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技术下的工程造价管理.doc
3页信息化技术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摘要:分别阐述了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发展和未来趋势,分析了 信息化管理在工程造价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工程造价管理中如何发挥信息化管 理的优势,使之为工程造价更好地服务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大数据 智能化服务 在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各领域的发展和壮大均离不开信息化管理,而 信息化普及的程度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各领域中分别扮演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在工程造价领域,信息化管理更是扮演了数据化、智能化、多元化等不 同功效,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引领工程造价向着更科学、高效的方向不断迈向新 台阶1 当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现状1.1 体制束缚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不健全,各自为营,利益为先,格局不够,未能形 成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信息化造价管理体系,导致信息化在工程造价领域的作 用发挥得不通畅,未能达到其应该达到的使命1.2 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引领方面的欠缺 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目前,在国家或行业层级未出台专门针对 工程造价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建筑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 也基本没有关于造价信息化的相关规定和要求1.3 信息化水平滞后、参差不齐 工程造价信息化体系建设辐射面不大,且在各建设阶段的覆盖面不全,不利 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我国造价信息管理及应用水平较低,动态价格信息采集、 处理与发布,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计算机辅助计算及造价信息化管理方 面达不到市场发展的需求,造成数据存储问题漏洞大、数据分析重复劳动,材料 市场价格信息获取不完整、不及时,数据更新滞后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除几个发达地区水平较高外,其他 大多地区的造价成果的数据存储、数据分析重复劳动,材料市场价格信息获取不 完整、不及时,各项数据不能及时更新地方工程造价定额管理部门对信息价的制定和发布不够谨慎使得信息价与 市场实际材料供应价有严重偏差信息价中类型、品牌、规格与市场常用材料差 别较大,导致项目中部分常用材料无价可依1.4 工程造价信息标准不统一 目前,建设部出台了较为完备的人材机数据标准,但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 还需要全面的技术标准体系做支撑,例如:造价指数指标、成果文件标准、工程 造价信息搜集、处理交流、共享数据相关配套的技术标准目前由于缺乏信息标 准的分类和规划,造成信息共享困难,不利于造价信息的整体全面统一2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意义2.1 科学化、数据化、高效率工程造价信息化从功能上划分有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发布;造价资料 存储与分析;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及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大数据的应用不仅能 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信息化工作效率,在信息化动态管理上作用更是立竿见 影,能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研究工程造价信息统一存储格式,将各类信息划分 为文字型、数据型、混合型,制定信息交换协议、存取格式标准及规程,通过大 数据实现信息处理便利、快捷,杂而不乱相比传统模式,其成果具有更加科学、 严谨、高效等优势2.2 大数据的智能化、超强的处理能力造价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核心部分,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经过计划性的规划 整理、分类,为造价管理部门及造价部门提高信息的计划进度、预结算等全面造 价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提高造价审核效率和管理效率及工作质量,增强造价管理 部门的核心竞争力该系统提供协调集成的办公环境,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实现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实现造价信息资源共享,将分散的信息集成和整合, 将造价所有信息和应用集成,安全的、个性化的、透明的信息查询,基于造价部 门内部协作的应用构架,具有应用可维护、流程可管理的能力2.3 节约成本、减少争议 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解放了大量的工程造价人员,从繁重的大量重复工作中 得以解脱,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另外,信息化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的失误、主观臆断等问题, 使一些所谓的争议消失,提高工作效率。
3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展望3.1 明确主体定位和分工首先要明确工程造价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建议在政府部门的把控下,由行 业协会牵头,制订完善信息化制度体系,明确标准,建立高标准的信息化平台体 系,打破壁垒,信息化平台资源共享3.2 完善信息技术标准建设体系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技术标准体系只有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 体系,才能有完美的各行业、部门间协作以及大规模的系统开发和应用首先要 按工程类别制定主要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标准、技术规范等;再是制定信息收集、 处理标准、交流与共享标准,例如造价软件应用造价统一接口标准,统一数据格 式转化及数据库,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基础;三是做好信息分类工作,对价格、 指数、定额等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四是整合资源库,对新工程的造价数据实行动 态提取,提升数据系统的层次3.3 全寿命周期的大数据信息化管理 在当代的建设工程领域,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从全寿命周期考虑,工程造价控 制不应该局限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单位,应以全局为重,包括策划、设计、实 施、运营维护等综合考虑,因此需要大量数据支撑,随着大数据的推动发展,信 息技术的进步,工程造价信息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功能才能适应造价领域的发 展。
结合大数据打造多样信息平台共同发展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是各种造价信 息的数字化、网络集成化的存在,是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3.4 信息化管理应充分体现智慧化 造价控制应更多地实行主动控制,而传统模式下,由于数据繁杂、人力有限 等因素,很多情况是事后总结、考核,不能从主动控制方面着手而通过结合 BIM 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各类工程项目在一开始阶段便可以在设计、实施等方 面进行主动控制,重要指标、关键数据在信息化平台下可以更聪明、智慧地得以 展现,这些工作变得简单、高效3.5 提高培养力度,提升造价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涉及政策及法规、经济管理、信息技术、工程建设等知 识领域,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不仅懂专业,还需要懂数据统计、 档案管理等,需要建立机制,培养大量适应目前造价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建立强大的专业队伍满足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需要4 结语工程造价信息是一种共享性社会资源,不应该成为个人、单位的私有财产 在一套合理高效的制度保障体系下,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信息技术和工程造 价管理体系,为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各方主体提供信息服务,能切实促进工 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它的存在和不断发展,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进行投资计 划的决策和管理,有利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公平的工程造价决算,也有利 于审计部门规范进行建设的中介服务与管理政府层面提高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诚然,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同时完整的信息化系统服务也需要收取各 企业、部门的高昂服务费,例如BIM技术虽好,但大多数造价企业承受不起高昂 的服务费要想更好的分享现代化技术带来的技术福利,从长远计,建议政府、 央企、国有企业等部门在资金上有相应的鼓励政策以便完善造价信息化体系建 设,尽早让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国际接轨参考文献:[1] 王明霞.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J].炼油与化工,2016 (02): 67-69.[2] 孟青莉.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6(01): 99-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