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叶圣陶的“秘诀”──《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30540093
  • 上传时间:2023-09-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叶圣陶的“秘诀”──《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语文课上,我教学生学习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学生很快地找到了:“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我让学生读读后,问:“你喜欢这几句话吗?”学生们都说喜欢,我又请几个同学美美地读读喜欢的部分,后又集体朗读了一遍时机成熟了,我问:“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因为这几句描写得十分细致,写出了叶子的特点几个学生受到了启发,一个学生说:“这些描写突出了叶子多、密的特点你们是从哪些词中读懂这些特点的?”“从‘铺’和‘不留一点空隙’可以看出爬山虎的叶子多且密我又问:“作者笔下的爬山虎还有别的特点吗?”有人站起来说:“从‘一顺儿’和‘均匀’可以看出爬山虎叶子铺得整齐均匀我很贪心,继续微笑着、期待地看着他们这时,一个学生说:“我从‘漾起波纹’也看出爬山虎的叶子排列得很有规律我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让学生再次朗读句子,并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词突现出来学生读完后,我话锋一转:“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叶子写得这么好呢?”学生这下可被我问住了,这是我意料之中的我继而又问:“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曾学过叶圣陶的一篇美文吗?”学生们纷纷回答:“是《荷花》”“对!还记得最美的几句吗?”几个学生陆续站起来,背出了文中描写荷花形态和作者由荷花所联想的句子我出示《荷花》的2、4小节,让学生集体有感情朗读一遍,并要求边读边想想两篇文章都写得这么好,叶圣陶到底有什么秘诀学生极认真地读着、思考着……刚读完,就有学生举手了:“老师,我发现叶圣陶之所以能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经过了细致地观察对呀,没有真实地、细致地观察怎么能写得这么详细、生动呢!这是叶圣陶写作的第一秘诀”一学生又说:“我还知道叶圣陶的第二个秘诀!”我故作惊讶地问:“哦,那第二个秘诀是什么呢?”“是想象你看,他写荷花:看着看着,他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接着是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而写爬山虎的叶子时,他说‘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这些都是作者由眼前景物所产生的想象我和学生兴奋地为他鼓起了掌你们还能发现别的秘诀吗?”大部分学生开始摇头。

      我卖起关子,说:“这个秘诀,叶圣陶已经告诉我了,当然也告诉你们了,不信再读读这句话”我出示了“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刚读了一遍,有同学信心十足地高举起了手一个学生说:“我从‘好看得很’看出作者很喜欢爬山虎的叶子,所以才会写得这么好另一个说:“我也认为作者是带着深深的喜爱之情来写这些植物的,这应该就是叶圣陶写作的第三个秘诀吧我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真棒,真实情感地投入的确是写作成功的决定因素现在谁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发现的叶圣陶写作的三个秘诀学生纷纷举手,一时不知叫谁好,只得改为集体回答:“一是──”“细致地观察二是──”“丰富的想象三是──”“真挚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观察身边一种事物,试着写一篇情浓意真的观察日记,行吗?”“行!”同学们自信地响亮回答反思】课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使阅读教学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今天的尝试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回顾中国的语文教学历史,近点,解放后,受苏联一位语文教育“专家”的影响,我们把鲜活的语文学习,变成了抽象、干枯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后来,又受美国的影响,语文课也搞了许多“标准化”试题,折腾得实在不成样子。

      这是“高科技”污染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特点的重要表现──学生作为一名学习者,一名读者,在自我建构的学习过程中,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生成自身独特的情感与体验,体味到文字、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为写作打下牢固的根基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自我发现中寻找独特的认识、感受,让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使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欣喜地发现了叶圣陶的“秘诀”,有了这三个要素,何愁学生写模式化、概念化的虚假作文呢?实事也是这样:第二天,许多学生交上了一篇篇充满个性的观察日记,他们把自己纯真的情感融入到视觉迥异的观察和想象中无疑,这一节课己经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记忆中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