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侧围设计方法和规范.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31995381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侧围设计方法与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白车身设计开发过程中侧围设计的方法及应执行的设计规范2.标准引用文件 GB/T 4780 汽车车身术语3.侧围设计流程表面部门提供初步表面和开缝线内部评审后,向造型部门和表面部门输出侧围钣金结构设计 设计输出表面部门提供最终表面绘制侧围相关主截面 外表面工艺性、分缝间隙、面差的校核按照设计校核与运动分析校核的结果修正设计数据设计输入 样车数据分析车身总布置提供车身间隙、面差分布图或参考指定样车样车数据采集内饰部门提供内饰件安装位置和相关控制尺寸电器部门提供电器件安装位置和外形数模24.设计输入1. 设计任务书、项目要求、计划及客户要求2. 车身总布置方案中与侧围有关的控制尺寸3. 参考样车、样件、点云和样车参考资料4. 数字表面5. 内饰部门提供内饰件安装位置和相关控制尺寸6. 电器部门提供电器件安装位置和外形数模5.设计结构的熟悉及数据的采集A. 样车拆解之前应观察样车侧围结构,注意侧围与车门及内外饰的密封及配合关系B. 样车拆解之前应采集以下数据:侧围与车门密封面配合尺寸、侧围与车门的间隙面差尺寸、侧围与顶盖间隙面差尺寸、侧围与前后风挡玻璃的间隙面差尺寸、侧围与前翼板及尾灯、后保险杠、加油口等处的间隙面差尺寸和侧围与其上装配的附件之间的关系。

      C. 侧围拆解过程应采集以下数据:侧围钣金件材料、厚度、孔信息(大小、作用) 、焊接流程、焊接工艺、焊接间隙、焊接关系、焊点间距、焊缝长度、涂焊接胶的部位和涂胶尺寸、侧围与内外饰件、电器件和其他件的安装关系(安装方式、安装数量、附件颜色)等D. 在拆解过程中编制样车明细表,整理侧围焊接流程等文件6.绘制侧围主截面由于车身主截面定义了车身设计过程中一些重要的数据,如安装结构、密封结构、间隙数值等,所以根据先期输入条件,绘制侧围主要特征截面时应包含与侧围有关的钣金件断面结构、附件安装结构、内外饰件安装结构和电器件安装结构绘制主截面时,应注意与车门、内饰、电器设计等相关人员互相协调,注意同一特征截面应绘制在同一坐标位置上侧围特征截面一般有以下几处:1. 侧围 A 柱处32. 前门上框处3. 后门上框处4. B 柱上部处5. 前门上铰链处6. 前门下铰链处7. 后门上铰链处8. 后门下铰链处9. 前门下框处10. 后门下框处11. 后风挡玻璃处12. 后轮罩处13. 侧窗玻璃处14. 后尾灯处15. 前、后门锁处16. 前、后门限位器处等,如下图所示:7.主截面完成后按照 CHMS-008 的要求,进行内部评审。

      评审通过后,侧围设计人员应按公司规定的设计输出程序和格式向造型部门输出,同时积极配合造型部门工作进行修改和调整8.侧围钣金件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1. 侧围外板通常是车身件中最大的单件,成形工艺复杂,故侧围外板的曲面通常是由一些形状十分规则的平面或曲面,通过均匀过渡形4成设计中应有意识地考虑用最少的规律曲面做出最合理的效果2. 侧围外板的焊接面在倒角后有效焊接边长度应不小于 10mm,同时要比与其焊接的内板和加强板长 1mm 左右,以便在焊接后可以起到美观和遮挡内板、加强板焊接边的作用3. 侧围外板焊接面的修边线多数情况下是一些形状规则的直线或曲线通过均匀组合而成,从车身坐标系 Y 向看去,其投影多为直线或相关直线间的倒角或平滑过渡的规律曲线4. 侧围外板的钣金曲面,在满足各项工艺要求的情况下,一般具有比较规则的形状,各个曲面的控制点通常情况下都均匀有序排列,未倒角数模面与面之间的交线应均匀平滑过渡,不应出现波浪形状或S 形状,倒角后,数模圆角同一侧的切点连线,在投影位置应该光顺连线,不允许有转折点或拐点5. 侧围外板的冲压方向大多为 Y 轴或沿 Y 轴顷斜很小的角度,冲压角度一般应大于 5 度不得小于 3 度。

      6. 侧围总成是整个车身受力框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受到撞击、扭转等复杂情况下应具有必备的强度和刚度,与整个车身零件组成一个闭合的受力与传力结构,从而保证车身不变形或按照设计要求变形侧围上边梁和门槛梁需要有一定的抗弯曲和扭转的强度,所以具有相应大小的断面尺寸是必要的7. 侧围总成与车门的间隙一般应大于 8,不得小于 6 (门缝除外)8. 侧围总成各焊接件之间的焊边有效长度不得小于 109. 侧围 A 柱截面形状和尺寸的设计要满足必要的承载刚性和强度,保证驾驶员的前方视野要求,视野盲区尽量小;A 柱内板在形状上要避免尖角转折,降低撞击时的伤害程度;在 A 柱部分设计车门铰链和限位器等的加强板,以保证车门铰链等有足够的安装强度;合理设计 A 柱与前围结构件、风窗横梁、机舱结构件的连接关系和连接强度,以及与前翼板、仪表板等的位置关系和安装关系10. 侧围 B 柱是侧围梁框架结构的中部支撑构件,对前、后门具有支撑作用,其上下部需要固定座椅安全带,通常设计加强板以加强其连5接强度和局部刚性11. 侧围 C 柱做为侧围梁框架结构的后部支撑部件,通常具有较大的断面形状,局部结构处应设计加强板以增加支柱强度,特别是在后排座椅安全带固定部位。

      12. 侧围钣金件中 U 形零件比较多,在设计过程中时常遇到三边焊接或多边焊接的情况一般来讲,在三边焊接中内外两层板倒角处应预留合理的间隙,以利于零件的焊接,具体间隙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常情况下不小于 2mm多边焊接时,通常在侧壁预留一定的间隙,间隙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小于 2mm下图为比较典型的几种形式:13. 侧围零件设计过程中,对于一些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孔、台、面应该统一考虑,用于定位或安装内外饰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应具有相同的法线方向(法线方向相差 5°之内的,一般调整为平行) 14. 侧围与车门密封相关的面应该保证在门周圈同一密封条断面处,密封条压缩量理论尺寸不变,以便在材质、性能、温度等条件变化时,密封条压缩量有统一的变化;相关密封面本身应平滑,不应有局部凸起和凹陷,以免影响密封条的使用效果615. 侧围设计时应注意涂装时漆液的可通过性,两个件在不焊接而面积又较大时的间隙应大于 2(理论应设定为 5 合适)9.设计数据的修正按照设计校核与运动分析校核的结果修正设计数据,使侧围结构与主截面要求相符合,保证在车身活动部件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干涉,且最小间隙满足设定条件,保证与内外饰件、电器件等的安装结构合理,保证间隙面差等与先期输入条件符合。

      10. 设计输出:按 CHMS-XXX 白车身开发程序及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