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将相和》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doc.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73919184
  • 上传时间:2019-0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将相和》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PPT课件下载地址: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将相和》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将相和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璧、允、廉、颇、侮辱、拒  2.新词: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3.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二)能力训练点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二)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三)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

      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诚意:真心   绝口: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谦让不干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屈,理亏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质疑问难,教师巡视、点拨  4.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5.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6.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7.看图讲述,训练表达    打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1,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  8.小结:    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  四、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牛郎织女(二) 教案.doc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牛郎织女(一) 教案.doc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鸟的天堂教案.doc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教案.doc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写信【教案】.docx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牛郎织女教案.doc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鸟的天堂 教案.doc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6我的“长生果” 教案.doc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教案】.doc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案】.doc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课件】.ppt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即景 教案.doc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我的“长生果”教案.docx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夜间飞行的秘密【课件】.pptx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夜间飞行的秘密 说课稿.docx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 说课稿.docx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时练.doc 【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夜间飞行的秘密-类文阅读(附答案).doc 【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卫填海-类文阅读(附答案).docx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 说课稿.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