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实施计划方案.doc
25页1 **省2010年度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为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下简称“人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我国于2004年起在全国建立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系统,在发生人禽流感病例和/或动物禽流感疫情后开展了主动应急监测上述监测系统对我国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现、调查、实验室确认以及疫情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的监测结果说明,禽类接触史和活禽市场可能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重要高危因素2007年以来我省陆续在**市、株洲市、**市、**市、永州市的局部县〔市、区〕选点开展了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工程工作,对监测感染来源、确定感染高危因素、部署人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已成为一项常规监测工程工作2009年我省流感监测网络已扩大到全省14个市州,各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实验室检测能力显著提高按照上级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省人禽流感监测工作,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特制订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1、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发现、追踪、排查和疫情处理等工作,完善人禽流感监测系统,提高全省监测水平,及时发现人禽流感疫情2、了解我省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感染状况3、了解我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二、监测点的设置全省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开展本项监测工作职业暴露人群人禽流感监测点按照监测场所分为四类,即:城乡活禽市场类、规模家禽〔含水禽〕养殖场类、农村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类、野生留鸟栖息地类每个市州监测其中两类,两类监测点可设在同一个县〔市、区〕*围内为保证监测场所的覆盖,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规划监测点设置,见表1表1 各市州职业暴露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点分类设置要求市 州监测点分类**市城乡活禽市场、规模家禽〔含水禽〕养殖场株洲市城乡活禽市场、规模家禽〔含水禽〕养殖场**市城乡活禽市场、规模家禽〔含水禽〕养殖场**市农村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野生留鸟栖息地**市农村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野生留鸟栖息地**市规模家禽〔含水禽〕养殖场、野生留鸟栖息地**市农村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野生留鸟栖息地**市城乡活禽市场、农村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市城乡活禽市场、野生留鸟栖息地**市城乡活禽市场、规模家禽〔含水禽〕养殖场永州市农村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野生留鸟栖息地**市规模家禽〔含水禽〕养殖场、野生留鸟栖息地**市农村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规模家禽〔含水禽〕养殖场湘西自治州城乡活禽市场、农村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发生过动物和/或人禽流感疫情的市州,优先在疫情发生地或其周边县〔市、区〕设立监测点。
选定后,应记录监测点的根本信息,包括:整体环境特点,从业人员总体情况,禽类养殖、贩卖和屠宰等情况〔规模、数量等〕,近期禽类免疫情况, 近期禽类发病情况,日常环境清洁和平安措施等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1、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现场参与或指导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所辖区域内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调查、采样,筛查可能的SARS病例和人禽流感病例及其它传染性呼吸道疾病2、落实对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登记、追踪和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3、病例相关标本应根据要求和需要送至具备相关检测条件的实验室开展检测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应开展检测标本采集后分装为一式三份,一份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二份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复核和上送国家流感中心4、全年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工作各市州分别于2010年4月、7月、10月中旬提交阶段小结〔季度总结〕,2011年1月底前提交年度监测工作总结〔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1、监测对象在设置的监测点内按照监测类型选择以下适当人群,每类监测点至少各监测100人,每个市(州)全年共计监测至少200名适宜对象:〔1〕城乡活禽市场类:活禽批发市场、城乡农贸市场或菜市场中直接与禽类接触的人员。
〔2〕规模家禽〔含水禽〕养殖场类:家禽规模养殖场〔户〕中直接与禽类接触的人员〔3〕农村家禽散养户集中地区类:家禽散养户的家庭成员 〔4〕野生留鸟栖息地类:野生留鸟栖息地中与留鸟或其排泄物有接触的人员2、监测时间各监测点在每年冬春季开展监测工作2010年3月底前完成监测对象的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等现场工作标本采集后1个月内完成检测工作3、监测内容与方法〔1〕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根本情况、禽类接触史等内容,填写“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调查问卷〞〔见附表1〕,在实验室检测完成后1周内将血清标本及登记表、调查问卷〔包括纸质表格和EpiData格式数据库〕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微生物检验科〔2〕标本采集、运送各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按照规定的监测类型至少采集200名适宜对象的血清标本(每个市州每个规定的监测类型至少100份)标本采集监测对象的空腹静脉血5ml,填写“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登记表〞〔见附表2〕别离血清,无菌条件下分装为3份,其中1份由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标本采集完成后1个月内完成抗体检测,另外2份随同登记表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省中心复核并上送国家流感中心。
