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化肉鸡养殖与韩月花电子教案.ppt
62页规模化肉鸡养殖与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要点韩月花山东亚太中慧集团规模化养殖场山东寿光鸡宝宝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对技术的认识 给我的题目是:技术要点,那咱就从技术开始谈起: 什么是技术?技术就是从理论中提炼出来的可操作性非常强的、又具备生产和商业价值的一些“招数”和“做法” 这些招数基本上都是由在一线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摸索出来的,由于“同行相轻、甚至是同行相欺”的一些陋习的影响,我们的很多“招数”目前还处于“私有”阶段,这是行业的悲哀 所谓招数更多的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其实养殖行业也没有什么高科技,故弄玄虚的人太多了,只有关进鸡舍里才能见“真招” 今天借助鸡病专业网这个平台,认识大家很高兴,我其实也没有什么“绝招”,只是把20多年来在养鸡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对各位网友和朋友有所启发和帮助 在饲养日志中,要体现饲养管理中的要点、问题点和亮点,这对以后的养殖意义重大,养殖不是个简单的重复,但每批鸡都有相似之处,饲养日志能帮助我们把所有相似过程中的一致性找出来,避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规模化养殖的一大特点就是要让食品安全有保障、可追溯实在不放心,可以打开饲养日志回头看看嘛。
鸡舍清理与消毒 这项工作我相信大家都在做,但做得如何实在是不敢恭维同样的鸡场同样的人,有的清理半月就能上鸡、有的清理20多天还很紧张,为什么?标准不一样、要求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 清理-这是第一环节,只有把鸡粪和垫料都彻底清理干净,我们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什么是“彻底”啊?我们都讲“非常干净”,其实连“正常干净”也没有做到,人家冲刷鸡舍出来的水是干净的、你冲刷鸡舍出来的水是黑色的,你冲几遍才能干净啊?这就是差距 消毒-这是第二个环节,消毒的目的是彻底杀灭鸡舍内的所有病原(细菌、病毒、寄生虫的卵囊等等),但这个“彻底”也往往很不到位,为什么很多鸡场越养病越多?病是怎么“沉淀”下来的?这都是我们的责任,因为我们每次消毒都不“彻底”我现在进鸡前的常规消毒一般是两遍喷雾消毒、一遍熏蒸消毒场区的清理与消毒 硬化-不仅方便交通和运输,更利于清刷和消毒 容易忽视的几个方面:厕所-给员工养成好的习惯,便后及时冲水、每次、每天都清刷干净进鸡前和鸡舍同步喷洒消毒更衣室-要有足够的衣橱、板凳,里外衣服分开,不能乱扔乱放,要整齐有序进鸡前和鸡舍同步熏蒸消毒宿舍-床上用品和衣服、鞋袜、洗刷用品都要叠放和摆放整齐,不能有脏乱差的现象。
进鸡前和鸡舍同步熏蒸消毒药库-根据进货时间、分类记录清楚,及时清理和盘点库存,不能超过失效期,对于干燥、通风和避光储存的药品要有专门的货架存放;疫苗要有冰箱和恒温箱注意药库卫生,进鸡前和鸡舍同步喷雾或熏蒸消毒工具-也要分类管理、存放、出入库熏蒸消毒厨房-保持日常卫生,整洁干净,进鸡前也要进行严格的喷雾消毒总之,对于场区或生活区的死角要非常关注,否则会留下隐患就像是洗脸,我们不能光洗腮头,还有洗洗耳朵后面和脖子;如果你的指甲里面是黑的,说明你还没有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消毒药 消毒药的选择:要关注安全、低毒、无腐蚀性、高效、成本相对合理 过去常用的消毒剂:火碱(氢氧化钠)、甲醛就不是很好的选择,为什么?标准化养殖舍内的所有设备和网架都是怕锈蚀和腐蚀的,火碱即使有好的消毒效果,也不是首选了(地面养殖和鸡场内的道路和角角落落用热的火碱水泼洒或喷雾消毒还是可以的) 甲醛熏蒸鸡舍,效果好成本低,但很可能导致员工出现过敏反应,这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也是要放弃的,我们总不能为了“消毒”而让员工“中毒”吧?我的鸡场现在常用的消毒药:复合酚类、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卫可)、火碱(主要是外环境消毒)、碘制剂、过氧乙酸、二氯异氰尿酸钠、双链季铵盐、戊二醛等。
