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构建的研究 毕业论文.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8264148
  • 上传时间:2018-04-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9.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13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构建的研究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构建的研究摘要:摘要:深入研究强制隔离戒毒的方法,构建科学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对于提高戒治效果,促使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分类分期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是比较有效的,基本 方法就是把毒品和瘾君子分别分为传统型与新兴型和吸食传统型毒品与吸 食新型毒品并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是符合戒毒的客观规律的,也是符 合世界戒毒趋势的 关键词:关键词: 分类分期 强制隔离戒毒 戒毒模式 跟踪帮教 美沙酮目前,我国政府正式公布的吸毒人数约 54 万但是真实的人数应该是54 的数倍,而且流行趋势还在上升,并逐步由沿海省份向内地蔓延同时呈现出新的特点,吸毒的年龄越来越小,毒品毒性的强度越来越烈,毒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吸毒的方式越来越向静脉注射发展因此,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探索吸毒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矫治模式,创新所内教育矫治模式,实现我国戒毒模式的顺利转型成为我们现阶段工作的重点所在分类分期戒毒的模式就应运而生了一、当前主要的强制隔离戒毒的管理模式一、当前主要的强制隔离戒毒的管理模式(一)外国的主流戒毒模式 迄今为止,戒毒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吸毒预防、戒断毒瘾、防 止复吸,帮助成瘾者正常回归社会一直是世界各国禁吸毒研究的重点和难 点,世界各国的戒毒模式有较大差异,戒毒模式的构建也存在着各种形态。

      国外主要有医学康复模式和社会心理康复模式采取医学康复模式的理论 基础是认为吸毒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的,易反复的脑疾病具有严重的药物 依赖性,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应通过医学方法给以治疗,使吸毒者 生理机能得到改善主要方法是多元药物维持疗法,如自然戒断法,又叫 “冷火鸡疗法” ,强行中断吸毒者的药物供应,使其的戒断症状随时间的2 / 13推移而自然消退1又如“TC 模式”和“福音模式”其中用得最广泛的是“美沙酮维持疗法(MMTP) ” 社会心理康复模式侧重点在矫正吸毒者的毒 品心理依赖,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认知矫治、心理矫治、行为矫治 其中以“治疗集体(TC) ”模式最具代表性,它通过营造一种居住环境, 让吸毒者自助和互助来矫正自己的人格问题,改善人际关系,树立自己负 责的观念二)国内主要的戒毒模式 目前,我国的戒毒模式是:自愿戒毒、公安的强制隔离戒毒、劳教所 的强制隔离戒毒三位一体的戒毒管理模式,分别由卫生、公安、司法行政 部门管理 1 1、自愿戒毒、自愿戒毒 自愿戒毒医疗机构由医疗卫生部门主管,公安机关监督自愿戒毒机 构目前主要是由医疗卫生系统、军队系统的医院开办,一般为 15-20 天。

      截止到 2002 年底,全国有自愿戒毒医疗机构 148 个,戒毒治疗床位近一 万张 2 2、公安强制戒毒、公安强制戒毒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 的规定,对吸毒成瘾者予以强制解除对吸毒人员实施强制戒毒,由县级 公安机关决定公安强制戒毒机构由公安部门主管,对象主要是第一次吸 毒成瘾者 3 3、劳教戒毒、劳教戒毒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 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戒毒劳教所 由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对吸食人员进行劳动教养,由地(市、州)劳动教 养委员会决定劳教戒毒的对象主要是经过公安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吸毒 者劳教戒毒的期限为 1-3 年目前全国共有戒毒劳教所 41 所,2002 年 劳教戒毒 13.3 万人次二、我国当前主流戒毒模式存在的问题二、我国当前主流戒毒模式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戒毒模式是:自愿戒毒、公安的强制隔离戒毒、劳教所 的强制隔离戒毒三位一体的戒毒管理模式,分别由卫生、公安、司法行政 部门管理,但这三种戒毒模式的设置和侧重点是不完善的,存在问题有: 职能交叉、交流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2,而根本原因应该是没有深入了1 房红.国外禁吸毒模式述评.[J].昆明.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3 / 13解解毒的整个过程链条和戒毒各个阶段吸毒人员的各种反应,包括生理反 应和心理反应进行相对应的治疗矫正,相反当前国内有很多一部分很多戒 毒效果长期不理想。

