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碳化检测与加固(精品).doc
20页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碳化检测与加固 摘要: 许多既有的钢筋混凝土建构筑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害和损伤,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批已建钢筋混凝土建构筑物由于施工质量原因或年久失修及老化出现了很多结构性的病害,而无法正常使用.如何迅速准确地对这些建构筑物进行检测、判断其受损程度、以及做好加固改造处理,在总体安全、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延长结构的功能与使用寿命,是土木工程领域里的一个主要热点问题,对于受损及病害钢筋混凝土建构筑物如何做到准确的检测鉴定并修复加固是关系到安全、正常使用和经济的重大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的发生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和讨论了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本文根据收集现有的理论成果总结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的检测方法,并分析提出修复和加固处理方法.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锈蚀 混凝土碳化 检测 加固正文: ①钢筋锈蚀的发生机理与影响因素;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生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病害. 钢筋锈蚀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保护层不够,混凝土结构有裂缝,结构中有外露的钢筋头,水和空气渗透作用,混凝土质量没有满足密实要求,有空洞;或者混凝土标号太低(低标号混凝土不密实),钢筋锈蚀原因主要就是谁和空气侵蚀,使钢筋产生氧化,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条件是受氧化,如果保护层不够,或者水中有腐蚀性物质就会锈蚀的.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碳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较高,均可引起钢筋周围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从而生成氢氧化铁锈蚀物。
1)尽管高掺量硅粉的火山灰反应使碱度下降,但钢筋不生产宏电池锈蚀其原因是水灰比降低和硅粉的火山灰反应时孔结构致密化,导致电极电阻增大掺硅粉的HPC的高度致密的孔结构大大降低了电解电导率-------钢筋锈蚀的基本条件钢筋锈蚀后,其氢氧化铁修饰物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出到混凝土表面由于锈蚀,使钢筋有效截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消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诱发其他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因为混凝土硬化后,表面混凝土遇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使氢氯化钙慢慢经过化学反应变成碳酸钙,使之碱性降低,碳化到钢筋表面时,使钝化膜遭到破坏,钢筋就开始腐蚀,众所周知,大气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大气中通常含0.2%-0.3%的二氧化碳,而且只要有大气存在的地方,就必然存在二氧化碳,对于普通的硅酸盐而言,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可达到整个水化产物的10%-15%,它作为水泥水化产物之一,一方面,它是混凝土高碱度的提供源和保证者,对保护钢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混凝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之一,很容易与环境中的酸性介质发生中和反应,使混凝土碳化,并逐步延伸钢筋,使钢筋开始锈蚀。