鸡苗选择与运输 鸡苗的选择:品牌选择是第一位的,不管是大型种鸡场还是中型种鸡场(规模养殖和小种鸡场无缘,因为供苗能力不够),只要管理水平达到了,只要口碑好,都在我们选择的范围之内正确评价鸡苗质量:纯度、早期死亡率(甚至是2-3周)、母源抗体水平、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等任何一个种鸡场都会有鸡苗质量不好的时候,要及时调整进苗计划并果断更换场家,鸡苗的市场竞争最终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质量的竞争 鸡苗的运输:运输工具准备、运输计划、运输线路勘察、防风、防雨、防闷、防颠、防堵车、接上鸡苗就预计到场时间,到场之前20分钟再次确认准备接雏的时间气象特点与预温 预温就是鸡舍进雏之前的提前加温,目的就是在鸡苗到达之前达到合适的接雏温度 根据多年的经验,预温时间一般是:夏季:1天、春秋:2天、冬季:3天 如果遇到阴天、雨雪天气、大风降温天气等,在预温时要考虑接雏时湿度的变化和敞门导致的温度变化,提前把握好温度的高低,如果相对湿度达到65%以上,温度可以在33-35;如果相对湿度在40%以下,温度可以控制在35-37接雏都是可行的(现在肉鸡生长速度太快,我们一般不采用低温育雏-31以下接雏) 原则上预温适当高出育雏需要2是安全的(低温季节),高了可以降下来、低了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升起来,第一天的冷应激危害是非常大的,很多养殖场往往掌握不好接雏温度而招至后患无穷。
如果接雏后在鸡舍内做喷雾免疫,适宜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为65%左右夏季一般为28,冬季为30喷雾免疫20分钟以后再把育雏温度调到正常的育雏温度加湿 湿度在养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宜的湿度能保证鸡舍内没有尘埃漂浮和绒毛飞扬;适宜的湿度能维护鸡的呼吸道粘膜和粘膜纤毛的屏障和清洁搬运功能 问题是我们在育雏的前三天,几乎普遍存在湿度不够的现象(除非阴雨和梅雨天气),北方地区在寒冷季节甚至整个饲养周期湿度是不够的,这时候需要加湿,加湿的方法很多,加湿器、喷雾、地面洒水等都行之有效(规模养殖毕竟数量大,很多养殖户过去曾经有效的做法并不再好用) 鸡群在腹泻或连阴天的时候,要注意通风除湿,地面垫料养殖的要及时翻晒、更换或添加垫料(舍不得用垫料、垫料厚度不够、垫料污染或霉变等是地面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口 开口就是请雏鸡吃第一顿饭,这就有个先吃还是先喝的问题,也有个什么时候吃喝的问题,很多人对此迷茫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小鸡到鸡舍之前水线中就已经准好水了(深井水或自来水都行,但要经过化验达到饮用水标准,规模化养殖在使用乳头饮水线的情况下饮凉开水就不方便了),“同时”在辅助料盘和开食布上已经撒上料(80-100只鸡拥有1的采食面积),前1-2天由于料线不方便小鸡采食,可把料线升起来,从2-3天开始用料线。
水压,刚开始要调试乳头饮水线的压力,水压不要太大,最好控制在:乳头饮水线头上压力显示管中的水位高8-10厘米即可 刚开始喂料要少喂勤添,每天喂6-8次,第一次喂2-3克便于开食,以后的6-8克分次添加(首日喂8-10克左右) 育雏早期建立条件反射非常重要,在喂料之前先“扣手”,这种类似“老母鸡唤小鸡”的声音很容易让小鸡记住,以后你再进鸡舍就可以用“扣手”来指挥千军万马了免疫 免疫程序:我“现在”用的免疫程序是:1日龄传支疫苗1倍量喷雾免疫;7-8日龄新支二联1.1倍量点眼、滴鼻+新流油苗1头份颈部皮下注射(冬季在禽流感高发区可以再同时+流感H5一针);14日龄法氏囊疫苗1.1倍量饮水免疫;20日龄新城疫疫苗2倍量饮水免疫胚蛋免疫也是可以的,很多场开始应用了) 疫苗选择:我用的活苗以进口苗为主;油苗可以选择:青岛易邦、华南生物、乾元浩、洛阳普莱柯、广东永顺、哈兽研等(要尊重自己的使用经验、效果,你觉得哪里的疫苗好,就坚持用,不要随意更换) 免疫方法:鸡胚注射(专用设施)、喷雾、点眼、滴鼻、皮下注射、饮水 免疫抑制因素:传染病因素(禽流感、法氏囊炎、传支、网状内皮增生、贫血因子感染、白血病、马立克氏病;以及所有的细菌、病毒感染);(研究植物性寄生的学科传染病学)其他不属于传染病的因素:寄生虫病(研究动物性寄生的学科寄生虫学):-球虫、组织滴虫、异刺线虫等;营养缺乏和失衡;环境应激-高温、贼风、缺氧、潮湿、阴冷、舍内有害气体超标、惊吓等。
