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历史一轮对点训练:11-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docx
10页对点题必刷题1.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 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 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B【详细分析】题干材料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建设的“要塞区”和构筑的防御工事基本上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华北地区,这 些地区正是日本可能入侵的地方,而不是“围剿”红军的地区,也不 是一些地方军阀的势力范围,故B项正确,C、D两项排除A项与 史实不符,可排除2・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 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 是()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答案B【详细分析】据材料中的“1938年” “平、津、鲁、豫”等信 息可知,日本发行的“联银券”“军用票”主要流通于沦陷区而非国 统区,故A项错误;日本发行的“联银券”“军用票”流通于市场, 这是日本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是转嫁战争负担的体现,B项正确;封 锁抗日根据地经济是通过军事手段和限制物资流出等实现的,C项错 误;“联银券” “军用票”不是物资,不能体现对物资管制的强化,D项错误。
3•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B.SOYEARSOFlfADNGrHEVMf1942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C.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答案C【详细分析】首先,仔细观察题中图片,图中有“1942”字样、“青 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然后,联系相关知识可知,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与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在缅甸战区联合作战 由此可知,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中信息不符,排除4.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 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 要是指()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D【详细分析】由材料中“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可知,“新气象”指国共两党合作,全国性抗战局面形成,故D项正确。
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故A项错误;敌后战场成 为主战场是在1938年10月之后,故B项错误;抗战时期,国民党 军队没有扭转过战局,故C项错误5・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 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 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 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答案A【详细分析】材料体现出希望各国在道义上、政治上、财政上、 经济上对日本采取措施,以维护远东的和平,说明其主观意图是为中 国争取国际支持;批评不是目的,目的是换取列强对中国的支持,故 答案为A项6・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 科教授张书旗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连任大典……特制《百鸽 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四 字,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戸鸽图》A. 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B. 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C. 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 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答案A【详细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本题解题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二是礼物赠送的对象,三是《百鸽图》和蒋介石的亲题“信义和平”,这些反映了抗战期间,中国政府对美国的期望,期望美国支持中国的 抗战;B项的时间是1941年12月,C项的时间是1942年,D项的 时间是1943年11月,这三项都在赠送礼物之后,故排除这三项7. 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注:1941年12月曰本挑起太平洋战争)① 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②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B.①④D.③④A.①②C.②③答案D【详细分析】分析图片可见日军一脚在太平洋,一脚深陷中国大 陆,①②在漫画中无法体现出来结合史实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大陆牵制了 60%左右的日军,因此③正确从图片中日军迈不 开腿可以看出④,而且也符合史实因此本题选Do8. 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 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 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B. “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C. 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D. “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答案B【详细分析】据材料“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 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可知史学家通过研究已经有 了定论,故A项错误;据材料“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 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 “抗日战争和 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 了反侵略的长期性,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主流认识是否最具科 学性,故C项错误;据材料“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的开端,是科学的”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 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9. 东条英机曾在昭和十六年的军事总结报告中说:“昭和十五 年,敌人(国民党)未进行主力反攻,只有共军于去年在华北举行大规 模的出击下列对“该出击”的评价正确的是()A. 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首次大捷B.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C.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D. 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答案D【详细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以及学生解读史料 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共军” “华北”“大规模的出击”可知该 战役是共产党组织的百团大战,此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 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故本题选择D项其他选项所描述的战役均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10. 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 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 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 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这反映了 《论持久战》()A. 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方向B. 对国民党抗战产生一定影响C.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D. 对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起了积极作用答案B【详细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论持久战》 的精神被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可见其对国民党抗战产生 一定影响,故B项正确。
A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论持久战》是 中共提出的抗战主张,并非国共合作的成果,故C项错误;《论持久 战》发表于国共合作时期,故D项错误11.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 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战役名中方统计日方统计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 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B. 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C. 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D. 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答案C【详细分析】材料提供的是“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 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据此不能看出国共是否合作抗击侵略 者,故A项错误;数据都是报刊登载的,且双方是交战国,没有信 息能够证明日方数据比中方更可信,故B项错误;由于战争中的立 场不同,日方是侵略方,缩小损失数据以降低对士气的打击的可能性 比较大,中方是防守方,夸大战功以鼓舞抗日士气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故利用报刊这种大众传媒进行宣传以达成己方的心理战目的,故C 项正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共领导的入民武装成为中流砥柱, 平型关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都发生在防御阶段,此时国民党军 队是抗战的主力,故D项错误。
12. 下图为美术大师徐悲鸿赠与学生孙宗慰的一幅作品画中题 记为:“廿七年夏日,宗慰仁弟卒业中央大学,适当我国与凶倭塵战 之际,前途艰巨,来日大难从历史角度解释这幅画正确的是()①徐悲鸿的画创作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②号召国共两党停止 内战,一致对外③国难当头青年人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④以雄狮 为榜样振奋精神夺取抗战胜利A.①② B.②③D.②④C.③④ 答案c【详细分析】由“廿七年夏日”可知,当时是1938年夏,抗日 战争还没有进入相持阶段,故①不正确;由“适当我国与凶倭廛战之 际,前途艰巨,来日大难”可知,徐悲鸿号召青年以报效国家为己任, 振奋精神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③④正确;当时国共两党已经达成一 致,共同抗日,②错误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 写道: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 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 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 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 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 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 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一一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根据材料,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 何?答案部队的生产与生活;对妻子女儿的思念及夫妻间的相互鼓 励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 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 重大贡献详细分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概括出左权在部队的生产、生活 情况及其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等即可;第二、三小问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1930年儿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