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doc
5页大禹治水(第一课时) 一、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二)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主动识字的能力他们喜欢阅读,初步具备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重要词句意思的能力同时,《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虽年代久远,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通过动画片、课外书籍等,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并且学会写本课3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能读好课文结合上下文、数量词、生活实际等了解“千辛万苦”、 “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制服”的意思,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四)教学重点: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字中理解、感悟主人公形象。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哪吒、后羿、嫦娥图片,问:是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2、今天老师介绍大家认识一位英雄,(出示“禹”的图片),他是——“禹”板书:禹yǔ(教读)禹”是古代部落联盟的首领,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大禹”)板书:大 2、我这儿还有一段关于“禹”的三字经:禹能干,治洪水,过家门,而不入读一读,你知道禹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吗?(治理洪水)板书:治水 “治”是一个生字,教读,书空 【设计意图】导课环节运用情境创设法,出示学生熟悉的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积累,丰富课程资源同时,出示关于大禹的三字经,将本课与我校目前所研究的经典古诗文积累课题相结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怎样?结果?) 【设计意图】在本课时教学中我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之始,让学生自己质疑,带着问题读书、学习 (二 )初读感知 1.同学们想知道的有这么多,还是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出示读书要求: 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初步感知课文,问: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谈谈生说)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一遍书,就有这么多收获现在老师最关心的是同学们生字有没有掌握,课文有没有读通顺呢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2.认识词语 (1)出示词语: 很久很久 滔滔 洪水 淹没 冲倒 房屋 害得 老百姓 治理 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九座大山 九条大河 仔细 地形 挖通 劈开 被 制服 感激 伟大 英雄 (自由读一读) 3.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了? (1)出示:第一组:很久很久 滔滔 洪水 淹没 冲倒 房屋 害得 老百姓 指名读问: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没,倒)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注重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去发现多音字,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 你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文中淹没了什么?冲倒了什么?(指名说) 出示:(淹没农田、冲倒房屋图)理解,知道读好: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 过渡:你知道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吗? 理解:洪水 师:同学们,洪水你见过吗?由于经常下暴雨或者冰雪融化,雨水越积越多,水都从河里漫出来了。
出示洪水图:解释洪水)洪水是个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指导:很久很久 师:读了这一组词,你知道大禹治水这个传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猜猜看,指导读“很久很久” 师:让我们再来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一组词语,如果将词语再带入句子中你还会读吗? 出示:第一段内容,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读到这里,你们知道了大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了吗?板书:洪水害人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将课文中的词语从文中抽出,让学生认读,自己体会词语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再用图片、视频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孩子对词语“淹没”“冲倒”“洪水”的意思,感受洪水的威力,体会当时洪水来临时的情景,读好词再读好句,层层递进 (2)师:下面咱们来看第二组词语出示:第二组:治理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仔细地形 九座大山、九条大河、挖通 劈开 指名读 这一组有两个成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划出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千”和“万”是指“一千”“一万”吗?表示很多很多,平时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成语?(千言万语千家万户 千军万马 千头万绪 千丝万缕 )祖国的文字真是丰富多彩,我们小朋友在平时要注重积累词语 把这两个词放入句子中,你一定能读好。
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指名读注意停顿) 其实在这些词语中还有一个数字也表示“多”,它是——“九” 出示:九条大河 九座大山 (指名读)放入句子中读 出示: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指名读 现在这一自然段你应该会读了吧,练一练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那句话写得?(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板书:治理洪水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抓住本文中的表示很多的意思的成,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让学生自己寻找,再指导学生充分的读好这些词语,读出词语的意思,再放入文中的句子,进一步指导读好句子 过渡:其实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非常使人感动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出示:第三段内容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填空 问:你填写得都是什么?—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3)出示:第三组:被 制服 感激 伟大英雄 代代相传 师:指名读问: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用你的朗读告诉我 感激(找近义词) 伟大英雄(你知道哪些英雄?) 理解制服,说话训练:那你知道小偷被——制服了,课文中——被谁制服了!课文中说洪水被制服了,你知道洪水被谁制服了?把话说完整。
【设计意图】在理解“制服”这一词语中,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哪一自然段告诉你的?(第四自然段)出示:那你能制服第四自然段吗?(指名读)板书:洪水被制服 3、读通顺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学到这里,老师想问你,你能将课文完整的读下来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并将自己喜欢的一小节再读一读 (2)读完以后,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的?分小节点名读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看板书回答) 四、指导规范书写生字 大家书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的字也一定写得很棒 出示生字:伟 制 被 理 形治 姓 洪 害 通学生自主识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记住这些生字呢?向大家介绍介绍! 重点指导“制、治、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写字姿势、习惯、方法等方面综合指导,引导学生写好汉字,体会偏旁表字义的特点,进一步积累识字方法 五、小结 附板书设计:15、大禹治水 洪水害人 治理洪水 洪水被制服了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学生都能积极配合我参与到本次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导入部分,运用孩子熟悉的神话人物导入迅速吸引孩子的眼球,将注意力一下子转入到课堂,在出示大禹的三字经又是孩子目前正在积累的诗文,情绪比较高涨,与孩子平时的学习有密切的关系。
根据课标的要求要充分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我让孩子理解好词语,读好词,读好句,读好段,读好篇在整个教学环节的中,我设置的版块为:读词—理解—读句—读段—读文当然在具体的设计上我还是根据孩子目前的认知状况来做相应的调整的,在读第一组词的时候,让孩子发挥其自主性,让孩子自己读,自己寻找注意点,自己理解“淹没、冲倒”“洪水”,低年级的孩子还是比较喜欢喜欢动态的东西,这更容易帮助孩子理解,因此在此基础上,我再适合出示图片、视频等软件进一步帮助孩子理解,读好词语在指导读好词语时,我提醒孩子读出词语的含义,在句子中也是孩子都能非常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读出词语、句子的味道在理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时,也是让孩子级发现这2个成语的特点,表示的含义读好词语,在此同时还注重拓展,让学生说说千x万x的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发生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填写文中的数字,自己谈谈数字给你的感受,学生能够围绕大禹要治水这一主题展开,在最后一组词语中,对于“制服”一词的理解,我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展开,便于学生理解整节课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面都是比较广的 但是在过程中依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写字的过程中,我指导较为仓促,笔画指导不够到位,课标指出,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要培养孩子书写正确规范的汉字,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教学生字要一笔一笔的教,重点笔画要重点教,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够。
另外,对于禹的三字经只在开头点了一下,若是在结尾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再来品读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