免疫注意事项:兑疫苗、点眼、滴鼻、打针、控水、免疫增效剂的应用等细节问题和操作注意事项分群 规模化养殖一般根据养殖数量和密度,结合季节特点和成本控制目标,大都是采用鸡舍近端1/3、1/2、2/3育雏的方式,一般寒冷季节密度大一点、炎热季节密度小一点但这毕竟是“限制性育雏”方式,要是不计成本的话,“全舍”育雏是最好的 既然是限制性育雏,就必然会面对分群的问题,适时的分群能保证每只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扩大地盘”并有效地发挥生产性能 分群之前要先预温,以免把鸡从暖和的近端分到寒冷的远端而导致“冷应激” 为了不在分群时惊扰鸡群,可以在喂料前结合早期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用“扣手”的方法引导小鸡去疏散、也可以通过调整光照强调借助灯光的反差引导小鸡疏散到“相对明亮”的地方脱温 “脱温”是“预温”的反向操作 脱温需要循序渐进,绝对不能因为脱温而产生冷应激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分群了、脱温了,又变天了,降温了那么你就要及时“加温”,不要怕麻烦、不要怕烧煤 脱温时要关注天气变化和湿度变化,及时修订脱温曲线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更不能脱离鸡舍凭想当然做事,我们很多时候是替鸡作主,习惯于说:应该没问题你不进鸡舍怎么会知道没问题? 其实很多鸡场在脱温的时候,都没有向员工详细地说明和交代、技术员和场长也“脱岗”,结果就是持续脱温、不断长病。
饲养员在管理松散的时侯,也会出现责任疲劳的现象 1天35左右,每天下降0.5-1,7天30.5;每天降0.3-0.4,21天26-27,每天降0.3,35天22-23,42天19-21温度-湿度-通风 几乎70%以上的疾病、疫病的直接、间接的诱因是环境因素(也有很多情况下是垂直传播和营养失衡等导致的),而环境因素中最难以掌握和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是通风问题;谈到通风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到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所以很多人习惯于用矛盾的眼光去看待温度、湿度、通风之间的关系,而且往往会顾此失彼; 如果我们用一定湿度下的“风感温度”来看待这一问题,那么就必然会形成三位一体的概念,温度、湿度和通风的“不同组合”照样能给鸡提供相对舒适(以鸡为本、看鸡是否真的舒服?)的生长环境,这就是养殖中富有弹性和技术意义的关键环节要想管理上简单而安全,就要关注相对高的硬件投入和自动化,这样就容易把矛盾的三个方面统一到一个关键点上来,这个关键点就是鸡的感受(看鸡施温是有道理的,鸡的感受和表现比我们的认识和感受要准确地多!) 不同相对湿度下的目标温度周龄龄体重30%40%50% 60% 70% 80%6周 2634 202019.5 18.5 17.5 16 不同风速下的体感温度环环境温度相对对湿度%风风速0m/s0.508m/s1.1016m/s1.524m/s2.032m/s2.54m/s23.9 5023.5 22.8 21.1 2017.7 16.623.9 7025.5 24.4 23.3 22.2 2018.8夏季通风与降温 一般在纵向风机全部开启还不能达到降温效果时再考虑使用水帘降温。
相对湿度较低时降温效果非常好,如20%左右时能降低15-20这时要特别注意水帘的使用,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 相对湿度较高时60-70%,水帘降温4-8, 相对湿度超过70%时效果则很差,这时可采取喷雾降温,但雾滴必须在10-15微米之间 风速与风冷效果:在鸡背风速为每秒2-3米时,降温效果可达到4-8,鸡日龄小羽毛未丰满时风冷效果更大,反之则小 使用水帘的日龄?公母分饲 充分尊重性别差异和自然规律 公母分饲在种鸡饲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即使在产蛋交配期,公、母鸡也拥有各自不同的喂料系统和日粮搭配 公母分饲对于商品鸡来讲,主要是为了合理利用公、母鸡不同的生理特点和生长速度,调整出栏时间(同等体重公鸡比母鸡早出栏2-3天)、改善料肉比(能降低0.05个料肉比)、提高出栏整齐度(30-40%),为屠体、胴体规格提供保障,这对于做快餐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