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3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ppt

6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85934677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8.59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3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学习情境学习情境2:2:侵染性病害防治侵染性病害防治 13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危害寄主危害寄主 常见的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番茄细菌常见的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番茄细菌性斑疹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青枯病、软腐病等病害性斑疹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青枯病、软腐病等病害◆◆症状症状 可侵染叶片、叶柄、茎、瓜条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和半可侵染叶片、叶柄、茎、瓜条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和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外绕黄色晕圈潮湿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干裂,形成穿孔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干裂,形成穿孔( (孔洞孔洞) ),茎和,茎和瓜条上的病斑裂溃烂,瓜条蒂部受害,甚至烂到种子上,有臭味,干燥瓜条上的病斑裂溃烂,瓜条蒂部受害,甚至烂到种子上,有臭味,干燥后呈乳白色,并留有裂痕。

      后呈乳白色,并留有裂痕 一、一、黄瓜角斑病黄瓜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真叶染病,初为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真叶染病,初为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部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病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部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别于霜霉病部质脆易穿孔,别于霜霉病◆◆茎、叶柄、卷须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茎、叶柄、卷须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瓜条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受害瓜条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

      病菌侵入种子,色菌脓,受害瓜条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病菌侵入种子,致种子带菌致种子带菌 病原物病原物: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一端生有: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一端生有1~~5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25~~28℃℃,在,在49~~50℃℃下经下经10分钟致死分钟致死侵染循环侵染循环::◆◆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次侵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次侵染菌源◆◆传播特点:种子上的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可存活传播特点:种子上的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可存活1~~2年,播种后直接侵染子年,播种后直接侵染子叶,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棚顶水珠下落、昆虫等传播蔓延,从叶,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棚顶水珠下落、昆虫等传播蔓延,从寄主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经寄主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经7~~10天潜育后出现病斑,潮湿时产生菌脓天潜育后出现病斑,潮湿时产生菌脓 发生因素发生因素:带菌种子是发病的主要条件。

      田园不洁,连茬或连套种:带菌种子是发病的主要条件田园不洁,连茬或连套种植,以及根茬过多,施肥未经充分腐熟等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植,以及根茬过多,施肥未经充分腐熟等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棚室内湿度过大,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光照不足或长时间阴雨,有利棚室内湿度过大,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光照不足或长时间阴雨,有利于病原的扩展与蔓延温度于病原的扩展与蔓延温度20-28℃℃,相对湿度大于,相对湿度大于70%,叶面结露或,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则发病快,另外,棚室前缘及棚内低凹处和有水滴处,往往叶缘吐水,则发病快,另外,棚室前缘及棚内低凹处和有水滴处,往往形成发病中心,连阴雨天往往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形成发病中心,连阴雨天往往造成较高的发病率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选用耐病品种选用耐病品种     ◆◆从无病瓜上采种从无病瓜上采种 ◆◆种子处理瓜种可用种子处理瓜种可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用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用40%福尔马林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倍液浸种90分钟,或用分钟,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芽播种     ◆◆加强栽培防病,无病土育苗,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实行加强栽培防病,无病土育苗,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年以上的轮作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保护地黄瓜重点抓生态防治,方法见霜霉病须用药时可选粉尘法,保护地黄瓜重点抓生态防治,方法见霜霉病须用药时可选粉尘法,5%百菌清每百菌清每667m21kg/次◆◆药剂防治:可选用药剂防治:可选用2×10-4浓度的农田链霉素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注意重浓度的农田链霉素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注意重点喷洒叶片的背面、茎蔓和瓜条,或选用铜皂液(点喷洒叶片的背面、茎蔓和瓜条,或选用铜皂液(1:6:700倍)进行喷雾防治倍)进行喷雾防治 二、二、黄瓜细菌性缘枯病:黄瓜细菌性缘枯病:是大棚黄瓜的一种重要病害叶片、叶柄、茎是大棚黄瓜的一种重要病害叶片、叶柄、茎蔓、卷须、果实均可受害蔓、卷须、果实均可受害◆◆叶片:病斑为点状斑点,生于叶缘水控附近,水浸状,扩大为淡褐色叶片:病斑为点状斑点,生于叶缘水控附近,水浸状,扩大为淡褐色不规则形斑,周围有晕圈,严重时产生大型水渍状病斑,由叶缘向叶不规则形斑,周围有晕圈,严重时产生大型水渍状病斑,由叶缘向叶中间扩展,呈楔形。

