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招助你考研英语阅读大意“了然于心”.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92260052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招助你考研英语阅读大意“了然于心”一、把握文章的组织构造  文章和段落在长度上有明显不同,但是在构造上是特别相像的段落通常由一个主题句引出,接着是一系列说明主题句的细节,最终是结尾句同样,文章是由篇首段、主体段和结论段三局部组成引言段提醒主题,正文局部对主题分点阐述,结论段对全文归纳总结同时,无论文章还是段落都要遵循全都性和连贯性的原则可以说,文章是段落的扩展, 段落是文章的缩影  1.篇首段目的在于提醒主题,也就是说,引出文中要争论的核心问题,从而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通常,篇首段由引语句和中心思想句两局部组成前者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使读者对文章要争论的问题在心理上有所预备后者向读者交待该文的主题或写作目的总之,篇首段的作用就是使读者顺当地进入正文  2.主体段一般由若干段落组成,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文章的主题绽开争论各段阐述的内容必需与主题全都,有助于说明中心思想,但是只涉及主题的一个方面  3.结尾段概括全文的内容,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完整、清楚的熟悉。

      它往往使用不同的话重新阐述中心思想,从而与篇首段相照应  二、把握段落的组织与进展方式  (一) 段落的组织构造  段落是若干相关句子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或为表达一个统一的主题而组合在一起的写作单位一般而言,段落构造的组织有如下四种方式:  1.演绎型(general-specific):即段落开头先给一个General statements,之后为Specific sentences这种段落组织模式最为常见,而且多应用于说明、解释类主题构造的文章中  2.匹配型(matching):段落的进展主线为两种事物之间的类比,可以是两种事物各自优缺点的一一对应,也可以是先介绍完一个事物,再接着介绍另一个事物这种构造多用于比拟类主题构造的文章中  3.假设—真实型(hypothetical-real):即先提出一种普遍认可或某些人认可的主见和观点,然后进展澄清,说明自己的主见和观点,或者说提出反主见或真实状况这种组织构造常见于反对类主题构造的文章中  4.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ution):首先陈述文章背景(situation),在该背景下问题(problem)提出,然后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solution)或对该问题的反响(response),最终评估该方法(evaluation)。

      该模式常用于科学论文和新闻报道主题构造的文章中  (二)段落的进展模式  1.等级型进展:即段内句际关系之间存在下定义、比拟或比照、归类或列举关系  2.线型进展:(1)以时间为挨次,常见于记叙文,表示时态的词贯穿主线  (2)段落各句之间以因果关系为主线进展  (3)以事物或大事的进展过程为主线,多见于说明文  三、了解常见的句际关系及语篇标识词  句际关系主要是考察前后句子之间的规律关系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的句际关系有明显的标志词消失,这会给考生理解文章的进展脉络带来很大便利句际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顺接关系(顺承关系或并列关系):后句是前句的连续或补充,标识词主要有then, after that, furthermore, also, when(this happens)等  2.转折关系:前后两句意思相反,标识词通常有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al)though, in fact等  3.例证关系:即论据对于论点的论证关系典型标识词是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as an example等。

        4.因果关系: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可能消失的标识词有for, 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ccordingly等  5.比照、对比关系:比照关系说明前后内容的一样之处,可能消失similarly, like等标志词;对比关系则说明前后内容的不同之处,标识词通常有as a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等  犹如所述,把握以上三点根底,可以说为翻越阅读理解这座大山开拓了一条通山路,认真体会,方知其道理固然,英语阅读的根底也非一日之功,考生们在日积月累的复习体会中也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总之,万变不离其根本,实时思索,形成阅读的好方法好习惯,阅读也便如顺水推舟,不再牵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