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鳞翅目Lepidopterappt课件.ppt

154页
  • 卖家[上传人]:夏日****8
  • 文档编号:257273035
  • 上传时间:2022-02-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0MB
  • / 1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鳞翅目LepidopteraDate1鳞翅目 鳞翅目Lepidoptera 该目学名源于希腊语(鳞片)+(翅);以翅面上布满鳞片而得名,包括蛾子(moths)和蝴蝶(butterflies),全世界已知16万多种,是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大目,具有极大的经济重要性鳞翅目幼虫除极少数外均取食植物,其中许多是农林重要害虫同时,许多成虫能传粉,家蚕、柞蚕、天蚕等是著名的产丝昆虫Date2鳞翅目 一、主要识别特征 成虫翅膜质,两对;身体、翅和附肢均密被鳞片;口器虹吸式完全变态 幼虫蠋型,侧气门,咀嚼式口器,腹足一般5对,少数退化蛹多为无颚被蛹,极少数为强颚离蛹 本目的特征还可以总结为: 虹吸口器鳞翅目,四翅膜质鳞片覆; 蝶舞花间蛾扑火,幼虫多足具趾钩Date3鳞翅目Date4鳞翅目Date5鳞翅目Date6鳞翅目 二、常用分类特征 鳞翅目昆虫分类使用的主要特征包括翅脉、翅连锁方式、翅形和翅面斑纹,其他特征包括触角、口器(主要是须和喙)、单眼、足等Date7鳞翅目 (一)头部 多数蛾子头顶部复眼内侧有1对单眼,藏于毛和鳞片下在有些科中,复眼侧后方还有1对感觉器官毛隆(chaetosemata)。

      触角长度和构造变异颇大,一般为线状、单栉状、双栉状等,并且雌雄间也常有不同蝶类触角较细,多为棒状,末端膨大 在一些小蛾类中,触角基节膨大,当触角向后下方折叠时,膨大的基节盖在复眼上,称为眼罩在有些小蛾类中,触角基节外侧有一排刚毛,称为栉毛Date8鳞翅目 (二)胸部胸部的主要特征是翅 1翅脉鳞翅目翅的脉相相对简单,横脉极少 在原始鳞翅目中,前后翅脉相非常近似,称为同脉类Homoneura,Rs脉4分支,M脉3分支,通常3条A脉在高等类群中,前后翅脉相明显不同,称为异脉类HeteroneuraDate9鳞翅目 前翅R脉5分支,但后翅Rs脉不分支,R1通常与Sc愈合,1A和2A合并 在许多情况下,M基部退化,造成翅中央部分的一个大翅室,称为中室(distalcell)Date10鳞翅目Date11鳞翅目 2翅面斑纹 翅面出现各种条纹(striae)最常见的贯穿前后翅面的横带有: 基横线(subbasalfascia)、内横线(antemedianfascia)、中横线(medianfascia)、外横线(postmedian fascia)、亚外缘线(subterminalfascia)和外缘线(terminalfascia)。

      Date12鳞翅目 另外还有基斑(basal patch)、基纹(basalstreak)、楔形斑(claviformstigma)、环形斑(orbicularstigma)、肾形斑(reniformstigma)、等Date13鳞翅目Date14鳞翅目Date15鳞翅目 3翅的连锁方式 翅连锁机制在鳞翅目中高度特化,一般可分为4种类型;翅 抱型、翅轭型、翅缰型及翅褶型 4.听器 在一些鳞翅目昆虫中有复杂的鼓膜听器,能接收蝙蝠所发射的超声波在夜蛾总科中听器位于后胸,而在螟蛾科和尺蛾总科中 则位于腹部第1节Date16鳞翅目 (三)腹部 腹部10节分类使用的主要特征包括雌性外生殖器Date17鳞翅目 雌性外生殖器有3种基本类型 在轭翅亚目、毛顶次目和异脉次目中,通常在9和10愈合腹板上有一单个泄殖孔,供授精、产卵和排粪 在外孔次目中,虽然有两个单独的生殖孔,但它们都在愈合的九、十节,且两者以一沟相连 在双孔次目中,有两个单独的生殖孔,分别用于授精(第8腹板)和产卵(第910腹板)雌虫腹部末端数节变细,呈套筒状,司产卵器之功能Date18鳞翅目 (四)幼虫特征 鳞翅目幼虫称为蠋式幼虫(eruciform larvae),具发达的头部,胸部3节,腹部10节,一般有3对胸足,5对腹足(着生在第3至第6和第10节上,最后1对腹足又称为臀足)。