      中间扩展,呈楔形◆◆叶柄、茎、卷须病斑呈褐色水浸状叶柄、茎、卷须病斑呈褐色水浸状◆◆瓜条由瓜柄处侵染,形成病斑,黄化凋萎,脱水后僵硬,空气湿度瓜条由瓜柄处侵染,形成病斑,黄化凋萎,脱水后僵硬,空气湿度大时,病部溢出菌脓大时,病部溢出菌脓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叶缘发病症状叶缘发病症状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叶尖发病症状叶尖发病症状 黄瓜细菌性缘枯病黄瓜细菌性缘枯病—发病株结瓜症状发病株结瓜症状 病原物病原物:为边缘假单胞菌边缘假单胞致病型,属细菌菌落黄褐色,表:为边缘假单胞菌边缘假单胞致病型,属细菌菌落黄褐色,表面光滑,边缘波状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有叶缘向叶中间扩展,面光滑,边缘波状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有叶缘向叶中间扩展,呈楔形可侵染黄瓜、南瓜可侵染黄瓜、南瓜侵染循环侵染循环::◆◆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病原从叶缘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二年初侵染源病原从叶缘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传播特点病原风雨、田间操作传播蔓延和重复侵染传播特点病原风雨、田间操作传播蔓延和重复侵染。

      发生因素发生因素::◆◆叶面结露时间长,缘枯细菌病的水浸状病斑出现越多,有的在病部可见叶面结露时间长,缘枯细菌病的水浸状病斑出现越多,有的在病部可见菌脓黄瓜叶缘吐水是引起该病流行的重要水湿条件黄瓜叶缘吐水是引起该病流行的重要水湿条件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种子消毒:用种子消毒: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温水浸种20分钟,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用分钟,或用40%福福尔马林尔马林150倍液浸倍液浸1.5h,或用,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倍液浸种2h,冲,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洗干净后催芽播种◆◆农业防治:加强黄瓜制种基地的无病生产,选无病田,无病瓜留种培农业防治:加强黄瓜制种基地的无病生产,选无病田,无病瓜留种培育无病壮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注意适时防风、降低棚室温度,增加光育无病壮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注意适时防风、降低棚室温度,增加光照增施腐熟有机肥,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发育推广使用高垄、照增施腐熟有机肥,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发育。

      推广使用高垄、覆膜、暗浇水的栽培技术注意适当轮作,清除病残体,及时翻晒土壤覆膜、暗浇水的栽培技术注意适当轮作,清除病残体,及时翻晒土壤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用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叶面喷雾,倍液,叶面喷雾,每隔每隔7天喷天喷1次药,共喷次药,共喷4-6次常用农药还有农用链霉次常用农药还有农用链霉250mg/kg液,液,新植霉素新植霉素200mg/kg液,液,14%络氨铜水剂络氨铜水剂300倍液,倍液,30%克菌康可湿性克菌康可湿性粉剂粉剂800-1000倍液,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保护地每公顷倍液保护地每公顷每次喷撒每次喷撒10%乙滴粉尘剂或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脂铜粉尘剂15kg 三、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三、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1.症状: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青枯病发病急,蔓延块,发生严重时症状: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青枯病发病急,蔓延块,发生严重时 造成植株成片死亡造成植株成片死亡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和中部叶片相机出现萎蔫或整株和中部叶片相机出现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叶片同时萎蔫 。

      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稍变淡 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不定根或不定芽 2.侵染循环侵染循环◆◆越冬:病原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越冬:病原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4个月,最长个月,最长 可达可达6年之久◆◆传播特点: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进行传播从传播特点: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进行传播从 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皮孔和伤口侵入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皮孔和伤口侵入3.发生因素发生因素◆◆气候因素高温高湿诱发青枯病发生气候因素高温高湿诱发青枯病发生◆◆土壤因素:病原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存,土壤含水量达到土壤因素:病原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存,土壤含水量达到25%时,时, 有利于诱发青枯病有利于诱发青枯病◆◆栽培因素:幼苗不壮,多年连作,中耕伤根,低洼积水,控水过重,栽培因素:幼苗不壮,多年连作,中耕伤根,低洼积水,控水过重, 干湿不均,均可加重病害发生。

