 用下图(a)所示实验装置演示单摆的振动图象,细沙从摆动的漏斗的底部均匀下落,纸板沿着跟摆动平面垂直的方向匀速移动,落在纸板上的沙排成粗细变化的一条曲线如下图(b).(1)观察这条细沙曲线的形态特征,说明沙摆的摆动规律.(要求列出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仍用上述装置重做实验,落在纸板上的沙排成如图(c)所示的曲线,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否说明沙摆的周期变化了?参考答案:(2)共振曲线如图所示.答案:(1)200 (2)见解析图9. 电磁波具有能量,人们利用电磁波中的某个波段制造了 _来加热食物。
参考答案:10. 如图所示,长为,质量为的小船停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的人站在船头,若不计水的阻力,在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小船对地的位移是 参考答案:11.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 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M、N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b、c三个等势面中的, 的电势最高带电质点通过M点时的动能比通过N点时 (填大、小、相等)带电质点通过M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N点时 (填大、小、相等)参考答案:.a 小 大12. 如图所示,某变压器有两个线圈,如果把它当作降压变压器,则线圈 接电源,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是 ;把它当作升压变压器,则线圈 接电源,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是 .参考答案:L1,5:1,L2,1:5【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分析】根据理想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分析求解.【解答】解:如果把它当作降压器,则原线圈的匝数应比副线圈匝数多,所以L1接电源,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是5500:1100=5:1;把它当作升压变压器,则原线圈的匝数应比副线圈匝数少,所以L2接电源,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1100:5500=1:5故答案为:L1,5:1,L2,1:513. 如图所示为安全门上的观察孔,直径ab为4cm,门的厚度ac为2cm,为了扩大向外观察的范围,将孔中完全嵌入折射率为的玻璃.则(1)嵌入玻璃后由cd的中点向外观察视野的最大张角是 120 ;(2)要视野扩大到180时,嵌入玻璃的折射率应为 2 .参考答案:解:向外观察张角最大时,在cd边中点e观察,b为入射点,be为折射光线,入射角i、折射角r,作出右侧光路图如图.由几何关系有 sinr===0.5,得到r=30.根据折射定律有n=,得i=60,则最大张角 θ=2i=120;若要视野扩大到180,即入射角为90,而折射角r=30不变,则折射率 n==2.故答案为:120,2.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如图所示,A为激光的出射点,O为半圆柱形玻璃横截面的圆心,AO过半圆顶点.若某条从A点发出的与AO成α角的光线,射到半圆弧上入射角为i,出射光线平行于AO,已知P1和P2是竖直插在入射光线上的大头针,在右侧透过半圆柱形玻璃观察,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i和α是已知量.(1)完成光路图,并标上入射角i和折射角r.(2)此玻璃的折射率n的计算式是n= .参考答案:解:(1)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画出法线,标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如图所示;(2)由图根据几何知识得:r=i﹣α玻璃的折射率为 n==答:(1)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2)15.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如待测电阻Rx约为150Ω,电流表内阻RA约为20Ω,电压表内阻RV约为5KΩ,应该用右上图中的 电路(填①或②)来测量可以尽量减小误差。
当用电路图①进行测量时,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当用图②进行测量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填大或小)参考答案:① 小 大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如图所示,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P、NQ与水平面成θ=37角固定放置,导轨电阻不计,两导轨间距L=0.5 m,在两导轨形成的斜面上放一个与导轨垂直的均匀金属棒ab,金属棒ab处于静止状态,它的质量为金属棒ab两端连在导轨间部分对应的电阻为R2=2Ω,电源电动势E=2V,电源内阻r=1Ω,电阻R1=2Ω,其他电阻不计装置所在区域存在一垂直于斜面MPQN的匀强磁场已知sin37=0.6,cos37=0.8,)求:(1)所加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参考答案:(1)垂直斜面向下…………(2分)(2)R1和R2并联的总电阻R==1Ω…………(1分)电路中的总电流I=…………(1分)通过导体棒的电流I′=…………(1分)导体棒受到安培力为F=B I′L…………(1分)受力平衡F=mgsinθ…………(1分)磁感应强度为B=0.6T…………(1分)17. 如图1所示,U形导体框架宽L=1m,与水平面成α=30角倾斜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2T,垂直框面向上.在框架上垂直框边放有一根质量m=0.2kg、有效电阻R=0.1Ω的导体棒ab,从静止起沿框架无摩擦下滑,设框架电阻不计,框边有足够长,取g=10m/s2,求:ab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m;参考答案: (1)根据上面的分析,由匀速运动的力平衡条件 18. 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l=25.0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2=25.0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40.0cm.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cmHg.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20.0cm.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参考答案:15.0 cm试题分析:研究玻璃管上、下两端封闭气体的初态和末态的状态参量,根据大气压强和水银柱长可求出封闭气体的压强,结合玻意耳定律求解。
以cmHg为压强单位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①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得:②活塞下推距离为x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长度为:③设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2′,则:④由玻意耳定律得:⑤由①至⑤式及题给数据解得:=15.0cm ⑥考点:玻意耳定律10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