      Date19鳞翅目 腹足末端有趾钩,9对气门分别生于前胸和前8腹节 头顶中央头盖缝发达,额(额侧片)通常为1对窄的斜骨板唇基和上唇发达6个侧单眼位于触角基部略后上方Date20鳞翅目Date21鳞翅目 鳞翅目幼虫分类特征 1、趾钩 趾钩的排列多变,常作为分类依据 按趾钩长短可分为单序、二序、多序 按趾钩排列情况可分为单行、多行、横带、缺环、环等Date22鳞翅目Date23鳞翅目 2、毛序(chaetotaxy) 鳞翅目幼虫体壁的刚毛有3种类型:原生刚毛、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 原生刚毛在第1龄即已出现,亚原生刚毛在第2龄开始出现,这两类毛,尤其是原生刚毛,其排列有一定规律性,称为毛序(chaetotaxy),是很重要的分类特征Date24鳞翅目 1、前背毛组(XD):仅前胸具有,2根,XD1、XD2毛,位于前胸背板前缘 2、背毛组(D):2根,D1、D2毛在前胸位于前胸背板(前胸盾)后缘,在中后胸D1、D2毛常在一条垂线上,腹部各节D1、D2毛,D1位于D2毛的前上方 3、亚背毛组(SD):2根,SD1、SD2毛在前胸,D1位于D2毛的前下方,在中后胸,2根毛接近,D1位于D2毛的下方,腹部各节SD1位于气门之上,SD2小,有时缺。

      Date25鳞翅目 4、侧毛组(L):3根,L1、L2、L3毛在前胸位于气门之前,在中后胸,L3位于L1的后上方,L2位于L1的前下方腹部各节,侧毛组位于气门之下 5、亚腹毛组(SV):3根,SV1、SV2、SV3,位于足基上方前胸2根,中后胸1-2根,腹部各节2-3根 6、腹毛组(V):V,仅1根,位于近腹中线Date26鳞翅目Date27鳞翅目Date28鳞翅目 三、生物学特性 鳞翅目昆虫属于完全变态完成一个生活史循环通常12个月,多则23年 卵有球形、半球形、鳞片状等,产卵量不同种类间差异很大,少则数粒,多则数千粒卵多数散产或聚产于寄主植物的叶片、枝条、果实等处卵块上常有胶质分泌物或体毛 Date29鳞翅目 幼虫一般5龄,幼虫期是取食危害的主要时期,几乎全部为植食性,有许多种类为农林重要害虫 危害方式多种多样在取食叶片的种类中,有自由取食的、卷叶的、缀叶的、潜叶的等类型有些幼虫蛀茎、根、果等,少数造虫瘿少数幼虫取食贮粮或面粉极少数幼虫捕食其他昆虫Date30鳞翅目 鳞翅目蛹多变 有些蛾类幼虫(许多夜蛾和一些天蛾科、螟蛾科、等)在地下造土室化蛹或在隐蔽环境中化蛹蛾蛹通常褐色,相对光滑。

      许多蛹有丝质茧包被,但黄刺蛾茧为石灰质 大多数蝴蝶化蛹不结茧,蝶类只有眼蝶和绢蝶结茧,其他均为裸蛹,而且蝶蛹颜色多变,经常有瘤突或刻纹,其蛹称为蝶蛹(chrysalid),有保护色 有些蝶蛹(蛱蝶)由体末的臀棘悬挂在叶片或枝条上,称为悬蛹,其他蝶蛹(灰蝶、粉蝶、凤蝶)由臀棘固着,被身体中央的一个丝质腰带(girdle)保持成斜立位置,称为带蛹或缢蛹Date31鳞翅目 鳞翅目成虫 蛾类成虫多在傍晚或夜间活动,为夜出性多数蛾子有趋光性,尤其偏喜紫外光 蝶类成虫多在白天活动,为昼出性有些成虫取食成熟果实的汁液或其他液体 很多种类的蛾子和蝴蝶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如粘虫、地老虎类、稻纵卷叶螟和一些蝶类,这有利于物种的扩散,同时也为防治带来一定困难Date32鳞翅目 四、分类 鳞翅目是昆虫纲的大目之一,全世界已知16万多种关于鳞翅目的分类系统 很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鳞翅目分成4个亚目,即轭翅亚目Zeugloptera、无喙亚目Aglossata、异蛾亚目Heterobathmiina和有喙亚目Glossata得到了鳞翅目分类工作者普遍承认此外,还有些在鳞翅目分类中常用说法Date33鳞翅目 蛾类与蝶类的区别 蛾类蝶类 触角线状、羽状末端膨大成棒状 翅的连锁翅僵型翅抱型 翅休止状态屋脊状或平放体背直立于身体背面 活动时间夜晚白天 蛹结茧常无茧 Date34鳞翅目 大鳞翅类与小鳞翅类 小鳞翅类:(1)翅展不超过25mm;(2)前翅臀脉2条,后翅臀脉3条;(3)后翅披针形,缘毛长过翅宽。

