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装流体包装产品公司制企业的设立登记方案_参考.docx
38页泓域/散装流体包装产品公司制企业的设立登记方案散装流体包装产品公司制企业的设立登记方案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 2二、 现代公司制度的特征与历史作用 4三、 股份公司的本质是社会资本 9四、 原始的公司制度 13五、 现代公司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5六、 公司设立登记的内容和程序 17七、 公司设立登记的概念和意义 20八、 产业环境分析 20九、 物流行业情况 21十、 必要性分析 21十一、 发展规划分析 22十二、 法人治理结构 25十三、 人力资源分析 36劳动定员一览表 36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89.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3697.8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048.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27%;建设期利息677.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流动资金5971.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72%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3697.8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9864.39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3833.46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43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6235.52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5873.77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0.14%5、全部投资回收期(Pt):7.47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5969.22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9333.00约89.00亩1.1总建筑面积㎡104818.96容积率1.771.2基底面积㎡35006.47建筑系数59.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6.342总投资万元33697.852.1建设投资万元27048.482.1.1工程费用万元23476.74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091.252.1.3预备费万元480.492.2建设期利息万元677.842.3流动资金万元5971.533资金筹措万元33697.853.1自筹资金万元19864.393.2银行贷款万元13833.464营业收入万元543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6235.52""6利润总额万元7831.69""7净利润万元5873.77""8所得税万元1957.92""9增值税万元1939.87""10税金及附加万元232.79""11纳税总额万元4130.58""12工业增加值万元14985.62""13盈亏平衡点万元25969.22产值14回收期年7.47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0.1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2283.54所得税后二、 现代公司制度的特征与历史作用(一)现代公司制度的特征股份制作为典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同其他企业制度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股份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使股权的分散化与经营权的集中化统一起来,从制度上保证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
公司可以以自己的法人名义从事各种经济活动,享受民事权益,承担民事义务,这与合伙制企业有根本的区别2.股份制实行有限责任原则,锁住了投资者的风险,这是股份制得以广泛进行社会集资的先决条件股份制企业以公司的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使得股东的投资具有了独立性,与个人的其他资产分离开来这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的无限责任明显不同,股份公司的信誉不是靠其无限责任来维护的,而主要是靠其雄厚的资产实力来维持的3.公司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这种两权分离实际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股东会与董事会职权的分离;二是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的职权分离公司的股东享有重大事项决策权、高层管理人员任免权和收益权;董事会是公司常设的权力机构,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则由总经理负责执行4.股份采取了股票形式,股票一般不可以退回,但可以交易股票是一种虚拟资本,即资本的“纸的复本”,它可以使资本价值形态所有权与实物形态控制权发生分离,使股权的分散化与生产的集中化统一起来同时,股票的自由流动可以进一步分解投资者的风险,也有利于产权重新组合和产业结构的调整5.股份公司的运作要求规范化和法制化。
股份公司的本质是一种社会资本,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制止欺诈行为,就必须加强对股份制的立法管理目前,从公司的股票发行、公司设立,到公司的财务管理、股票交易、公司的终止,都有严格的法律条规加以约束6.股份制实行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三公”原则,体现投资者之间和股东之间的平等原则一方面,股票的发行与交易要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社会投资者拥有平等的认购股票的权利;另一方面,股份公司的运作过程也要体现“三公”原则,如股份公司的创立、股东大会的召集和组织、公司的信息披露等,都应最大限度地体现股权平等的原则7.股份公司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有利于社会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监督各国的《公司法》都明确规定,通过社会募集股份而成立的股份公司,必须定期公布其财务和经营状况,包括公司的年报和中期报告,并要及时披露其重要的信息所以,人们称《公司法》为“蓝天法”,称股份公司为“玻璃房子”这有利于股东及全社会对公司经营人员的监督,但不利于保护公司的财务秘密二)股份制对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股份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股份制经济极大地促进了资本集中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股份制是社会集资的最有效形式,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最重要的就是筹资功能的竞争因为没有资金,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占有率都是不可能的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等银行贷款不仅要归还,而且贷款数量和期限都有限;发行债券手续繁杂、成本较高,筹集的资金最终都是要归还的只有股票的发行,企业在终止前不必将筹集的资金归还投资者,所以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集资有些统计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股份融资只占15%左右,有些人由此认为股份筹资不是主要的集资方式这是一种误解因为股份集资不必归还,而其他融资方式还要还本付息,因此,从长期的动态的角度来看,股份融资的比重就很高了例如,现实的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都在50%上下,这就说明了股份融资的重要性由于这一问题比较复杂,并超出了本书的研究内容,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2.股份制能加速资本集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股份制作为企业扩张、兼并和改组的有力工具,能够通过股票市场,使社会资本迅速地集中起来,成为大资本打败小资本的有力武器同时,股份制还可以使资金迅速地向有前途的产业部门和效益高的企业汇集,使产业结构愈加合理、不断升级。
3.股份制促使资本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创立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体制,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突破了私人企业和家族式企业的种种局限随着股份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管理越来越复杂,促进了以专业化管理为职责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这使得社会分工不断深化,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提高了资本的运作效率4.股份制同金融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金融是现代市场的龙头,也是股份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股份制也促进了金融市场包括信贷、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促进了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而且,银行业也是最先实行股份制的行业在充分肯定股份制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的一些弊端和局限,包括欺诈行为、幕后交易、过度投机等,这些都应通过完善法规加以解决从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股份制又是一种企业制度的创新它是与个人资本相对立的“社会资本”,使生产的社会化得到巨大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的,而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地扬弃的因此,股份制成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点”。
显然,把股份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简单地等同起来,笼统地加以批判和排斥是不对的股份制要求资本的社会化,要求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实践说明,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1)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实际上是把多种经济成分的社会并存浓缩为企业内部并存,这不等于私有化,相反,这有利于加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2)股份制改革有利于国有企业政企职能分离,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三、 股份公司的本质是社会资本按照马克思自己拟定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六册计划”,将在《资本论》的“续篇”中用专门的一篇,即第一册《资本》第四篇《股份资本》,来研究股份制经济问题这个计划虽未能实现,但在现行的《资本论》中,特别是在其第3卷第27章中,留下了关于股份公司的许多精彩论述这些论述的核心问题,是提出了股份公司的本质是社会资本,即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并围绕这一问题做出了多方面的阐述1.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是在信用事业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股份公司是合资经营的企业,需要向社会广泛地发行股份以募集资金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是在债券、不动产抵押券、汇票等信用工具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最初的股票也是通过银行发行的。
所以,没有信用事业的广泛发展,就不会出现股票,就没有股份制经济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指出的:“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2.股份制促进了资本集中,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指出,股份公司作为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促进了耗资巨大的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和大工程的兴建他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在第3卷,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由于股份公司的成立使“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公司的企业3.股份制采取了社会资本的形式,是对私人资本的扬弃马克思指出,股份资本是“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