      干湿不均,均可加重病害发生 4.4.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应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进行农业防治: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避免与茄科年以上的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及豆科作物连作整地时每公顷撒施石灰作物及豆科作物连作整地时每公顷撒施石灰45-90kg选择无病地选择无病地育苗夏秋育苗采用遮阳育苗采用高畦种植;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夏秋育苗采用遮阳育苗采用高畦种植;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①①康地雷得是一种以防治植物青枯病为主的、广谱、多功能生物农康地雷得是一种以防治植物青枯病为主的、广谱、多功能生物农 药,可采取浸种,定植初期苗床泼浇,发病初期进行灌根药,可采取浸种,定植初期苗床泼浇,发病初期进行灌根 ②②发病初期喷发病初期喷3%中生菌素中生菌素60-800倍液③③发病初期灌发病初期灌50%敌枯双可敌枯双可 湿性粉剂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倍液,或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 倍液,或倍液,或50%虎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虎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氢氧化铜可 湿性粉剂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络氨铜水剂500倍液,隔倍液,隔7天灌根天灌根1 次,连续灌次,连续灌2-3次。

      次 辣椒疮痂病是辣椒的一种主要病害,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甚至辣椒疮痂病是辣椒的一种主要病害,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甚至毁种,使辣椒产量锐减毁种,使辣椒产量锐减四、辣椒疮痂病四、辣椒疮痂病 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深褐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深褐色渐变为黄褐色,边缘色深,中部颜色渐变为黄褐色,边缘色深,中部颜色较淡略凹陷,有时有轮纹色较淡略凹陷,有时有轮纹 病斑边缘隆起呈疮痂状病斑边缘隆起呈疮痂状茎部先现水浸状不规则的条茎部先现水浸状不规则的条斑,扩展后互相连接,暗褐斑,扩展后互相连接,暗褐色,隆起,纵裂呈疮痂状色,隆起,纵裂呈疮痂状 果实产生圆形或长圆形稍隆果实产生圆形或长圆形稍隆起的黑色疮痂,边缘产生裂起的黑色疮痂,边缘产生裂口,潮湿时有菌脓溢出口,潮湿时有菌脓溢出病斑边缘隆起呈疮痂状病斑边缘隆起呈疮痂状 ◆◆侵染循环侵染循环 病原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病原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病原与蜘蛛叶片接触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繁殖,致使表冬病原与蜘蛛叶片接触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繁殖,致使表皮组织增厚形成疮痂状。

      病原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带菌种子可作远皮组织增厚形成疮痂状病原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带菌种子可作远距离传播距离传播◆◆发生因素发生因素 甜椒和粗牛角形的辣椒发病最重在高温多雨的甜椒和粗牛角形的辣椒发病最重在高温多雨的6-7月份,尤其在暴风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伤口增加,有利于细菌的传播和侵染,是发病的高峰期雨后天雨过后,伤口增加,有利于细菌的传播和侵染,是发病的高峰期雨后天晴极易流行氮肥用量过多,磷钾肥不足,加重发病种植过密,生长不晴极易流行氮肥用量过多,磷钾肥不足,加重发病种植过密,生长不良,容易发病良,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①①种子消毒:先将种子放入种子消毒:先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种温水中浸种10分钟,捞起再用分钟,捞起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或用分钟或用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②②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重病田块应与非茄科蔬菜实行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重病田块应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培育壮年的轮作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定植后注意松土,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

      改善田间通苗,合理密植,定植后注意松土,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改善田间通风条件,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湿度生长期及时清洁田园,清除枯枝落叶,收风条件,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湿度生长期及时清洁田园,清除枯枝落叶,收获后,病残体集中烧毁获后,病残体集中烧毁③③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万单位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剂600倍液,或倍液,或14%洛氨铜水剂洛氨铜水剂300倍液,或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倍液,或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倍液,隔7-10天喷天喷1次,连续次,连续2-3次 五、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五、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开始呈水渍状小点,随后扩大成不开始呈水渍状小点,随后扩大成不规则斑点,深褐色至黑色,直径规则斑点,深褐色至黑色,直径2-4mm,无轮纹,四周具有或无黄色晕无轮纹,四周具有或无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后期可见发亮圈,湿度大时,病斑后期可见发亮的菌脓首先形成米粒大小的水浸状斑首先形成米粒大小的水浸状斑点,病斑逐渐增多,扩大,随点,病斑逐渐增多,扩大,随着病斑的扩大颜色由透明色到着病斑的扩大颜色由透明色到灰色,再到褐色,最后形成黑灰色,再到褐色,最后形成黑色,形状由斑点扩大为椭圆,色,形状由斑点扩大为椭圆,最后病斑连片形成不规则形。