      (一)自愿戒毒的缺点:1、吸毒者动机不纯很多人进戒毒所是为了 得到一个“避风港”或逃避禁毒斗争的打击,或缺少了毒品来源等等因 为自愿进入了戒毒中心,既可以逃避拘留、罚款,又可以免除被强制戒毒 或送劳教 1-3 年的危险2、存在管理难题自愿戒毒中心本质上应说为 是一种医疗机构,医生对病人是一种医患关系,一种平等关系可是对于 那些瘾君子来说,附在身上的不只是毒瘾,更多的是伴随有一种劣根品质, 这就往往造成医护人员常被殴打,戒毒人员严重违反规定的事情屡屡发生, 也就造成了戒毒的预期目标常常不达标3 (二)强制隔离戒毒的缺点:1、重生理戒断轻心理戒断公安的强制 隔离戒毒最根本问题是在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戒毒过程,存在着戒毒的科 学流程的缺位目前大多数公安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工作仅停留在脱毒阶段, 缺乏必要的因人施教的心理康复治疗2、后续帮教难以后续实践中强 制隔离戒毒在所内的戒毒工作就难以招架,若再把警力向社会延伸,就显 得力不从心了,致使送戒与戒断出所的衔接有脱节或断层现象 (三)劳教戒毒体制缺点:10 多年以来全国各地劳教单位在戒毒模式上 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多种成形的工作方式,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

      归纳起来成熟的主要有广东省的“3+1 戒毒矫治康复模式”4、湖南 省新开铺劳教所的“L-C 模式” 、上海“三个港湾工程” ,但是这些探索都 是初步的,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在实践中缺乏对戒毒劳教人员有针对性 的心理和行为矫治的方法;二是对戒毒劳教人员的管理和教育与其他类型 的劳教人员不能有效区别;三是缺乏科学、规范的劳教戒毒工作评估体系 还有因为戒毒劳教所缺乏急性脱毒之后的综合性康复措施,在戒毒人员送 进劳教场所后,促进吸毒者心理和行为康复的科学、有效的手段不能及时 跟上;戒毒人员回到社会后又缺少有效防止复吸的医学、心理和社会干预 措施是目前劳教戒毒工作没有取得理想戒毒效果的一个原因三、构建分类分期强制隔离戒毒模式三、构建分类分期强制隔离戒毒模式(一)构建分类分期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意义 吸毒成瘾的形成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诸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从 法学与社会学角度来看,吸毒者是一群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2 北京市劳教局管理处.强制隔离戒毒体制及管理模式的研究.3 谷迎春.重构我国现行三种戒毒模式.[J].杭州.20044 张小兵.劳教戒毒模式研究—兼论广东 3+1 戒毒矫治康复模式.[J].4 / 13受害者;而从医学角度看他们又是一群病人。

      这就决定了戒毒矫治需要从 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入手,全面考虑、统筹兼顾、科学矫治,既要实 行生理的脱毒,也要实行心理的脱瘾还要做到社会支持,并予以适当的后 续照顾现阶段人们吸食毒品有以下特点:毒品的多样性、毒性的趋强性、 吸食的年龄趋轻性、地域的扩展性、吸毒人员的复杂性、阶段反应的明显 性,但不幸的是,目前许多戒毒所聚集的是各式各样的人,吸毒人群本身 存在特殊的吸毒亚文化环境,吸毒者的意志素质良莠不齐,参差较大有 的人吸的是传统型的毒品如鸦片等,有的人吸的是新型的毒品如病毒等, 这是不同性质的毒品,对人身心的影响固然是不同的,而吸食同一毒品的 对众人的影响产生的反应在各阶段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构建分类分期的戒毒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戒毒人员进行矫治分类指按戒毒人员吸食毒品的种类,可分为传统型毒品(阿片类药物) 和新型毒品(主要为苯丙胺类兴奋剂) ,并对不同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措施 分期是指按照戒毒工作的一般的规律,将强制隔离戒毒分为生理脱毒期、 康复期、适应期、考察期,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强制隔离戒毒二)构建分类分期戒毒工作的客观需要 分类分期强制隔离戒毒客观 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戒毒规律的客观需要。

