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人际交往障碍的案例分析报告(稻谷书苑).doc
9页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人际交往障碍的案例分析报告 姓 名: 郭称心 身份证号: 410222198709272049 所在省市: 河南省郑州市 所在单位: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一例人际交往障碍的案例分析报告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郭称心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例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根据来访者主诉和员对其情况的介绍,经过综合系统的分析,做出诊断,确定来访者属于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在与来访者进行沟通协商后,确定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和朋辈疗法来逐步治疗其人际交往障碍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六个阶段循序渐进式的沟通,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关键词:交往障碍,认知领悟,放松训练1.来访者一般情况张某,男,21岁,身高1.81cm,大一年级学生,在校成绩中上,在班里担任班长。
父母都是公务员,父亲是单位的领导,姐姐是一名银行职员并和老公、孩子一起生活;来访者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生活和谐,是家里面的“少爷”无重大精神疾病及家族病史2.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来访者近几个月常头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经常和同班同学、宿舍的人发生冲突、小矛盾;感觉全班同学都在排斥他,大家故意不去理他,身边的老师和朋友都讨厌他觉得大学有点呆不下去,想转专业,逃避现在的班集体;甚至有时会有想回高三复读或者征兵的想法3. 咨询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来访者仪表整齐,对周围环境较为敏感;情绪低落,不爱笑,但很主动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近来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自知力较好,能对自己的情绪状况有一定的认知,在提及自己的现状时很痛苦和焦虑,逻辑思维正常,有求治愿望在提到跟学生相处的不好收到老师批评时,也承认自己有时候做的不好,但在一时急躁的情况下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自己当时面瘫,事后又会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觉得不应该那么做4.来访者背景资料4.1个人成长史来访者童年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疼爱下生活得无忧无虑在家可谓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读大学之前没有住过校,只是上学期间在学校,吃住都在家里。
读大学以后,突然一切都在学校,跟同学们在一起,没有像高中之前那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再加上作为一个班长,班集体事情较多,个别学生不太好管;他总觉得班里面学生都是针对他,自己是无辜的,也是受害者,越这样就越不愿意与班里面同学进行交往班里面其他学生组成一个小群体来与他抗衡,使他不能跟周围的人能够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有什么事都会跟父母说,与同学缺乏交流经常把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寄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因为此种现象,再加上恋爱的失败又一次刺激了他,促使他心理失常4.2一般现状的自我描述上大学以来,来访者经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而且感觉要所有的事情都要顺着自己的意愿去走,稍微不顺心就会去哭、然后难受开始难受、逃避现实;在刚入学的一次迎新晚会中,其中有一个舞蹈稍微露点臀部,结果舞蹈跳了一半没跳完就不让跳了,换成了一个名族舞;他就开始心里面暗自骂学校变态,没事找事,多好的舞蹈怎么就不让跳呢紧接着,大一上学期活动较多,比如辩论赛、歌唱大赛和知识竞赛等等,都是需要班长来组织和管理;然后这些活动都不是所有人愿意参加的,志愿参加者都是少数,当他鼓励大家积极参加的时候,没人愿意理会他;这时候他就会想着班里学生都集体排斥他,大家都不喜欢他,不愿意跟他交流;使得慢慢变得自闭,不愿意主动与学生交往。
4.3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测验:阳性项目均分 3.5 因子分与常摸比较: 人际敏感 2.89 F3>M+2SD 抑 郁 2.92 F4>M+2SD 敌 意 3.67 F6>M+2SD 恐 惧 2.29 F7>M+2SD 补测 SDS : T=56 5.咨询问题的归类与诊断5.1诊断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在最近几个月发生的,反应强度时而强力时而不太强烈,无泛化,自我能做部分分析,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可以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5.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来访者病程的症状表现不足半年,精神痛苦程度不甚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内容尚未泛化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严重,时间较短,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6.咨询师对问题的归因分析6.1生物学原因来访者为男性,21岁,已经进入成年,自尊心比较强,易感到挫败经常因为社交问题而头疼,但无其他重大疾病史6.2社会与环境原因来访者性格比较敏感、自卑面对与各种各样的学生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对别人的话语比较敏感,稍有不慎就绝对别人针对自己;这对来访者构成很大的现实压力,加重求助者的焦虑症状6.3心理原因来访者性格敏感,认为作为一个班长,学生都不听话,都针对自己,班级管理不好都是自己的错,对不起老师的期望,对不起父母,人际关系方面产生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认为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自己,对他人产生敌对心理。