      最后病斑连片形成不规则形 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 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侵染循环侵染循环::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里越冬通过雨水飞溅和农事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在种子、病残体及土壤里越冬通过雨水飞溅和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操作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发生因素发生因素::播种带菌种子能引起幼苗发病在环境温度播种带菌种子能引起幼苗发病在环境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时,以上时,有利发病保护地番茄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有利发病保护地番茄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防治方法防治方法::①①检疫:该病是一个重要的种传病害,加强检疫,防治带菌种子传入非疫检疫:该病是一个重要的种传病害,加强检疫,防治带菌种子传入非疫 区②②种子消毒:播种前用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6℃℃温水浸种温水浸种30分钟;使用分钟;使用1.05%次氯酸钠浸次氯酸钠浸20-40 分钟或硫酸链霉素分钟或硫酸链霉素200mg/kg浸浸2小时,然后经水洗小时,然后经水洗30分钟后供播分钟后供播 种使用。

      种使用 ③③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滴灌和沟灌,避免喷灌和漫灌;与非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滴灌和沟灌,避免喷灌和漫灌;与非 茄科蔬菜实行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发病的保护地采收时用硫年以上的轮作发病的保护地采收时用硫 磺熏烟④④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倍液,或14% 洛氨铜水剂洛氨铜水剂300倍液,或倍液,或0.3%-0.5%的氢氧化铜进行防的氢氧化铜进行防 治每隔10天喷天喷1次,连续次,连续1-2次 主要侵染叶、茎蔓、豆荚和种子主要侵染叶、茎蔓、豆荚和种子◆◆幼苗:病苗出土后,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在着生小叶的节上及地片叶柄基部产生幼苗:病苗出土后,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在着生小叶的节上及地片叶柄基部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为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幼苗即折断干枯水浸状斑,扩大后为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幼苗即折断干枯◆◆叶片染病,病叶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生暗绿色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不叶片染病,病叶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生暗绿色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变褐色,干枯变薄,半透明状,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常溢出淡规则形,病斑变褐色,干枯变薄,半透明状,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常溢出淡黄色菌脓,干后呈白色或黄白色菌膜。

      严重时病斑相连,全叶枯干,似火烧一样,黄色菌脓,干后呈白色或黄白色菌膜严重时病斑相连,全叶枯干,似火烧一样,病叶一般不脱落高湿、高温时,病叶可凋萎变黑病叶一般不脱落高湿、高温时,病叶可凋萎变黑◆◆茎上染病,病斑红褐色茎上染病,病斑红褐色溃疡状条形斑溃疡状条形斑,,中央中央稍凹陷,长条形龟裂稍凹陷,长条形龟裂当病斑围茎蔓一当病斑围茎蔓一周时,其上部茎叶萎蔫枯死周时,其上部茎叶萎蔫枯死◆◆豆荚染病,豆荚染病,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后卫褐色,病斑中央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后卫褐色,病斑中央稍凹陷稍凹陷,常有淡,常有淡黄色菌脓,病重时全荚皱缩黄色菌脓,病重时全荚皱缩◆◆种子发病时表面上出现黄色或黑色凹陷小斑点,种脐部常有淡黄色菌脓溢出发病时表面上出现黄色或黑色凹陷小斑点,种脐部常有淡黄色菌脓溢出六、菜豆细菌性疫病六、菜豆细菌性疫病 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细菌性疫病—植株发病症状植株发病症状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细菌性疫病—雨天叶片发病症状雨天叶片发病症状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细菌性疫病—叶片发病症状叶片发病症状 雨天叶片从中部发病症状雨天叶片从中部发病症状 雨天叶片背面发病症状雨天叶片背面发病症状叶片发病后期症状叶片发病后期症状豆荚发病症状豆荚发病症状 病原物病原物: :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野油菜黄单胞菌菜豆疫病致病型,属细菌。