      《禁毒法》第 43 条 第一款指出“强制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 瘾程度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的康复训练” 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脱毒期、康复期、适应期、考察期 四个阶段我们根据不同类型吸毒人员,在不同阶段设定不同工作目标, 不同矫治内容,进而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法,逐步开展戒毒治疗工作戒毒 理念尤其是需要引入分类分期的戒毒模式创新我国的戒毒方法和戒毒手段, 只要是以康复教育为重点,以分类分期戒治为手段,以流程管理为运行特 征,以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为最终目的的戒毒康复模式 国际和国内戒毒工作的实践表明,对于毒品成瘾者,完整的戒毒过程 包括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和适应和重返社会三个必不可少又相互衔接的环 节相应地戒毒工作也应分为生理脱毒期、身心康复和适应期和回归社会 适应期和后续考察期 1 1、毒品种类性质不同、毒品种类性质不同 传统毒品分为鸦片、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被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 法律法规列入管制的麻醉药物,主要由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而成,属 半成品类毒品新毒品指冰毒、摇头丸、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等国 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列入管制的致幻剂、兴奋剂、 、抑制剂等主要 通过人工合成的,属化学合成类毒品(精神药物) 。

      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成瘾者区别明显:一是症状不同前者更多表现 为生理和精神的依赖性由于长期的吸毒,吸毒者常表现为精神颓废、瘦弱5 / 13不堪,目光发直发呆,瞳孔缩小,免疫力下降和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受损, 尤其是人体胃功能及肝功能和生育功能有些毒品如吗啡(源于鸦片)用 药过度会出现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深度抑制,有可能死于呼吸衰竭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出现紊乱,出现流汗、焦虑、发抖、流涕、 呕吐、痉挛等一系列所谓戒毒反应,同时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 后者主要变现为慢性中毒如冰毒特点就是一次便上瘾,毫无办法解脱, 因此它又称“毒品之王”滥用时会出现精神兴奋和出现狂躁症、自杀、自 毁行为暴力倾向等中毒反应,一旦停药会出现好睡、精神萎靡等中枢抑制 症状,用药过量则可能出现精神幻觉、错乱、躁狂甚至精神分裂二是治 疗方法不同对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成瘾者的治疗方法也是大不相同的, 无论是生理脱毒还是心理治疗因此,国家卫生部分别发布了《阿片类药 物成瘾常用解毒疗法的指导原则》和《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及相关障碍的 诊断治疗指导原则》对两种毒品成瘾者的戒毒工作进行指导 2 2、毒情发展的现实需要、毒情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全国来看,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在 2009 年 05 月 05 日发布的《2005 年-2009 年药物滥用流行趋势监测报告》显示,传统毒品滥用趋势稳中有降,2005-2008 年海洛因滥用人员中新发生人员比重从 6.4%下降到 4.6%,处于 2000 年以来的最低点,而新型毒品滥用流行趋势呈快速增长, 2005-2008 年新型毒品滥用比例由 5.3%上升到 14.2%,增长了 8.9 个百分点, 其中病毒的比例由 2.4%上升到 22.1%增长了 8.2 倍,病毒成为目前主要流 行滥用毒品之一。

      5因此,无论是世界还是我国,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并存,如 2008 年 2 月,公安部禁毒局与美国司法部缉毒署合作开展跨国控制下交付行动,抓 获贩毒犯罪嫌疑人 4 名,缴获可卡因 779 克、大麻 276 克、其它毒品 600 余克,一举打掉了一个长期在华从事贩毒活动的非洲籍跨国贩毒犯罪团伙 吸食传统毒品与吸食新型毒品同时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分类分期强制隔离 戒毒也是现实的需要三)构建分类分期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设想 1、分类分期戒毒模式各个时期的目标 一般的戒毒矫治总体上包括脱毒-康复和适应-帮教其回归社会 3 个 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戒断毒瘾后的康复和戒断监控因此实施有效、 恰当的身心护理,以改变心理或行为上的异常,促进人格成熟,培养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