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恰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膘村党支部.doc
7页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记膘尔托阔依乡膘尔托阔依村党支部走进膘尔托阔依村,你一定会被你眼前的景色吸引:笔直的公路两旁,白杨随着微风悉悉作响;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抗震房点缀在树林后,时隐时现;而此时的你绝对想象不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没有公路,甚至农牧民居住的房屋还是土坯房几年时间,公路从无到有;简陋的土房变为结实美观的抗震安居房;林带面积从小到大,无不见证着这里村党支部的努力,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一、膘尔托阔依村基本情况膘尔托阔依村位于膘尔托阔依乡北端,村党支部驻地离乡政府 20 公里,全村下辖六个村民小组,现有农牧民 525 户,2521 人党员 76 人,村干部 5 人全村区域面积约有 1182·16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2528 亩,退耕还林面积为2382·2 亩,草地面积为 214 亩人均收入为1893 元 膘尔托阔依村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 76 名党员,越来越多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近,为村党支部注入了活力党支部一行肩负重任,带领着村民创造和谐、稳定、发展的膘尔托阔依村新农村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方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村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对于膘尔托阔依村来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务之急是要顺利完成农牧民从温饱向小康农村的过渡,然后才能在达到小康的前提下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点要求这几年来,膘尔托阔依村始终将为农牧民增收作为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近几年的探索中,膘尔托阔依村逐渐形成了“发扬畜牧优势,注重农业发展,鼓励三产共举”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发扬畜牧优势,变主导产业为优势产业畜牧产业为膘尔托阔依村的主导产业,在每年的国民生产总植中,都占到了 85%以上,畜牧业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农牧民增收的情况,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在每年的工作规划中,都将牲畜品种改良列为重点,除了靠上级部门建立牲畜人工改良配种基地外,还投工投劳,在一些离配种站远的地方自发建立配种点为了打消农牧民对牲畜品种改良的疑虑,村干部带头,率先开始了这项工作,从而在全村形成以点带面的态势这几年,经过努力,农牧民牲畜品种改良普及率已达到 90%以上,农牧民靠此项措施年人均收入增长超过 150 元2、注重农业生产,重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任务膘尔托阔依村由于历史原因和后期对这些林带的管理不善,现林地、草地面积锐减,为改变这一现状,结合本村实际,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在会议上例举退耕还林、还草的好处,并用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村中营造氛围,村干部也带头尝试,形成了一户带一组,一组带全村的形势,这几年来,通过鼓励农牧民种植巴仁杏等经济作物,一方面改变了全村的自然条件,一方面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放宽,农牧民退耕还林、还草不仅不受任何限制,还享受补贴款通过该项措施,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增长都在250 元以上3、禽类养殖上规模,庭院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在“戈壁产业”推动下,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转变村党支部紧跟发展的大方向,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进行规模养殖现在,村里就有两户养殖大户,鸡、雁的养殖数量都在 300 只以上,全村户均养殖 50 只村民尝到了禽类养殖的甜头,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增长都在 150 元以上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农牧民增收再打一剂强心针近几年来,膘尔托阔依村都将发展二、三产业纳入到全年的工作计划中来,从政策到资金都不断给农牧民以最大的发展空间自 2004 年起,村党支部利用乡政府建造巴扎的契机,加大对农牧民的宣传,鼓励农牧民扔掉马鞭闯市场,资金上,对于一些肯干的农牧民,村党支部多次向乡政府提议,为这些投资的农牧民,减免摊位使用费等这些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民闯荡市场的积极性,除了在村巴扎租用摊位外,还在公路两旁开饭馆、商店等,部分农牧民还搞起了运输据统计,现膘尔托阔依村膘尔托阔依村共有各类商铺 12 家,年平均收入都在 3000 元以上。
——公共基础建设方面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公共基础服务,就必须有相应的“水、电、路”全面畅通,在这些方面膘尔托阔依村也把其列为了工作重点,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不断加大了对这些的投入,农牧民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1、清除电老虎,为今后长远发展扫清障碍对于膘尔托阔依村这样一个村民小组比较分散村来说,电力的普及,是一份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自 2004 年电网开始普及到村,但仅仅局限于主线路的普及,各家各户的用电问题,仍然困饶着膘尔托阔依村,为了早日实现家家通电,村党支部多次向乡政府反映,同时,在抗震安居规划上,村党支部也将建房地点与主电路的距离考虑进去,做好了各组通电的预备工作,在乡党委、乡政府帮助下,该村终于将电网覆盖到了全村,彻底告别了蜡烛时代2、修好路,解决农牧民出行难、放牧难的问题要想富,先修路”这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条制胜法宝膘尔托阔依村各小组相对分散,路的铺设就更加显的重要,一方面,有利的道路建设可以促进该村向外的力度,一方面,有利的道路建设可以增进外界与本村之间的往来,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牧民放牧的主要通道也是道路,这几年来,村党支部想方设法解决路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村党支部首先响应了乡里的号召,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自主集资,投工投劳,修筑了一条村党支部直达草场的便利道路,几年来,该村共投入劳动力 1000余人次,修筑了 21 公里的村级道路,使得原先农牧民骑马两天才能到达草场的路线,缩短了近一半,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放牧的环境,也告别了因为道路问题,转场受影响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