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复习二轮世界近代史.ppt
121页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文明史观: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近)现代社会文明形态主要特征: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等这些特征是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 14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准备、确立和不断深化的时期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1500年前后——20世纪初,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依据下表对四种史观的解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长期以来,在有关世界近代史开端的问题上,存在几种不同观点解放后我国史学界一般都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请问,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2分)体现了什么史观?(1分) 依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重大胜利,英国从此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开辟了资本主义的时代。
史观:革命史观 (2)另一种观点认为,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1500年前后特别是16世纪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表明人类历史进入了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目前,史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持这一观点请从文明演进或近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4分) 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3)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请你站在①②③三种史观持有者的角度,分别阐明理曲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从此进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2分) ②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经济因素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2分) ③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外联系日益密切2分) (4)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不同史观的侧重点不同如若运用①、④两种史观对洋务运动作出评价,哪种史观评价较高,哪种史观评价较低?为什么?(4分) 革命史观评价较低因为洋务运动是一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是革命。
现代化史观评价较高因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近代教育等事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4分,不能正确阐明判断理由不得分),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待1500年至今的世界近现代史,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乃至纵深发展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分期 一:以文明发展为主题,14世纪~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准备、确立和不断深化的时期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近)现代社会文明形态主要特征: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等第一阶段: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公元14世纪——16世纪末) 第二阶段: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公元17世纪——18世纪末) 第三阶段:在工业革命推动下, 19世纪工业文明确立和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 第四阶段: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近代史分期 二:以现代化为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 1、首先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2、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3、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近代化史观: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 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 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此过程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就是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世界近代史分期 三: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 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4、进入20世纪,全球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
世界近代史(1500——20世纪初),,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科学理性化,资产阶级代议制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现 代 化,,,工业文明纵深发展(现代化),横向传播(全球化),,文明史观,需要,推动,,保障,世界近代史分期 四:以生产力标准分期—— 1、14——16世纪末,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 17——18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拉美革命),3、19世纪初——70年代,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4、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 :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一战),第一阶段: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公元14世纪——16世纪末),①14、15世纪意大利、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和包买商 ②15世纪末开始~16世纪早期,新航路开辟 ③16世纪,西葡开始抢占殖民地、进行开展掠夺。
16世纪宗教改革 1566 ~1581尼德兰革命,①神创说,君权神授 ② 14-17世纪,文艺复兴 ③天文学革命: 1453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④1517年,宗教改革,文学三杰 美术三杰,,,阶段特征: 14世纪——16世纪末,是社会转型时期: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人类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世界由隔绝开始走向联合的时期1)经济: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商业资本控制工业 (2)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3)国际关系: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核心内容:人的解放,世界的解放,,第二阶段 17、18世纪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17世纪~18世纪末),①工场手工业占主流,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 ②重商主义 ③ 1765,英国工业革命开始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使英、美、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②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共和制。
③ 《大抗议书》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早期殖民活动: ①17世纪初开始,英、法、荷等欧洲国家加紧殖民扩张,并开始殖民争霸战争 ②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主,①16世纪末~17世纪初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 ②1687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近代科学形成 ③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 ④ 16~17世纪宗教改革 ⑤17~18世纪启蒙运动 ⑥18末,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出现,,,,,,,,,阶段特征: 17、18世纪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1)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也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不足以改造社会,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寥寥无几,资本主义制度还远未健全和完善,封建统治在世界范围内仍占统治地位 (2)经济:到18世纪中期,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各国占主流的生产方式仍是工场手工业,商业资本仍然控制着生产 (3)对外:西欧国家殖民扩张逐渐演变为以荷兰、英国、法国为主,并且彼此之间的争夺加剧,经过殖民战争后英国取得胜利,掌握殖民霸权;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殖民扩张的内容由公开的掠夺转向偏重于把殖民地当作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4)科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5)思想:启蒙运动不仅为美法等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还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各种政治构想, 核心内容:构想、构建理性王国,革命时代,科学诞生17、18世纪现代化进程及其特征,英、美代议制确立,世界市场扩大,工业革命开始,启蒙运动,经典力学,民主化法制化,市场化,工业化,理性化,科学化,现代化起步,17、18 世纪 的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3)康有为认为,欧洲的成功在于“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依据材料二的三幅图片,简要说明欧洲在“新政”、“新学”和“新器”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表明了近代西欧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10分) 变化: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以启蒙思想(理性)批判专制主义; 机器大生产逐步取代工场手工业6分) 趋势: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4分),第三阶段 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C末-19C中期 ),政治文明走向多样化——近代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和扩展 ①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②美国内战后,两党对峙、交替执政局面最终形成 ③ 1871年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④1875年法国共和制确立 ⑤ 1889《日本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 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①18世纪末,工业革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 ③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与工业革命的互相促进 ),①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②为夺取工业原料和倾销市场, 资本主义展开全球范围的殖民扩张与争夺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① 19C出现三股进步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②自然科学出现重大进展: 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 1859,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1807,富尔敦,汽船 1814,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③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艺术阶段特征: 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文明确立和扩展基本特征:工业文明、民主化、多样化 (1)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在工业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