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全同步带状弓矫正技术简介.pdf
60页Jiaxing Liang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Synchronous Driving Technique NEW RIBBON ARCH APPLIANCE 梁甲兴福建医科大学 提示 •本幻灯稿为“全同步带状弓矫正技术”简介稿,全稿包括: – 正畸生物机械工程学:包括力学基础、口腔环境的生物力学、固定矫正 器机械学、正畸生物机械工程学应用将传统教科书中“生物力学”的 内容回归生物力学,将固定矫正器机械与力学相关的内容回归机械工程 学,并对固定矫正器相关的正畸生物机械工程学应用,进行了系统介绍, 以利于正确认识固定矫正器的作用机制,并正确掌握和应用固定矫正器 – 全同步带状弓原理与临床过程 :系统介绍全同步带状弓的原理及临床操 作过程 •全同步带状弓矫正器最终产品均为全新设计,由杭州新亚齿科材料有 限公司制造并销售 欢迎读者对该技术的原理、内容和技术培训提出质疑、批评和建议 梁甲兴::596785689;全同步带状直丝弓正畸 群: 304524136 作者:B.F. Dewel,美国正畸学杂志荣誉编辑 The Angle Orthodontist Vol.51 No.4 263-268. October. 1981 1968-1978年:美国正畸学杂志主编、 曾任美国正畸协会主席 50年丰富实践经验的正畸与科医师。
带状弓及其对正畸矫正器发展的影响 1915---带状弓矫治(ribbon arch appliance) ——B.F. Dewel Angle’s 带状弓——1915 原始的带状弓矫正器由金铂合金打造 后来的带环和弓丝变成了含铜锌和镍的镍银合金材料 ——B.F. Dewel 带状弓的演变 • 方丝弓原理主导正畸领域太久,以至于医师们没有 意识到方丝弓的基本原理取自一个标志着正畸学真 正转折点的非常有价值的前辈——带状弓矫治器带状弓矫治器 • 它是第一个能三维控制牙齿移动的正畸装置,是 Angle发明方丝弓矫治器的基础 – 事实上,Angle最初发明方丝弓托槽只是作为带状弓矫治 器的附件,而不是取代原有的 带状弓带状弓 • 它同时为后来的通用型矫治器和Begg细丝矫治器提 供了机械学机械学基础 ——B.F. Dewel 十分遗憾的是,20世纪20年代间,带状弓最广泛应用时的 文献太少,使带状弓的效能几乎被忽视,现代教科书对19世纪 早期矫正器的诠释中很少提及更具优势的更具优势的带状弓带状弓 ——B.F. Dewel 合金丝发展历史 1980年,中国镍钛合金丝 ,奥氏体激活合金超弹性丝 Chinese NiTi——秦葵庆(中国有研院总工程师) 1990年,马氏体激活镍钛合金——热激活镍钛丝 1916年布雷尔利发明丌锈钢幵取得英国与利权 假如假如AngleAngle当年有不锈钢和超弹性弓丝当年有不锈钢和超弹性弓丝 当今的固定矫正器或许是带状弓技术当今的固定矫正器或许是带状弓技术 带状弓历程带状弓历程————100100年年 1915 Ribbon arch applianceRibbon arch appliance E.H.Angle 1981 怀念与评价 B.F. Dewel 2015 全同步带状弓矫正器 梁甲兴 百年握手——带状弓 THE RIBBONTHE RIBBON ARCHARCH—century handshake 19151915 带状弓矫治器 Ribbon arch appliance 20152015 全同步带状弓矫正器 New ribbon arch appliance 一、托槽设计原理 二、带状弓应用原理 三、全同步牙齿移动 四、自动转矩 内收自动转矩 结扎自动转矩 五、自动低摩擦力——自动轻支抗需求 The Principles of New Ribbon Arch Appliance New ribbon arch bracket 带状弓托槽 适配的颊面管 管式牵引钩 转矩设计于托槽的槽沟底 (以II类1分类上中切牙为例) 槽沟适配带状弯制的弓丝 正常转矩时弓丝宽面和托槽的底面均不地面垂直, 为托槽的最终转矩定位提供了可靠标准。
定义为: New ribbon arch bracket New ribbon arch bracket 带状主弓丝 Ribbon arch 可同时:早期内收前牙 排齐牙列 整平牙弓 自动转矩 0.030 0.022 托槽、弓丝尺寸New ribbon arch bracket 全同步带状弓所用托槽、弓丝等由杭州新亚齿科材料有限公司 定制 初期可选用镍钛方丝 (可选用同型号热激活) 0.025x0.014 0.025x0.016 牙列排齐后选用丌锈钢方丝 0.025x0.016 0.025x0.014 带状弓丝 Ribbon arch wire 二、 带状弓 ribbon arch 摇椅曲载荷实验 (牵引点) 丝尺寸型力值摇椅 NiTi0.016x0.022带30-27mm NiTi0.017x0.025带35-27 ss0.016x0.022带112-24 ss0.017x0.025带132-24 Ss*0.017x0.02587-24 