7.咨询方案与知情同意7.1咨询目标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商定,确立一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恢复自信 近期目标:使来访者本学期能与班中同学正常交往,不再害怕进入班级,能正常学习,解决长期情绪不好问题;具体讲,掌握一定的与师生相处的方法,受到集体的接纳 长远目标:来访者能正常驾驭与人们的交往,增强其社会功能,人格得到完善,快乐的生活,学习;最终达到在自己的人生生涯中能与所有所处群体相处好,与社会很好融合,使自己适应各种环境7.2所依据的理论和拟采用的技术根据来访者主诉和员对情况的介绍,确定用适当的方法逐步治疗其人际交往障碍用的方法有认知领悟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朋辈疗法认知领悟疗法 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对现象的解释使来访者改变认知,并对症状有所领悟从而使问题得到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该方法为我国心理学者钟有彬先生首创在实际生活中,来访者对周边人群所采取的交往策略不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习惯,属不被接受的方式,是幼稚心理、童年模式认知领悟疗法认为,要把来访者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来访者认识到症状的意义,得到领悟,症状既可消失 本疗法主要通过与来访者分析、讨论、解释,并引导来访者深入思考从而达到领悟的目的,当来访者能感觉到从前的想法及行为方式是不正确的时候,自己也就能抛弃原有的态度、行为,症状就会逐步消除。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治疗也称,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疗法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疗法 来访者情绪很容易受不合理信念的影响,引导其进行认知并达到情绪改变的目的 朋辈疗法 来访者由于自身原因受到集体的排斥,其社会支持环境很脆弱,在班中的不良影响使班中气氛亦显得不良,因而建立正常的班级人际关系对来访者及班中同学都有好处来访者人际交往障碍突出的是缺乏伙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心理有话无处说便产生猜疑,恐惧他只有在与伙伴的交往中才能逐渐培养起正常感情 (1) 班里一个叫李世昊的男生跟他关系较好,建议与其交谈,饼参加一些必要的活动;员在班里私下多做工作使班里容纳接受来访者 (2)班里比较热心的同学不要计较来访者对其造成的伤害,在课余时间多与其一起活动如打球,散步,一同去食堂等,增加与同学的接触 (3)班里组织活动时,安排来访者负责一些必要的事务,让学生多进行配合使其进入班中角色,认识自我在班中的地位,价值,树立集体生活信心,培养主人翁精神,增进友谊,消除对集体和他人的敌意。
8.实施的步骤咨询每周一次,一次60-100分钟,共六次咨询第一次咨询:(2016年2月28日)咨询目的: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咨询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咨询过程:询问来访者的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保密原则等有关事项通过平等、真诚的交流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获得信任在咨询中,咨询师主要运用倾听技术、情感反应、共情等技术对求助者表示理解,使来访者的情绪得到一定的合理宣泄探寻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并确定来访者的主要问题做SDS、SCL-90自评量表,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况;最后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布置咨询作业:请来访者回忆自己的近一个月来的情绪状况和想法,尤其是对人际交往问题的想法第二次咨询:(2016年3月6日)咨询目的:加深咨询关系,进一步明确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使来访者进一步领取到自己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咨询方法:会谈法、认知领悟疗法咨询过程:反馈家庭作业,和来访者一起分析他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式详细介绍ABC理论,让来访者认识到诱发事件并不会直接导致情绪反应,是他对事情的认知和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情绪反应例如:不是“跟班级同学关系不好”就会对不起父母和老师,而是我头脑中“将学习不好与孝顺父母、尊敬老师不适当地联系在一起”的不合理信念而产生过大的压力。
不是“被老师当众批评”就会被同学看不起,而是我头脑中“对同学对老师批评我这件事的看法”引起的这种不合理信念布置咨询作业:当遇到问题不能自己解决时内心的想法、身体以及情绪变化,记录下来恢复正常的人际交往,将交往过后的心理状态记录下来第三次咨询:(2016年3月13日)咨询目的:学会合理评价;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来访者改变思维,放弃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咨询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咨询过程:反馈咨询作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例如:可以这样提问:“你有什么证据表明老师当众批评你使你的同学看不起你?”;“按照你说的作为班长只有管理好班级才能对得起父母,那假如你们班特别团结、各方面都特别好,那属于你一个人的功劳吗?那是班集体的功劳,学生本来就是来学东西的,有问题很正常,只要及时解决就好了学习新的合理信念老师当众批评你,不一定受到别人的品评班集体的好坏与谁当班长的影响不大,主要靠怎么管理布置咨询作业:请来访者把自己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内容写出来第四次咨询:(2016年3月20日)咨询目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来访者学会与朋友、同学进行沟通咨询方法:会谈法、朋辈疗法咨询过程:反馈家庭作业,对求助者的积极体验给予鼓励。
和来访者就“换位思考”、“班级管理好坏与班长的影响”和“班级学生是否都像他想的一样排斥他”予以讨论,学会与同学、朋友进行沟通咨询师同来访者一起分析他是不合理信念,并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第五次咨询:(2016年3月27日)咨询目的:巩固学习到的新的合理信念,学习行为放松训练咨询方法:会谈、行为放松训练咨询过程:与来访者就上次的作业进行交流行为放松训练:指导来访者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咨询师先做示范,让来访者放弃害羞的观念,全身心投入放松训练教会来访者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布置咨询作业:每天早晚做两次放松训练,每次15分钟,并记录变化与感受第六次咨询:(2016年4月3日)咨询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咨询方法:会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