      大鳞翅类:(1)翅展超过25mm;(2)前翅臀脉1条,后翅臀脉2条;(3)后翅不为披针形,缘毛短于翅宽Date35鳞翅目 鳞翅目4个亚目 (一)轭翅亚目Zeugloptera上颚发达,口器咀嚼式,下颚外颚叶短,不形成喙我国仅知10多种 (二)无喙亚目Aglossata成虫无单眼和毛隆;上颚发达,分节,有咀嚼功能,外颚叶短且不特化成喙状 (三)异蛾亚目Heterobathmiina有单眼和毛隆;口器类似轭翅亚目 (四)有喙亚目Agiossata成虫上颚退化,下颚特化形成喙管,为典型的虹吸式口器Date36鳞翅目 有喙亚目分为6个次目: 毛顶蛾次目Dac-nonypha、 新毛顶蛾次目Neopseustina、 冠顶蛾次目Lophocoronina、 外孔次目Exoporia、 异脉次目Heteroneura 双孔次目Ditrysia 我们仅学习外孔次目Exoporia和双孔次目Ditrysia两个次目Date37鳞翅目 外孔次目Exoporia 前、后翅脉相极相似;雌性生殖器的交配孔与产卵孔分离,交配囊和生殖系统的其他部分无内部联系,两者以一沟相连 喙短,常极度缩小;翅轭发达Date38鳞翅目 1蝙蝠蛾科Hepialidae 体小至大型,触角短,线状或栉状;单眼和喙退化;胫节完全无距;M主干在中室内分叉。

      幼虫蛀茎或根,腹足趾钩成多行缺环蛹为被蛹,各腹节具2排刺,无臀棘 虫草蝙蝠蛾幼虫被虫草菌寄生后产生的子实体即是名贵的中药材,冬虫夏草Date39鳞翅目Date40鳞翅目 双孔次目Ditrysia 雌虫有两个生殖孔,交配孔在第7和第8腹板间,产卵孔在第9和第10腹板间;交配囊和阴道之间有导精管相连; 前后翅形状和翅脉不同,后翅R1与Sc愈合,Rs不分支; 连锁机制为翅缰翅缰钩型或贴合连锁;上颚消失,下颚外颚叶形成喙管 幼虫具带趾钩的腹足蛹为被蛹,一般具发达臀棘Date41鳞翅目 本次目种类占鳞翅目的99,包括大多数蛾子和全部蝴蝶不同学者分为1729总科,目前各总科的范围尚有争论我们教材介绍了16个总科,30个科Date42鳞翅目 2谷蛾科Tineidae 体小,无单眼和毛隆;触角柄节常有栉毛;下唇须第2节常有侧鬃;后足胫节被长毛;翅脉分离,后翅窄 幼虫取食干的植物、动物材料或真菌,通常造一巢或隧道 本科约3000种,其中许多为衣物和仓库害虫如危害贮粮的谷蛾Nemapogongranella(L)Date43鳞翅目Date44鳞翅目 3蓑蛾科Psychidae 雌雄异型雄虫具翅,触角强栉状,喙消失,翅缰异常大。

      雌虫无翅、蛆状,触角、口器和足极度退化,生活于幼虫所缀的巢内 幼虫囊套型,可携带巢,巢由丝和叶片及小枝组成,冬天叶落后在树上极易见到,幼虫就在巢内化蛹,大多数种类以卵在巢内越冬 本科已知约600多种,其中有许多种类能造成树木落叶Date45鳞翅目Date46鳞翅目Date47鳞翅目 4细蛾科Gracillariidae 小型蛾类,翅极窄,具长缨毛,前翅色彩常鲜艳,常有指向外的V形横带,无单眼和毛隆触角长丝状,下唇须3节,常上弯,无侧鬃 休息时身体前部由前、中足支起,翅端接触物体表面,形成坐势,极易识别 幼虫潜食双子叶植物的叶片、枝条、树皮或果实,在隧道末端的丝质茧内化蛹 本科包括1 600多种,其中有不少是害虫我国常见的柳细蛾Lithocolletispastorella Zeller危害杨、柳,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ringoniellaMatsumura危害苹果、梨、桃、李等果树Date48鳞翅目Date49鳞翅目Date50鳞翅目 5巢蛾科Yponomeutidae 小型蛾子,无单眼;翅较窄,常有鲜艳斑纹,前翅主脉各支分离,R5止于外缘;后翅Rs和M1分离,M1和M2不共柄。

      幼虫一般吐丝做巢,群居危害 本科已知约800多种苹果巢蛾Yponome。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