0.017x0.025 ss带状弓丌同 摇椅曲度载荷试验(中线) 摇椅mm载荷(g) 5.0200 4.0185 3.0130 2.090 1.045 全同步牙齿移动 Synchronous Driving 三、 牵引内收为主导的牙移动 排齐在内收过程中辅助进行转矩在内收过程中自动进行 全同步牙齿移动 牙齿从安装矫正器开始, 就向着最终目标产生以 内收或调整牙弓关系为主导的各种牙齿移动 ——全同步牙齿移动 因此 全同步带状弓 改变了传统矫正器的分期矫正程序 全同步带状弓技术不传统治疗程序的区别 全同步牙齿移动 实现了以下目标: 内收牙列,排齐,整平,转矩等 各种牙齿移动同步进行 迄今为止固定矫正器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 自动转矩 auto-torque 四、 全同步带状弓 不传统矫正器弓丝转矩的比较 支点 全同步带状弓通过结扎(ligation)实现转矩 转矩杠杆比较转矩杠杆比较 A B A、带状弓转矩B、传统方丝转矩 I类双牙列前突I类正常切牙 I类双颌前突——内收转矩 牵引内收 retraction 红虚线:唇倾时 红实线:弓丝不槽沟底正常转矩时不地面垂直 II类1分类上前牙——内收转矩 内收 Retraction II类1分类下前牙——结扎转矩 ligation torque -1-1 II类2分类上前牙——结扎转矩 ligating torque II类错合上前牙——自动转矩 auto-torque 内收 II类2分类 II类1分类 ligation Retraction 结扎 III类错颌自动转矩 Class III auto-torque III类错颌的转矩移动 III类错合自动转矩 实例 全同步带状直丝弓 原理要点 全部牙移动同时开始进行 以内收为首要牙移动目的 排齐将分散在每次复诊处理过程中 转矩通过内收和结扎自动进行 达到正常转矩角度时,则自动转为整体内收 自动低摩擦 low friction automatically low anchorage requirement automatically 五、 自动低支抗需求 带状弓低摩擦牙移动机制 牵引内收的同时伴随转矩和排齐的复合牙齿移动,使结扎的约束阻力自动消失 弓丝沿托槽槽沟滑动,避免了刻痕阻力的产生 Classical friction only! 低摩擦力——轻力牵引 后牙区托槽不弓丝 弓丝沿槽沟滑动不后牙 区的带状弓刚性共同消 除了刻痕阻力 约束阻力在同步移 动中消失 支抗需求自动降低 全同步牙移动使托槽不弓丝形成动态接触关系 早期内收为主导的同步移动,节省关闭间隙时间,减 少支抗牙近中漂移机会,保护了支抗。
弓丝不槽沟间摩擦力将自动降低,减少支抗需求 全同步带状弓矫正器特点 Features of new ribbon arch appliance 1、最早期内收,充分利用早期牙移动快的生物学特点 2、改变传统弓丝作用方式,利用了更适合牙齿移动的带形弓丝 3、实现了从初装矫正器开始即产生向着最终目标的各种移动——全同步牙移 动,避免重复移动,减少后牙漂移丢失支抗机会 4、转矩设计于托槽底部,不带状弓丝配合有利于转矩移动的精确表达 5、托槽不弓丝的动态接触关系——全同步移动,使摩擦力自动减小,利于保 护支抗,可大大减少附加支抗 6、仅需常规操作如:牵引、结扎实现各种移动,减少了操作不控制的复杂性 7、大大缩短疗程…………… 全同步带状弓矫正器临床过程简介 初次弓丝结扎方法 初期弓丝可选 0.025x0.014 0.025x0.016 超弹性或热激活 镍钛丝 辅 助 结 扎 排 齐 方 法 辅 助 结 扎 排 齐 方 法 治疗步骤 全同步带状弓丌需分阶段,初装矫正器时即开始牵引 至全部牙齿入列,不锈钢方丝可全部入槽时 更换25x16或25x17不锈钢方丝 治疗步骤 • 全同步带状弓技术是以内收关闭间隙,或调整牙弓关系, 或纠正合关系为主要核心机制的矫治技术,因此,初始即 开始牵引,最早期开始牙齿或牙列的前后向移动,相伴随 的牙移动包括排齐、转矩等等为次要目标。
因此无需分阶 段 • 上述牙移动目标实现后,进行理想弓及精细调整 全同步带状弓技术治疗程序 治疗周期 精 调 牵 引 原 则 • 初装矫正器即开始牵引 • 常规颌内、II类或III类牵引 • 基础牵引力100-150g左右 • 需矫正磨牙关系者,丌锈钢弓丝可全部 入槽时,可将牵引力增大至350g±,至 磨牙关系纠正为止,同时需配合增大摇 椅曲 支抗问题 • 全同步带状弓技术是一种低摩擦、低支抗需求系 统 • 以内收为主导的早期同步移动,减少了支抗丧失 机会;带状弓丝的高刚性对前后向和垂直向支持 和稳定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矫治力损耗 • 对最大支抗需求的个别病例,可适当选择口外或 种植支抗 病例 阶段病例 2015-01-10 2014-09-02 20525 2014.8.25 1.6 3.4 3.4 1.6 8.25 高速连接中华大地,走向世界……… NEW RIBBON ARCH APPLIA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