      短杆疫病致病型,属细菌短杆状,极生鞭毛状,极生鞭毛1 1根,有荚膜根,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3030℃℃,最适,最适pH7.3pH7.3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细菌性疫病—病原线图病原线图 侵染循环侵染循环::◆◆越冬及初侵染源病原主要在种子内部或附在种子外表越冬病原在种子越冬及初侵染源病原主要在种子内部或附在种子外表越冬病原在种子内能存活内能存活2-32-3年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长出后即会发病病原经植株的年播种带菌的种子,幼苗长出后即会发病病原经植株的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传播特点:病原侵染子叶和幼茎后能产生菌脓,经风雨及昆虫传播传播特点:病原侵染子叶和幼茎后能产生菌脓,经风雨及昆虫传播发生因素发生因素:: 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多雾和雾重天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多雾和雾重天气发病也较重叶片上有水滴发病的重要条件京城打水漫灌,肥力不气发病也较重叶片上有水滴发病的重要条件京城打水漫灌,肥力不足,偏施氮肥,植株徒长,生长势弱,田间杂草丛生,均易引起发病足,偏施氮肥,植株徒长,生长势弱,田间杂草丛生,均易引起发病。

      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蚜虫、红蜘蛛等发生严重的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蚜虫、红蜘蛛等发生严重的田块,发病重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注意选用和选育抗病高产良种特别注意寻找矮生菜豆抗病品种注意选用和选育抗病高产良种特别注意寻找矮生菜豆抗病品种◆◆无病田留种并种子消毒(无病田留种并种子消毒(4545℃℃恒温水浸种恒温水浸种15min15min,,50%50%福美双可湿粉拌种浸种福美双可湿粉拌种浸种12h12h◆◆加强水肥管理加强水肥管理◆◆结合防红蜘蛛和蚜虫,及早喷药预防,可减轻发病用结合防红蜘蛛和蚜虫,及早喷药预防,可减轻发病用10%10%浏阳霉素乳油或浏阳霉素乳油或5%5%霸螨灵霸螨灵悬浮剂悬浮剂+ +抗菌剂抗菌剂401401或或21%21%喹菌酮可湿粉(喹菌酮可湿粉(1:11:1))10001000倍液,即混即喷,或上述任一倍液,即混即喷,或上述任一种杀虫剂种杀虫剂10001000倍液与硫磺链霉素倍液与硫磺链霉素150150单位即混即喷隔单位即混即喷隔7-10d7-10d喷喷1 1次,次,3-43-4次,交替次,交替喷施,喷匀喷足喷施,喷匀喷足 是青菜的一种主要病害。

      菜心部位先发病发病部位为浸润半透明状褐是青菜的一种主要病害菜心部位先发病发病部位为浸润半透明状褐色,后变为黏滑软腐状,最后菜株枯死,病部水分蒸发呈干缩状有的色,后变为黏滑软腐状,最后菜株枯死,病部水分蒸发呈干缩状有的从茎基部或叶柄处发病,引起全株萎蔫从茎基部或叶柄处发病,引起全株萎蔫青菜软腐病青菜软腐病—发病株症状发病株症状七、青菜软腐病七、青菜软腐病 青菜软腐病青菜软腐病—发病后期症状发病后期症状青菜软腐病青菜软腐病—根茎部发病症状根茎部发病症状 青菜软腐病青菜软腐病—发病株症状发病株症状 青菜软腐病青菜软腐病—发病株症状发病株症状 青菜软腐病青菜软腐病—发病后期症状发病后期症状 青菜软腐病青菜软腐病—发病后期症状发病后期症状 病原物病原物:胡萝卜软腐欧文: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细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细菌菌体短杆状,周围有菌菌体短杆状,周围有鞭毛鞭毛2-8根,无荚膜,不产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青菜软腐病青菜软腐病—病原线图病原线图 侵染循环侵染循环::◆◆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主要在病株、土中病残体哦害虫体内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主要在病株、土中病残体哦害虫体内越冬。

      越冬◆◆传播特点:借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传播特点:借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发生因素发生因素::植株在出现伤口后被侵染发病植株在出现伤口后被侵染发病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平整土地,清沟整畦,采取高畦栽培;实行沟灌,农业防治:平整土地,清沟整畦,采取高畦栽培;实行沟灌,严防打水漫灌农事操作中避免植株形成伤口及时中耕锄严防打水漫灌农事操作中避免植株形成伤口及时中耕锄草,保持土壤一定湿度草,保持土壤一定湿度◆◆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生石灰和硫磺(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生石灰和硫磺(50:150:1)混合粉)混合粉150g/mg150g/mg,土壤消毒,或用硫酸链霉素或,土壤消毒,或用硫酸链霉素或72%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3000-4000倍液,隔倍液,隔10d10d喷喷1 1次,连续防治次,连续防治2-32-3次 是洋葱的一种主要病害是洋葱的一种主要病害◆◆鳞茎膨大期在鳞茎膨大期在1-21-2片外叶的下部产生半透明灰白色斑,叶鞘片外叶的下部产生半透明灰白色斑,叶鞘基部软化腐败,外叶倒折,病斑向下扩展;假茎部发病初期基部软化腐败,外叶倒折,病斑向下扩展;假茎部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内部开始腐烂,散发出恶臭。

