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卷超越自我的解释.doc
12页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超越自我,争做先锋——聿怀中学语文组自评报告2007年9月,聿怀中学语文组成为汕头市优秀语文科组的推荐对象.这种信任是和近几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有关我校语文科组在学校的办学理念的正确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扶持下,近年以来积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工作目标,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积极有效地开展科组的教学教研活动,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取得明显的效果,特别是我校近年高考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语文组功不可没:04年语文以595分成绩位居全大市第二名,05年语文以597分成绩位居全大市第二名,06年以及07年也以不俗的成绩位列市区前三名。
因此,近三年以来,我校语文组在全市语文科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上多次交流经验,每年都要承担一至两个市级、区级公开课、示范观摩课.我们之所以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因为有市区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指导,有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当然更离不开语文组全体教师的辛勤劳动一. 聿怀中学语文组基本情况介绍聿怀中学语文组现在有专任教师19名,其中高级教师7名,中教一级教师3名,中教二级9名科组教师结构合理,平均年龄322岁,老、中、青分配合理,我们科组是一个年轻的科组,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科组,有无限光明前景的科组.语文科组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专任教师基本情况如下表:教师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担任教学模块周课时数易革新男43本科高级必修1.210黄晓燕女28本科二级必修1210陈纯女27本科二级必修1.210李荣铮男25本科二级必修1.210李洪芝男50本科高级必修1.210谭飞鹏男29本科一级必修1210林文怀男55本科高级必修510杨文利女38本科高级必修510芮素玲女29本科二级必修510郭晓筠女26本科二级必修510李紫璇女24本科二级必修510莫朝平女36本科一级必修510柯茜女34本科高级高三总复习12张丽霞女29本科二级高三总复习12洪淑云女31本科一级高三总复习12黄坤锋男28本科二级高三总复习12周新武男40本科高级高三总复习12宋清娥女40本科高级高三总复习122004年广东省全面展开新课程改革工作。
19名专任教师全部参加省新课程语文培训,现在,语文老师100%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电脑上课,有些还能熟练开发多媒体课件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里面有完整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为平时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 教学理念1. 积极学习新课程,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全面体现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通过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04年我们就在学校的指导下,组织教师学习《走进新课程》等资料,观看教学实验区的教学录象,参加省市区各级举办的各种各样的培训,从而较早地转变了观念.积极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课堂作文,在限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命题作文,一个学期共写作8篇随笔,一个月两篇,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写自己想写的任何话题剪报,每周一次,注重平时的积累.作文训练重视多练,精讲,尝试学生批改和教师批改的新模式.积极探索阅读课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奉为教育的“圣经”,只照本宣科的消极的执行的角色,而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研究,合作学习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独创性,只要老师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恰当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就能把它充分地展现出来教师适时的引导和鼓励,必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2.活力课堂 多元发展“活力课堂 多元发展"的课堂应体现师生愉悦、益智的特点,成为唤醒师生各自内在潜能,共同创造奇迹的课堂,成为师生不断自我完善,获得生命体验,发展生命潜能,实现最大化自我价值的课堂语文组在此理念指引下,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了“舞台剧”“访谈"“网络协作作文大行动”“你说我说”“口袋语文”“文学社"的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模式,让学生自由地翱翔在人文的天空.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的本质是倡导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学生自读,交流,质疑,探究教师只是指导,答疑,由过去的讲解变为适时的点拨.质疑批判课堂上,老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引导学生质疑书本,超越老师,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辩论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它是观点与观点、知识与知识,在语言上的交锋,在思维上的撞击,可以锻炼思维的批判性与灵敏性,还能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辩论也便成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通常运用演讲和练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创造的潜力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每节课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演讲训练,在演讲内容上允许学生拓展出去,可以讲成语故事,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外国优秀作品等等并要求全班同学根据标准进行评论评分这一活动的开展,既使学生领略了古代哲人、现代学者的智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3.课堂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人,是否具有发散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重点,也一直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本质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大有用处,也使我们从中感受到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开阔了,思考问题的方式丰富了在很多时候,教学中一个简单的设计就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如在作文审题训练时侧重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诗歌鉴赏训练时,侧重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其实这两者是互为因果,只有思维能力提高了,鉴赏作品的能力就好了,鉴赏作品多了,好了,思维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三. 几年来科组工作和成效1教研工作制度化科组始终坚持每周一次教研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三落实.活动内容主要有: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检查落实;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的学习与研究;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评优课、研究课的集体备课与评议;教学目标的研讨和习题的编制;高考的复习计划的专题研究;期中、期未教学情况小结与教改经验交流;实验教改的研讨切磋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研究素材:集体备课制度化、教学活动统一化坚持备课小组集体备课制度我们全组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确立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教学步骤和环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按章、节研究教材重点、难点,探讨教学方法,分析学生情况,在各年级的教学上我们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典型例题、统一单元练习、期中期末统一流水阅卷。
各备课组的组长承担起组织和模范带头作用2.听课评课常规化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或青年教师公开课,课后组织教师认真评课,挖掘闪光点,寻找不足之处.具体地过程安排如下:要求开课的教师所在的备课组的每个教师都必须发言,最后由备课组长作总结,提出进一步修改授课的意见上课时全组成员都要参加听课,上课结束后全组成员都要参加评课议课评课议课的重点是提出修改意见,评课议课者要提出自己上这堂课的构思与设想,供开课者参考、比较. 未上过高三的青年教师要写评课议课后的教学随想,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各种类型的课例,给老师提供了一个研讨学习的好机会,尤其是课后评课活动,更加明确了我们薄弱环节和努力方向,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了许多工作.3、队伍的建设专业化(1)在我们科组内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教研经验的教师,他们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同时在教学教研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所谓学者型教师就是学者型教师即专家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除了有扎实的知识结构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观念新是学者型教师素养的核心当今社会发展和我国目前教育现状,要求教育者要具备现代教学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同时,学者型教师要能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加以研究、推广,实现由“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
我们化学科组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化学教师进行“帮、扶、带"的培养工作,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化学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对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帮、扶、带"的培养工作,在新教师的培养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①培养方式对参加工作1-2年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以“一带一"的方式进行培养,为期一年.导师从我校具有丰富教学、教研经验的骨干教师中选拔②导师的责任为了保证青年教师的培养质量,导师应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教学的基本常规和教育科研方面全方位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帮扶尤其是要有计划地听课和评课,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关建议,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详细指导③青年教师的责任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一年的培养期间,应积极与导师进行沟通,就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教学的基本常规和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与导师进行交流.尤其是要坚持对导师进行跟班听课,每学期听课的数量须达到30—40节④教研室的责任为配合导师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相关教研室在教研活动中,要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和反馈.⑤、实施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制度。
汇报课的数量每学期不少于2节,相关教研室应组织教师听课并进行评议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我们科组青年教师成长十分迅速,都能在一到两年内成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完成教学教研任务教师.如陈纯老师、芮素玲老师、张丽霞老师、黄坤锋老师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