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doc
3页林黛玉进贾府 刘敏教学目标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2、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简介作者生平 简介主要内容 简介贾府人物一、作者及作品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衰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第一回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第二回 ——贾府人物 上下关系• 第三回 ——黛玉进府 典型环境• 第四回 ——贾史王薛 社会背景• 第五回 ——太虚梦游 隐喻结局附贾府人物关系图(见课件)二、理清节选部分的情节第一部分(开端)林黛玉到荣国府。
第二部分(发展)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环境和人物第三部分(结尾)安排林黛玉住处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以林黛玉行径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条理清楚第二课时:环境描写学习环境描写 1、介绍《荣国府院落方位示意图》 外观 宏伟 2、环境描写 布局 讲究 陈设 精致 器物 华贵 3、讨论: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A、课文对贾府的环境都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眼睛而描绘的林黛玉虽然对贾府的情况有些耳闻,但并未亲见所以在描写中有林黛玉初次观察的惊奇恰当的描写角度,更突出了贾府的与众不同B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三课时:人物形象一、林黛玉进贾府后会见的亲人有哪些?1.拜见外祖母、二位舅母、珠大嫂子2.会见三春姐妹 3.会见王熙凤4. 拜见大舅父(未见)5 .拜见二舅父(未见)6. 贾宝玉小结: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并用二、主要人物分析(一)、林黛玉枉凝眉(唱宝玉黛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思考:课文开头说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不同”在哪?(回忆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提示:是一个荣华富贵、等级森严,执行着繁琐礼节的封建大家庭讨论:在贾府这特定环境中,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请找出她的言行表现1、在邢夫人处辞饭这话说得十分得体先表示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再说明原因,表现出自已顾全大局,懂礼节,足见黛玉之聪明,更说明她待人处事“处处留心”2、在王夫人处让座看出黛玉敏感多虑、懂礼节,行事格外谨慎3、在贾母房中吃晚饭黛玉有教养、懂礼节,行事谨慎小心4、两次被问读什么书,答案不一样第一次贾母问她,是实话实说;第二次宝玉问她,是谦虚的说法她改口这样快,是因为听贾母说众姊妹“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因而自觉失言,这里可见黛玉是个谦恭得体、多虑敏感之人5、见贾府众人时的礼节礼节周全、有教养、聪慧、小心谨慎、恭敬;可见贾府:等级森严找出黛玉的肖像描写:突出美貌多情、多愁善感、弱不禁风、聪慧(二)王熙凤写出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放诞无礼性格泼辣绘肖像 三角眼 吊梢眉 年轻貌美刁钻狡黠举止言行 见黛玉 回王夫人 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果断能干(三)贾宝玉1、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孽根祸胎 混世魔王 疯风傻傻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 内帷厮混 与世俗格格不入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于家于国无望 独立不羁封建叛逆4、宝玉为何摔玉?A、是对封建政治观念、正统观念的叛逆B、实际上摔的是男权主义、大男妇主义,表现出他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的思想总结:分析比较人物出场前后的不同之处⑴出场前的不同点:描写角度不同: 熙凤:先声夺人→正面描写 →突出其特殊的地位 宝玉:他人介绍→侧面描写 先抑后扬→反衬相见后的不同⑵出场时:不同点: 熙凤:围拥而出、笑语喧声→俗气泼辣 宝玉:单独出场→叛逆⑶出场后:外貌不同:熙凤:重在表现“她”的“风骚、狡黠、泼辣” 宝玉:重在表现“他”的美貌、多情语言不同:熙凤:突出其善于逢迎、圆滑狡诈 宝玉:突出宝黛相见如故、情投意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