血清标本应置-20℃或以下冻存,防止反复冻融标本运输时遵守国家生物平安的有关规定〔3〕实验室检测各网络实验室应用单放射免疫扩散溶血实验〔SRH〕和/或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HI〕进展 H5N1 抗体检测〔见2〕标本采集后要求1个月内完成检测工作,填写“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检测结果表〞〔见附表3〕,检测完毕后1周内将检测结果和需上送的标本一起提交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微生物检验科,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统一上报国家流感中心国家流感中心应用微量中和实验〔MN〕对全部阳性标本和随机抽取的5%阴性标本进展复核,并向各网络实验室及时反响复核结果〔三〕职业暴露人群病原学监测各监测县要加强对职业暴露人群的安康教育和主动监测对职业暴露人群中出现的流感样病症患者,应教育其向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及时采集其相关标本,并及时送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在我省逐步建立职业暴露人群病原学监测工作体系标本信息、检测结果均应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标本来源〞归类为“其他〞,“采集医院〞则选择到病例所在的乡镇卫生院在确保生物平安前提下,有条件的网络实验室应对季节性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或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开展病毒别离工作,并按相应要求及时报告和上送毒株。
〔四〕环境标本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监测1、监测对象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点的水、禽类〔含留鸟〕粪便及笼具外表等环境标本2、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年的1、4、7、10月各采集标本1次2010年1月标本到2011年1月补采防止在监测点消毒后2日内开展标本采集3、监测方法〔1〕标本采集各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个季度采集标本1次,每个监测县每次共采集各类标本至少10份〔应分布在不同场所〕,每个市州每季度完成至少20份,同时填写“环境标本采样登记表〞〔附表4〕标本采集种类及方法见附录1〔2〕标本运输、处理标本采集后应在4℃条件下48小时内运送至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应立即进展标本处理〔见附录1〕,并将标本分为3份,1份由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展核酸检测,另外2份标本每个季度随同“环境标本采样登记表〞〔附表4〕和“环境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表〞〔附表5〕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省中心复核并上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留样标本要求在-70℃或以下冻存标本运输时遵守国家生物平安的有关规定〔3〕实验室检测各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收到标本后1周内对标本进展A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一步进展H5N1亚型检测,填写“环境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表〞。
对于所有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各监测网络实验室在完成检测后24小时内将检测结果报告省疾控中心,并及时将标本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展复核国家流感中心将对全部阳性标本进展复核,并在标本收到后48小时及时向省疾控中心及网络实验室进展反响四、数据收集及结果报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编写、下发统一的EpiData数据库〔附表1~附表5〕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各监测点相关数据录入工作,严格按照双录入的要求统一录入,数据经核对校验无误后以电子方式按时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hncdclbk163.〕相关纸质表格也应一并报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五、职责分工及组织实施〔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制定本省的实施方案,负责监测工作的实施,包括监测点的选择、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以及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2、对各市州、各监测点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展督导、考核及评估每个监测年度完毕后,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全省的监测工作报告3、及时向各市州反响国家流感中心对相关标本的复核检测结果〔二〕各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负责监测工作的实施,包括监测场所的选择、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标本的采集以及数据收集、整理、录入、上报和分析。
2、对采集标本进展实验室检测,并及时提交检测结果按监测方案的要求及时上送各类标本进展复核3、5月底前将监测点根本信息、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及工作总结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微生物检验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报国家流感中心4、2011年1月底前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2010年度监测工程工作总结〔三〕监测点所在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参与监测工程有关工作所承当具体工作任务由各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六、考核和评估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对各省、各监测网络实验室监测工作进展年度考核、评估在省卫生厅的组织领导下,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方案并具体实施对各市州的考核、评估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和考核评估结果在?**疾病监测质量月报?上公布七、附表和附录附表1、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调查问卷附表2、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登记表附表3、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表附表4、环境标本采样登记表附表5、环境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表附录1、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与运输附录2、实验室操作方法简介附录3、**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编号规则附表1、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调查问卷省市县编码□□□□□□ 血清标本编号 B□□□□□□□□□一、一般情况1、**: 〔:〕 2、性别: ①男性 ②女性 3、年龄: 周岁 4、现住址: 5、职业: ①幼托儿童 ②散居儿童 ③学生〔大中小学〕 ④教师 ⑤保育员及保姆 ⑥餐饮食品业 ⑦商业效劳 ⑧医务人员 ⑨工人 民工 农民 牧民 渔〔船〕 民 干部职员 离退人员 家务及待业 其他不详二、暴露情况〔可多项选择〕6、职业暴露人群种类:①散养户 ②规模化养殖场从业人员 ③活禽批发市场人员 ④农贸市场或菜市场活禽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