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系统设计.ppt
21页第九章 配送中心系统设计§9-1 配送系统总体设计•配送中心的效益源于“统一进货、统一配送” ——统一进货统一进货:避免库存分散,降低企业的整体库存水平 ——统一配送统一配送:减少送货的交通流量,提高送货车辆的实载率,从而减少送货费用配送系统总体设计配送系统总体设计一、配送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一)配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配送中心系统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运营系统规划设施布置物流设备作业方法功能规划流程规划系统设计组织机构人员配置作业规范配送系统总体设计配送系统总体设计(二)配送系统规划的设计程序确定配送中心的定位和目标选择配送中心的地址明确配送中心的背景资料基础资料的分析配送中心规划条件的确定配送中心功能流程规划区域布置规划配送中心系统方案的详细规划设备制造与安装、系统安装与调试、试运营信息系统规划方案评估确定最佳方案设备与设施设计信息系统设计运营系统设计筹划准备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方案评估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实施阶段配送系统总体设计配送系统总体设计二、配送系统总体设计的基本要点 1、在规划设计阶段,配送中心的管理、使用者(客户)和设计单位必须紧密结合 2、设计时,必须注意系统的整体性、均衡性和流畅性。
3、配送中心地址位置的选择 4、集装单元运输是现代运输的重大改革,集装单元器具形式和规格的确定也是配送中心设计的重要内容 5、设计时要考虑适当引入现代化的储存分拣设备和信息系统 6、配送中心的系统设计中必须具有足够的柔性§9-2 配送中心选址及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一、配送中心的选址(一)配送中心选址的决策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地理区域 ——其次需确定具体的建设地点(二)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1、建在主要交通网的枢纽处,配送中心和供应地之间交通便利,距离较近 2、以配送圈的重叠程度作为与邻近配送中心的适当距离 3、配送中心所在地,应是土地充足,地价较低,又无建设限制规定的区域 4、不对周围居民环境造成影响配送中心选址及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配送中心选址及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三)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因素 ——客户的分布 ——供应商的分布 ——交通条件 ——土地条件 ——自然条件 ——人力资源条件 ——政策条件配送中心选址及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配送中心选址及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二、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一)物流网点的概念 ——大量物资集散的场所,如配送中心物资储运仓库二)物流网点布局的含义 —区域内网点数目的设计; —区域内网点位置的设计; —区域内网点规模的设计; —区域内各网点的供货范围的设计; —区域内各网点的进货渠道和进货方式的设计。
配送中心选址及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配送中心选址及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三)物流网点布局的原理 ——在满足用户需求和各种约束条件下,选择总费用最省的布局方案 ——总费用包括:物流费用(运杂费、仓储费等)、网点设置费用四)物流网点布局的方法 ——解析法 ——模拟法 ——逐次逼近法(实用性方法、启发式方法)§9-3 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一、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配送中心的功能流通行销功能储存保管功能分拣配送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信息提供功能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内部工作区配置办公区理货区保管场所 流通加工区发货区 分类区收货区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二、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一)配送中心系统布置的程序规划资料:E,I,Q,R,S,T,C1、规划资料分析2、流程分析3、区域设置4、物流相关性分析5、活动相关性分析6、总体平面布置修正因素实际条件限制7、方案评价方案X方案Z方案Y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二)流程分析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表作业类别作业类别AABBCCDD……进货区1111理货区2222分类区344流通区3保管区3特殊作业3配送4544物流量注:1,2,3,4,5表示流程的先后顺序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三)作业区域设置 1、能力需求分析 2、拣货区的储运能力规划 3、区域面积的规划(四)物流相关性分析 ——物流分析即对配送中心各区域间的物流量进行分析,用物流强度和物流相关表来表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物流关系强弱,确定各区域的物流相关程度。
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各功能区域的相关表进货区理货区分类区加工区保管区特保区发货区办公区进货区理货区A分类区II加工区UOU保管区UAEE特保区UOIOU发货区UUAIEO办公区UUUUUUU注:A,E,I,O,U为物流相关性A,超大;E,较高;I,一般;O,较小;U,可忽略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五)活动相关性分析 ——对所有区域进行业务活动相关性分析,确定各区域之间的密切程度 ——据相关要素对两个区域进行相关性评价,确定相关程度登级 ——相关程度高的区域在布置时应尽量紧密或接近,如出货区与称重区;相关程度低的区域则不宜接近,如库存区与司机休息室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六)区域布置 ——流程性布置法:根据物流移动路线和物流相关表作为布置的主要依据,适用于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 ——活动相关性布置法:根据各区域的综合相关表进行区域布置,适用于整个厂区或辅助性区域的布置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区域布置的方法和步骤: 1、物流作业区域的布置 —决定配送中心对外的联外道路形式。
—决定配送中心厂房空间范围、大小及长度比例 —决定配送中心由进货到出货的主要物流路线 —按物流相关表和物流路线配置各区域位置 2、行政活动区域的配置 —首先选择与各部门活动相关性最高的部门区域先行置入规划范围内,再按活动相关表,按与已置入区域关系的重要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置入布置范围内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办公区理货区保管场所 流通加工区发货区 分类区收货区平面布置的初步方案10%10%20%20%10%10%40%40%60%60%100%100%100%100%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七)修正区域布置草图考虑的因素: ——厂房与土地面积比例 ——厂房建筑的特性 ——法规限制 ——交通出入限制 ——其他如经费预算限制、政策配合因素等八)方案评估 ——进行比较,选择最优方案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功能规划及设施构造三、配送中心的内部设施构造 —仓储设施 —物料搬运设施 —订单拣取设备 —流通加工设备 —配送周边配合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