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菜籽油全新加工流程详解.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8279985
  • 上传时间:2018-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菜籽油全新加工流程详解1.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破碎,蒸炒和脱皮油菜籽脱皮的目的在于脱去主要纤维部分和色素体,否则会降低饼糟的饲料用价值另一方面,浸出过程中皮有利于溶剂渗透,从理论上讲,脱皮(即脱去处 15%的物质)将使侵出设备处理能力提高 15%2.制油过程油菜首先进行轨胚以破坏种子胚并使油细胞破裂蒸炒胚料使残留的完整细胞破裂,提高流动性,使酶,尤其是芥子酶钝化胚料处置于蒸炒锅內,在 77——100 摄氏度内蒸 炒 15——20min(视品种而定在多数情况下,经过轧胚蒸炒的胚料用榨油机进行预榨,以使含油量由 42%降低到 16%——20%;这道预榨工序也把细油饼粕的营养品质(温度为 100——130 摄氏度) ,以脱出己烷和提高粕的营养品质整粒菜籽和轧胚胚料中岕子酶采用微波处理使其钝化则是有效方法芥子酶钝化取决于初始原料水份(理想水分为本 10%)微波处理的缺点是油中含硫量增加,这是由长时间处理引起许多油菜籽加工厂家在预榨之后和侵出之前,在其工艺过程中增加了不得台挤压机这种挤压机是一种辅助设备,其效益足以使费用合算最新的设计是,将预榨和挤压机合成一台设备,有无需动力的功能3.饼粕的加工菜籽粕是一种高质量蛋白质源,可做动物饲料以替代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大豆粕。

      为了制得该种菜粕,现已研究出一种新方法,它可以进行慎重的热处理为了尽量减少粕中残留溶量,只有当才籽水份低于 5%时,才能获得最佳脱溶效果加拿大和瑞典科技人员对利用菜籽生产食用浓缩蛋白曾作过调查,但未投入工业生产丹麦科技人员人员研究出一种水酶法制取油,其预处理包扩辗轧工序和热处理工序以使芥子酶钝化,接着用含水解酶的多活性配合物分解原始细胞壁和释放油,将这些产品进行分离和干燥,此法制得的油质量高这种粕一即“菜籽粉‘和” 糖蜜“混合物以用于喂养动物,消化力为 77.2%,生物价为本 92.7,蛋白质利用率为本 71.5%.4.油加工菜籽油用传统化学中和方法进行精炼现在以采用一种新设计的全脱胶方法,其工艺流程较简单大抵经过以下几个过程:(1)第一阶段是 清理,接着是剥壳 . 烝炒. 压榨和浸出等过程通过清理,可以减少油籽的损失,提高出油率,提高油籽和饼粕的质量,增加设备的处理量,减少对机械的磨损,避免生产事故,减少灰飞,有利于环境保护2)剥壳就是对大颗粒的破碎,或对小颗粒的油菜籽按其水份和温度调节到适宜程度使其具有相当的可塑性,以利于轧胚和蒸炒,一般温度在 60——70 摄氏度之间轧胚有利于油料细胞结构的破坏,易于取出细胞中的油指油菜籽的胚厚度在 0.2-0.3 微米。

      3 )浸出是植物油籽加工对溶剂提取油料中油脂的称呼它是把经过预处理的油料制成适合浸于选定称崔或提取使溶剂分子渗透到油料內的油脂之间混合成一种溶液(混合油) ,随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留(油粕)分离,再利用溶剂与油脂的沸点不同进行加热.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汽气与油脂分离,最后从汽提塔底部流出的即是浸出的毛油菜油的制作过程(1)国内菜籽食用油的加工与利用 A.预榨菜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水化脱磷→真空干燥→成品油 B.浸出菜籽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浸出菜油→水化(或碱炼)→脱溶→成品油 C.预榨菜油精炼一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 →碱炼→水洗→脱色→脱臭→成品油 D.浸出菜籽油精炼成精制菜籽油即色拉油工艺流程为:浸出毛油→水化→碱炼→水洗→脱色→脱臭→过滤→成品油 (2)加拿大低芥酸菜籽油的加工与利用 A.色拉油生产工艺: 脱酸:通过蒸汽或热水,使油脂水化,然后除去杂质,即将蒸汽导入油脂,游离脂肪酸随蒸汽被蒸馏出来,经冷凝后除去;或者让热水与油脂混合乳化,澄清后以离心机除去磷脂、游离脂肪酸和植物粘液等物质然后真空干燥,所得产品称为粗油 碱炼:通过碱炼,可进一步脱去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铁与铜离子及一些含硫化合物。