      呈水渍状,后内部开始腐烂,散发出恶臭◆◆贮藏期:多从鳞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贮藏期:多从鳞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带有臭味的汁液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黄褐色或黑褐色带有臭味的汁液若鳞茎中心部发病则软化腐烂若鳞茎中心部发病则软化腐烂八、大(洋)葱软腐病八、大(洋)葱软腐病 葱软腐病葱软腐病—发病株发病株葱软腐病葱软腐病—洋葱头发病洋葱头发病 病原物病原物: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周生: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周生4-5根鞭毛,病菌子啊根鞭毛,病菌子啊4-39℃℃范围内均可生长,范围内均可生长,25-3025-30℃℃最适,最适,5050℃℃经经10min10min致死侵染循环侵染循环::病原在鳞茎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腐生通过肥料、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经病原在鳞茎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腐生通过肥料、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经伤口侵入伤口侵入发生因素发生因素::收获期遇雨易发病,低洼连作或植株徒长易发病基肥不成分腐熟造成烧根为诱收获期遇雨易发病,低洼连作或植株徒长易发病。

      基肥不成分腐熟造成烧根为诱发条件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农业防治:与非葱类作物进行农业防治:与非葱类作物进行2-32-3年轮作用无病床土培育壮苗,适期年轮作用无病床土培育壮苗,适期 早栽,勤中耕,浅浇水,及时排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氮肥早栽,勤中耕,浅浇水,及时排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氮肥 用过多◆◆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50%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500倍液,或倍液,或77%77%氢氧氢氧 化铜可湿性粉剂化铜可湿性粉剂500500倍液,或倍液,或72%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4000倍液,隔倍液,隔 7-10 7-10天喷天喷1 1次,共喷次,共喷2-32-3次,及时防治葱地种蝇幼虫次,及时防治葱地种蝇幼虫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在整个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系统性病害,在整个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 属细菌性病害,全株侵染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属细菌性病害,全株侵染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病情向下扩展( (图图4-12)4-12),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

      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弧形坏死( (图图4-134-13至图至图4-14)4-14)九、马铃薯环腐病九、马铃薯环腐病 病原物病原物: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短杆状,无鞭: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短杆状,无鞭毛,单生或偶而成双,不形成荚膜及芽孢,好气性,革兰氏染色阳性毛,单生或偶而成双,不形成荚膜及芽孢,好气性,革兰氏染色阳性侵染循环侵染循环::病原细菌在种薯中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病原细菌在种薯中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发病病菌通过切刀带菌传染进入新结薯块而发病病菌通过切刀带菌传染发生因素发生因素::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病菌在土壤中仅能存活很短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病菌在土壤中仅能存活很短时间,土壤一般不传病,但在土壤中残存的病块茎和病残体内存活时间较时间,土壤一般不传病,但在土壤中残存的病块茎和病残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地温在长,地温在1 8~~22 0C时最适发病,地温超过时最适发病,地温超过31℃℃,高温干燥时发病受到抑,高温干燥时发病受到抑制。

      常年连作地块,土质黏重,雨后易积水,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透性差,制常年连作地块,土质黏重,雨后易积水,种植密度大,田间通透性差,地下害虫为害严重发病较重地下害虫为害严重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与非茄科蔬菜轮作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年以上;◆◆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壤土进行种植,合理密植,结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壤土进行种植,合理密植,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病穴处撒生石灰消毒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病穴处撒生石灰消毒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种薯处理,播前淘汰病薯,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种薯处理,播前淘汰病薯,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也可采用不断剔除烂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也可采用70%敌磺钠可溶性粉敌磺钠可溶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剂拌种,用药量为100kg种薯拌药种薯拌药210g;切刀应用;切刀应用75%酒精消毒,切块酒精消毒,切块后的种薯用新植霉素后的种薯用新植霉素5 000倍液或倍液或47%春雷春雷·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倍液浸泡浸泡30分钟,或用分钟,或用50mg/kg硫酸铜稀释液浸泡硫酸铜稀释液浸泡10分钟。