混凝土属于碱性材料,其孔隙溶液的PH值为12-14,因而对钢筋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钢筋表面形成保护钢筋的钝化膜,但这种钝化膜只有在高碱环境中才是稳定的如果周围环境PH值降到11.8时,钝化膜就开始变得不稳定,当PH值继续降到9.88时,钝化膜就开始变得难以生存或逐渐破坏,使得进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吸附于钝化膜处,并使钝化膜的PH值迅速降低,逐步酸化,从而使得钝化膜被破坏无论混凝土碳化还是氯离子侵蚀,都可以引起钢筋部分锈蚀,在钝化膜破坏处有腐蚀电流产生,在钝化膜破坏还与未破坏区这间存在电位差,有宏电流产生,但微电流要比宏电流大得多又因为氯离子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电阻率,并且氯离子和铁离子的结合可以形成易容于水的氯化铁,从而加速了腐蚀产物向外的扩散过程,并由于宏观腐蚀电流在钝化膜破坏区边边缘最大,使得靠近钝化区的边缘的局部钝化膜破坏较快,这种现象称为局部锈蚀钢筋的“边缘效应”正是由于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阴、阳极之间的欧姆电阻,强化了离子通路,提高了腐蚀电流的效率,从而加速了钢筋的电化学腐蚀过程,氯离子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更严重更快速.而氯化物是钢筋的一种活化剂,它能置换钝化膜的氧而使钢筋发生溃烂性腐蚀,而氯盐是高吸湿性的盐,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成液体,从而使氯离子从扩散作用变成渗透作用,达到氯离子,透过保护区去腐蚀钢筋的目的。
2)混凝土硬化以后,表面遭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氢氧化钙慢慢变成碳酸钙而失去碱性通常称之为混凝土的碳化,或者中性化氯离子不仅促成了钢筋表面的腐蚀电流,而且加速了电流的作用过程,阳极反应过程Fe→2e→Fe2+,如果生成的Fe2+不能及时搬运而积累于阴极表面,则阴极反应就会因此而受阻,相反,如果生成的Fe2+能及时被搬走,那么阳极反应过程就会顺利乃至加还进行,Cl与Fe相遇就会生成FeCl2,Cl能使Fe消失而加速阳极过程,通常把阳极过程受阻称做阳极极化作用,而加速阳极过程者,称作阳极去极化作用,氯离子正是发挥了阳极去极化作用的功能应该说明的是,在氯离子存在的混凝土中,钢筋通常的锈蚀产物很很难找到FeCl2的存在,这是由于FeCl2是可溶的,在向混凝土内扩散遇到氢氧根离子,立即生成Fe(OH)2的一种沉淀物质又进一步氧化成铁的氧化物,即通常说的“铁锈”,由此可见,氯离子只起到了“搬运”的作用,而不被消失,也就是说进入混凝土的氯离子,会周而复始地起破坏作用,这也是氯盐危害特点之一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氯盐作用生成不溶性“复盐”,从而降低了混凝土中游离氯离子的存在,从这个角度讲,含铝酸三钙高的水泥品种有利于氯离子的侵害,海洋环境中优先选用铝酸三钙含量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然而,复盐只有在碱性环境下才能生成和保持稳定,当混凝土的碱度降低时,复盐会发生分解,重新释放出氯离子来。
在做钢筋锈蚀实验不难发现,如果大面积的钢筋表面上具有高浓度的氯化物,则氯化物所引起的锈蚀是均匀的,但是在不均质的混凝土中,常见的局部锈蚀,导致点蚀.首先则是在很小的钢筋表面上,混凝土孔隙液具有较高的氯化物浓度,形成破坏钝化膜的具备条件,形成小阳极,此时,钢筋表面的大部分仍具钝化膜,成为大阳极,这种特点的由大阳极、小阴极组成的锈蚀电偶,由于大阴供养充电,使小阳极上的铁迅速溶解而产生沉淀,小阴极区局部酸化,同时,由于大阴极区的阴极反应,生成氢氧化根离子,PH值增高,氯离子提高了混凝土的吸湿性,使得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混凝土孔隙的欧姆电阴降低,这几方面的自发变化,将使上述局部锈蚀电偶得以自发的一局部深入形式继续进行3)混凝土中的钢锈是一电化学过程,它由钢表面的电阻,与钢接触的水泥浆体的PH值及电解质如氯化物及氧向混凝土的扩散所控制在荷载作用下受弯引起的混凝土的裂纹导致CL-及其他离子更快的扩散至钢筋这些个别地方的锈蚀因锈蚀产物的聚集又导致进一步开裂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与通氧程度和掺盐量关系最大,其中通氧程度又是其中的最关键因素,因为氯盐的保锈作用只在氧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当氧气不足时,钢筋锈蚀量主要取决于氧的通入程度:绝氧时,不论掺盐多少钢筋都未锈蚀当通氧容易时,随着氯盐掺量的增加,锈蚀量直线增长,掺加5 %的氯盐,4 个月内钢筋锈蚀4g,掺和20%的氯盐,锈蚀量增加至5 g ,占钢筋重的5 . 1 % 当通氧困难时,无论CaCl2,还是NaCl,钢筋锈蚀量均与盐量成抛物线关系,即掺盐量对钢筋锈蚀的影响有一个最大的极限值,掺盐量超过最大极限值时,掺盐量再增加,钢筋锈蚀是反而减小明显看出掺盐量为2%~4%NaCl 和6%~8 %NaCl,的钢筋锈蚀量最大如掺加1%NaCl,一年时间钢筋锈蚀0.36g,掺盐量增加到3 %,钢筋锈蚀量增至最大0.6g,掺盐量继续增加,钢筋锈蚀量急剧减少,掺盐量增加到20%,钢筋锈蚀量减少到0.1g,仅为1%NaCl 的27% 和3%NaCl 的17%同时钢筋锈蚀速度逐渐减慢,试验龄期一年以后,锈蚀速度更慢,直到四年龄期的三年时间内,锈蚀量几乎没有增加将通氧容易时与通氧困难时的试验进行比较明显看出,掺氯盐数量相同时,通氧容易和通氧困难两种不同条件下的钢筋锈蚀量相差很大,且掺盐量越高,相差越大,即通氧容易的钢筋锈蚀量比通氧困难的锈蚀量高10~100 倍。
