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4页2020年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下列单位对应的物理量是矢量的有A.N B.m/s2 C. s D.kg 参考答案:AB2. (单选)如图,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惯性的大小取决于A.冰壶的速度B.冰壶的质量C.冰壶受到的推力D.冰壶受到的阻力参考答案:B3.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到地面后出现一个深为h的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A、 重力对物体做功mgH B、 物体重力势能减少mg(H-h)C、 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 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参考答案:BC4. (多选题)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内侧恰好能够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经过最高点的速度为0B.小球经过最高点的速度为C.小球爱最高点受到的弹力为0D.小球在最低点受到的弹力可能等于重力参考答案:BC【考点】向心力.【分析】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在最高点的弹力为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最高点的速度.【解答】解:小球在内轨道运动,在最高点的临界情况是弹力为零,靠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解得最高点的速度为:v=,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5. (单选)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表现出来的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D.物体受力大时惯性大,受力小时惯性小,不受力作用时无惯性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说明图象中CD所代表的甲做 运动;乙做 运动。
甲物体在6s内的位移是 m,乙物体在6s内的位移是 m参考答案:7. 图所示,O1为皮带传动装置的主动轮的轴心,轮的半径为r1;O2为从动轮的轴心,轮的半径为r2;r3为从动轮固定在一起的大轮的半径.已知r2=1.5r1,r3=2r1.A、B、C分别是三轮边缘上的点,那么质点A、B、C的线速度之比是3:3:4,角速度之比是3:2:2,周期之比是2:3:3.参考答案:考点: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 对于A与B,由于皮带不打滑,线速度大小相等.对于B与C绕同一转轴转动,角速度相等,由v=ωr研究A与B的角速度关系,以及B与C的线速度关系.由T=研究三点的角速度关系.解答: 解:对于A与B,由于皮带不打滑,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由v=ωr得ωA:ωB=r2:r1=3:2. 对于B与C,绕同一转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ωB=ωC.由v=ωr得vB:vC=r3:r2=3:4.则vA:vB:vC=3:3:4,ωA:ωB:ωC=3:2:2又由T=得,周期与角速度成反比,得TA:TB:TC=2:3:3故答案为:3:3:4,3:2:2,2:3:3.点评: 本题运用比例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关键抓住相等的量:对于不打滑皮带传动的两个轮子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8. 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400N的拉力在水平路面上拉车走50m,拉力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共用时间100s,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拉力对车做功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W。
参考答案:1000 1009. 某宇航员登上没有空气的未知星球后,将一个小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并采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记录下小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4个位置A、B、C、D,如图所示,已知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1s,照片中每一小方格边长为5cm.则可知小物体抛出瞬间的速度为 m/s,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若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取10m/s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km/s.参考答案:1,5,3.95.【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根据水平位移和时间间隔求出小物体抛出的初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重力加速度.结合重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式,结合重力加速度和半径之比求出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从而求出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解答】解:小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为:.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L=gT2得:g=.根据得第一宇宙速度为:v=因为星球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2,半径之比为1:2,则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1: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可知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3.95km/s.故答案为:1,5,3.95.10.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地球的半径为6400km,放在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运动的线速度是 。
参考答案:8400秒;465.4m/s11.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把同样重的木头从一楼搬到三楼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两个对木头做功的大小关系是W甲_______W乙(选填">"、"="或"<")对木头做功快的是_________同学 参考答案:12. 吊车以长的钢绳挂着质量为的重物,吊车水平移动的速度是,在吊车突然停止的瞬间,钢绳对重物的拉力为__ _ _(g)参考答案: 2250 13. 在做《探究小车的速度岁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2所示设0点为记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则第一个记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s1=_______cm,物体的加速度a= m/s2,物体经第4个记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 m/s参考答案: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填空)(2013秋?海淀区校级期末)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厘米.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其值是 (取g=9.8m/s2). 参考答案:2,0.70m/s.解:竖直方向上:△y=L=gT2,解得相等的时间间隔为:T=,则初速度为:.代入数据得:m/s=0.70m/s.故答案为:2,0.70m/s.15. 某同学用如图⑴所示装置测重力加速度g ,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
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计数点,以后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数据(单位:mm)如图⑵所示若相邻两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则:①计数点“5”的速度为_________m/s②该同学用Xn-Xn-3=3aT2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2③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比实际数值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大小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量的值分别为Q1、Q2,且大小为F,若使两球相接触后再分开放回原位置,求它们间作用力的大小.参考答案:17. 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象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象求:(1)前1s物体的加速度(2) 第3s末物体的加速度(3)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4)前4s物体的位移.参考答案:(1)前1s物体的加速度 4(2) 第3s末物体的加速度 -2(3)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6(4)前4s物体的位移.518. 一架客机在着陆前的速度为540km/h,着陆过程中可视为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10m/s2,求:(1)客机从着陆开始20s内滑行的距离;(2)客机从着陆开始经过的位移为1080m时所经历的时间.参考答案:解:(1)540km/h=150m/s,飞机减速至静止所用的时间,则20s内的位移.(2)根据x=得,,解得t1=18s(舍去),t1=12s.答:(1)客机从着陆开始20s内滑行的距离为1125m;(2)客机从着陆开始经过的位移为1080m时所经历的时间为12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客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客机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客机的位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客机经历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