      分钟 蔬菜主要病毒性病害蔬菜主要病毒性病害危害寄主危害寄主:: 主要危害黄瓜、番茄、辣椒,在日光温室中常见有黄瓜花叶病毒主要危害黄瓜、番茄、辣椒,在日光温室中常见有黄瓜花叶病毒病、番茄蕨叶病毒病、番茄花叶病毒病、辣椒花叶病毒病、番茄条斑病病、番茄蕨叶病毒病、番茄花叶病毒病、辣椒花叶病毒病、番茄条斑病毒病,以番茄病毒病发生普遍毒病,以番茄病毒病发生普遍症状症状 常见的有花叶型、蕨叶型和条斑形常见的有花叶型、蕨叶型和条斑形◆◆花叶型;出现明脉或黄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植株生长缓慢,病重花叶型;出现明脉或黄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植株生长缓慢,病重时落花、落果时落花、落果 ◆◆蕨叶型;植株明显矮化,预芽、幼叶细长、丛生,呈螺旋状下卷植蕨叶型;植株明显矮化,预芽、幼叶细长、丛生,呈螺旋状下卷植株叶片自上而下全部或部分变为线状叶脉变紫,中下部叶片上卷,株叶片自上而下全部或部分变为线状叶脉变紫,中下部叶片上卷,病重时下部叶卷成筒状病果畸形,剖检果实,果肉呈浅褐色病重时下部叶卷成筒状病果畸形,剖检果实,果肉呈浅褐色◆◆条斑型;最初叶、茎、果上出现深褐色斑,随病情发展,叶片上出现条斑型;最初叶、茎、果上出现深褐色斑,随病情发展,叶片上出现云纹状不规则茶褐色斑,茎秆上呈条状褐色斑,病部稍凹陷,果上病云纹状不规则茶褐色斑,茎秆上呈条状褐色斑,病部稍凹陷,果上病斑大部分较小,浅褐色至深褐色,表皮凸凹不平,犹如猴头。

      条斑型斑大部分较小,浅褐色至深褐色,表皮凸凹不平,犹如猴头条斑型病毒病变色仅局限于表皮,而不深入茎、果内病毒病变色仅局限于表皮,而不深入茎、果内 番茄花叶型病毒病番茄花叶型病毒病 番茄蕨叶型病毒病(番茄蕨叶型病毒病(CMV)) 番茄条斑型病毒病病果番茄条斑型病毒病病果 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 u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主要通过蚜虫、主要通过蚜虫、飞虱、飞虱、伤口及农事操作传播传毒,种伤口及农事操作传播传毒,种子也可传毒子也可传毒高温干旱、土壤板结、缺肥、缺水、高温干旱、土壤板结、缺肥、缺水、定植晚、定植晚、连作地、低洼地连作地、低洼地等均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等均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如佳粉选用抗病品种如佳粉1515号、毛粉号、毛粉802802、中蔬、中蔬4 4、、5 5、、6 6号等;号等;◆◆防蚜、治蚜用银灰色膜驱蚜、黄板涂机油诱蚜和喷药杀蚜等防蚜、治蚜用银灰色膜驱蚜、黄板涂机油诱蚜和喷药杀蚜等◆◆肥水管理应定期或不定期喷施叶面营养剂,使植株稳生稳长,增强肥水管理。

      应定期或不定期喷施叶面营养剂,使植株稳生稳长,增强抗耐病力抗耐病力◆◆种子消毒:用种子消毒:用1010%磷酸三钠浸种%磷酸三钠浸种2020分钟,洗净催芽播种;或分钟,洗净催芽播种;或55℃55℃温水温水浸种浸种4040分钟 ◆◆药药剂剂防防治治::可可用用70%艾艾美美乐乐3000倍倍液液灌灌根根或或用用25%阿阿克克泰泰2000倍倍液液喷喷雾雾控控制制蚜蚜虫虫等等传传毒毒媒媒介介;;发发病病初初期期用用1.5%植植病病灵灵1000倍倍液液、、或或20%病病毒毒A 500倍倍液液、、或或抗抗毒毒剂剂1号号200-300倍倍液液喷喷雾雾或或灌灌根根喷喷雾雾亩亩用用药药液液量量60-90公公斤斤,,灌灌根根每每株株用用药药液液量量200-300毫毫升升,,7-10天天防防1次次,,连防连防2-3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