4)由于在氯离子环境下,钢筋一旦开始锈蚀,发展即非常迅速,腐蚀发展阶段与锈蚀诱导阶段相比非常短,所以在现有研究中,对海洋环境和除冰盐环境,通常将腐蚀诱导期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这样,临界浓度的确定对于评估钢筋锈蚀的情况和结构寿命的预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②混凝土碳化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1)发生机理:拌和混凝土时,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份CaO水化作用后生成Ca(OH)2,它在水中的溶解度低,除少量溶于孔隙液中,使孔隙液成为饱和碱性溶液外,大部分以结晶状态存在,成为孔隙液保持高碱性的储备,它的PH值为12.5~13.5空气中的CO2气体不断地透过混凝土中未完全充水的粗毛细孔道,气相扩散到混凝土中部分充水的毛细孔中,与其中的孔隙液所溶解的Ca(OH)2进行中和反应反应产物为CaCO3和H2O,CaCO3溶解度低,沉积于毛细孔中该反应式为:Ca(OH)2+CO2→CaCO3↓+H2O反应后,毛细孔周围水泥石中的羟钙石补充溶解为Ca2+和OH-,反向扩散到孔隙液中,与继续扩散进来的CO2反应,一直到孔隙液的PH值降为8.5~9.0时,这层混凝土的毛细孔中才不再进行这种中和反应,此时即所谓“已碳化”。
确切地说,碳化应称为碳酸盐化另外,凡是能与Ca(OH)2进行中和反应的一切酸性气体,如SO2、SO3、H2S以至于气相HCI等,均能进行上述中和反应,使混凝土碱度降低,故混凝土碳化应广义地称为“中性化”混凝土表层碳化后,大气中的CO2继续沿混凝土中未完全充水的毛细孔道向混凝土深处气相扩散,更深入地进行碳化反应碳化后的混凝土质地疏松,强度降低2)影响因素: Ⅰ; 环境条件因为碳化是液相反应,十分干燥的混凝土即一直处于相对湿度低于25%空气中的混凝土很难碳化;在空气湿度50%~75%的大气中,不密实的混凝土最容易碳化;但在相对湿度>95%的潮湿空气中或在水中的混凝土反而难以碳化,这是因为混凝土含水时透气性小,碳化慢;在湿度相同时,风速愈高、温度愈高,混凝土碳化也愈快;混凝土碳化速度与空气中CO2浓度的平方根成正比Ⅱ; 水泥品种一般说来,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比早强硅酸盐水泥碳化稍快,掺混合材的水泥碳化速度更快,混合材掺量越大,碳化速度越快掺用优质减水剂或加气剂,可以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小水灰比,制成密实的混凝土,使碳化减慢尤其是加气减水剂,由于抗冻性提高,可以大大改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耐久性。
Ⅲ; 水灰比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与它的透气性有很密切的关系,混凝土的透气性越小,碳化进行越慢水灰比小的混凝土由于水泥浆的组织密实,透气性小,因而碳化速度就慢同理,单位水泥用量多的混凝土碳化较慢Ⅳ; 浇筑与养护质量密实的混凝土表层孔隙很小,易从潮湿的空气中吸取水分而充满水,故不易碳化;欠密实的混凝土表层中大孔隙内无水,CO2可以由气相扩散到充满水的毛细孔隙而完成碳化所以越是密实的混凝土其抗碳化能力越高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密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混凝土浇筑时不规范,特别是振捣不密实,以及养护方法不当、养护时间不足时,就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毛细孔道粗大,且大多相互连通,严重时会引起混凝土再现蜂窝、裂缝等缺陷,使水、空气、侵蚀性化学物质沿着粗大的毛细孔道或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从而加速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腐蚀③混凝土碳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该结果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