      先加 0.02%~0 . 5%的磷酸在圆柱形铁锅中,60~90 ℃下处理 15—30 分钟,再加油量 1%~3 %的 8%~12 %浓度的氢氧化钠(烧碱)经 10~30 分钟的皂化,由于皂化物比重大沉入锅底,放出后称为皂脚;然后在 65℃下用水或稀酸洗涤 2 次,放去水液,再在 114℃ 下加热除去水分,干燥后贮入油柜 氢化:采用选择性氢化法(温度 200℃、压力 41.37 千帕)或非选择性氢化法(温度 135℃、压力 413.69 千帕)处理时,在蛇管氢化锅中加入 0.01%~0.2 %的甲酸镍或碳酸镍,以促进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加氢而成饱和脂肪酸,使顺式脂肪酸变为反式异构体,以增加油脂的硬化程度和抗氧化力,并改进油脂香味如果采用一种叫考夫曼的氢化装置,则可以低于 100℃温度下进行,加入 40%的 Miscella(一种油溶剂混合物 ),油连续通过催化剂(镍),也可完成氢化过程油脂中只有少量油酸存在,对油脂品质有所改进 酯化:这一工序系在 95~135℃温度下加热约 2 小时,也可在有催化剂(0.1%~0.5 %的甲醇钠或乙醇钠,也可用钾钠合金)存在的低温(32 ~38℃)下进行;用水洗涤除去催化剂,通过油脂分子内外的相互酯化,使三油精和三硬酯精形成 6 种不同的甘油三酯,从而增加油脂的塑性,低熔点的脂变为高熔点的脂,这样便于制造固化的人造奶油。

      脱臭:为脱除有气味的黄色物质,如游离脂肪酸、醛、酮和葡萄糖芥苷分解的含硫化合物,应在高温(240~270℃)和加压(5.07 千帕的绝对压力)的真实罐中进行蒸馏,经冷却后加入 0.005%~0 .01%的柠檬酸,以防止氧化 B.起酥油的制取工艺:主要步骤是速冻,即以色拉油为原料,在附有可充瓦斯气的装置中,使油于 2~5 ℃下进行冷冻,甘油三酯便大量形成晶体,过滤除去,再加入少量防腐剂和抗起泡剂,便制成了半固体乳白色而有塑性的起酥油一般起酥油在 10~16 ℃温度下,能保持不硬不脆,在 33~34℃时保证不软不液化,是制造糕点、面包和人造奶油的原料;一般每 1 千克起酥油需要 1.2 千克菜籽油来精制 C. 人造奶油的制取工艺:以 80%的起酥油加 20%的其他辅料,如发酵脱酯牛乳、乳制品以及少量的乳化剂、食盐、香料、色素、防腐剂以及其他添加剂,便制成人造奶油制作时先把油溶性成分加在油内,水溶性成分加在牛奶里,然后按规定比例送去冷却机中,使物料快速冷却结晶,经过切块和包装即成成品它与动物油相比,含胆固醇低,价格低廉,人造奶油是制造糕点、冷饮的重要原料 D.调合油的制取工艺:将几种不同的食用油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没有化学反应过程,它的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

      从食品营养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植物油的营养价值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比较合理的油的脂肪组成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的比例最好接近 1:1:1,只有调合油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故又称之为健康油如果把菜籽油与米糠油或红花油等,按 1:1 比例调合,其亚油酸含量将提高 2~3 倍,芥酸含量将降低 50%日本用 70%的米糠油和 30%的红花油制成的调合油,经试验测定,胆固醇可降低 26%;用 85%米糠油和 15%红花油制成的调合油,可降低胆固醇 19%这样可以提高菜籽油的营养价值,扩大菜籽油的利用范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