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人物形象分析.ppt
32页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 有如在《静夜思》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自我形象 另一类是诗歌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非作者本人) 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常见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常见人物形象类举,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常见人物形象类举,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常见人物形象类举,常见人物形象类举,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常见人物形象类举,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常见人物形象类举,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常见人物形象类举,提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考查方式,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1)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分析描写手法,抓住人物特征 (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联想想象 (4)注意细节描写,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特征,意义,思考:如何组织答案?,(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2、答题套路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这个以从( )句中看出,这句通过( )的描写将( )人物形象展现出来 这个形象是( )的代表,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特征)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意义),随堂练习,二、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再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者或借英雄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如曹操的《短歌行》;或借古人得志反衬自身蹉跎岁月碌碌无为;或用诗词体现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如范仲淹、辛弃疾、陆游、岳飞等人;或借此表达对古人的敬仰之情2)羁人、游子: 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如:元朝 马致远 《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辞故乡,游异乡,暏物而伤情,顿生亲人之思、家园之恋、明月、笛声、草木花卉,乃至季节更替都会触发其内心情感。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行 【宋】严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答: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3)思妇(闺妇): 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 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妇独守空房,每在夜深人静之际或季节更迭之时,别离的苦情、对游子的思念、凄凉寂寞的悲伤或美人迟暮之感便油然而生,另外还有作者假托思妇的闺情寄予自己的人生感慨二、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4)隐士: 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如: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二、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5)征人: 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的怨恨不平,反战思归的。
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二、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6)悲士: 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 如:李贺的《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7、谪客,文人骚客被贬谪到偏远之处,多有羁旅行役之作,往往借景抒情,抒发贬谪之悲,漂泊之苦,怀才不遇之感,宦海沉浮之叹误区提示,1、 鉴赏诗歌形象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一是对景物理解不准确要准确理解景物,解题时要注意把握准景物的特点,而景物的特点往往与其修饰词或动词有关,理解时应将诗中的景物联系起来并结合人物的感情来分析 二是对人物理解不准确,只是谈诗歌写了什么,而没有发掘蕴涵的东西要准确理解人物,解题时不仅要注意把握人物外在的东西,更要通过外在的东西去关注其内在的东西,如内心的感受、情感等 三是分析形象程式化,未能具体分析误区提示,2、备考胜经 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形象鉴赏的相关知识、术语,熟悉掌握鉴赏形象的基本方法 (2)、平时多读点评和评析式的诗歌欣赏,读时要有意识地感受、分析意象、意境或人物形象 (3)、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诗歌作家的基本情况(包括生平、志趣、代表作等);了解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诗歌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征,这样即使考题出了我们不熟悉的作家的诗歌,我们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4)、集中做一些诗歌形象鉴赏的专题训练题,不少于30道题,从阅读训练实践中感悟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误区提示,3、特别提示: 1 、鉴赏诗歌的形象虽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但是必须是在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的鉴赏,切忌答非所问 2、根据问题的要求,不仅要答出是怎样的形象,还要有一定的分析,用语要简明练习,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