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高二生物文科单元检测及详细解析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世***
  • 文档编号:179373825
  • 上传时间:2021-04-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6.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二生物文科单元检测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B.一个自然村落中的全部褐家鼠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一个群落中的全部昆虫2.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鼠类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  A. 群落      B.  种群   C.生活环境    D.生态系统 3.近十年来,我国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趋势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4.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正确的做法是( )A.大量利用野生动物 B. 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 C. 不断引进外来物种 D. 进行围湖造田5.演替过程中,乔木最终取代灌木而占优势的原因是( )A.乔木繁殖能力较强 B.灌木多数是阴生植物,不喜阳光C.灌木生存年限较短 D.乔木比灌木高大,能获得更多的光照6.下列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A.均匀分布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密度7.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棉铃虫中的雄性个体,则该种群的密度会( ) A.明显增大 B.明显减小 C.相对稳定 D.先增后减8.下列动物的种群在性别比例上雌性多于雄性的是 ( ) A,一个森林中的黑猩猩 B.一条河流中的鲫鱼 C.一个养鸡场里的鸡 D.一个湖泊中的野鸭9.下列地方能发生初生演替的是 A.火灾过后的草原 B. 过量砍伐的森林 C. 弃耕的农田 D. 沙丘10.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长出了曲霉,则蘑菇和曲霉的关系是 A.共生 B. 共栖 C. 竞争 D. 寄生11.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之后应注意避免剩下的鼠群数量处于“S”型曲线的 ( )  A.即将增长的水平  B.1/4K的水平 C.1/2K的水平 D.K的水平12.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13.废弃农田演替的基本过程是 A.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B.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乔木C.一年生草本→灌木→蕨类植物→树林D.苔藓→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14.下列对种群密度无直接影响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D.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15.下列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条件 B.捕食与被捕食状况 C.人类活动 D.各种环境条件16.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9只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D. N= 39341517.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B. 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C.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 D. 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18.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 ) A.灌木阶段 B. 草本植物阶段 C. 苔藓阶段 D. 森林阶段19.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C.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20.在酵母菌培养液中,如果不更换培养液,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式为( )A.直线上升 B.“S”型曲线 C. “J”型曲线 D.不规则曲线21.有人把水葫芦引入了一个热带国家,现已阻塞了航道,成了河流和湖泊中行船的主要障碍。

      一株水葫芦可以在50天产生1000个后代,其原因可能是 A.没有天敌 B. 气候适宜 C. 生殖率高 D .以上都对22.近年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其目的是A.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B.检测渔船和捕鱼器械,节省燃料C.防止“赤潮”的出现和海水污染恶化 D.实施分区管理,避免渔事纠纷23.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的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 出生率和死亡率 D. 性别比例24.同一草原上的羊和牛,同一草原上的狼与羊,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构成的植物体以上4种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寄生、共生、竞争、捕食 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C.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25.赤眼蜂将卵产在稻螟的卵里,蜂卵孵化的幼虫又以稻螟卵里的营养物质为食,赤眼蜂与稻螟的这种关系是:( ) A.竞争 B.共生 C.捕食 D.寄生26.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

      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氧量27.池塘养鱼时,为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和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应采取的最佳方案是( ) A.大量增加饵料的投入量 B.大量增加鱼苗的投入量  C.及时、适量的捕捞成鱼 D.禁止捕鱼28.某一资源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A.a B.b   C.c D.d29.图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 )A.水稻和稗草 B.食草昆虫和草 C.兔和鼠 D.衣藻和甲藻30.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上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出生率 B.性别比例 C.种群密度 D.年龄组成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每题4分,共40分全对4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31.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多   B.过年时影响广州市人口密度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C.当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为衰退型种群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根据其性别比例3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个体总数表示这个群落的丰富度B. 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生物群落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D.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33.调查一棵树上的蚜虫和一片农田中的老鼠的种群密度,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是A.样方法 B. 目测估计法 C. 标志重捕法 D. 记名计算法34. 下列三幅是描述种间关系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生活状况的是甲图B.甲图可以反映蛔虫与人的关系C.蛇与老鹰都以老鼠为食的情况下,它们是竞争关系,对应的图形是乙图D.丙图可以表示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35.右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幼年个体数多于老年个体数,所以属于增长型种群  B.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  C.该种群雌雄性别比例一定为1:1  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6.一个新物种进入某地后,对其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先呈“S”型增长,再是 “J”型增长  B.先呈“J”型增长,再是“S”型增长  C.种群数量到达K值后会保持稳定,此时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为0D.在K/2值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37.引起深林中树木垂直分层和鸟类分层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水分 B. 阳光 C. 湿度 D. 食物38.有关群落演替说法正确的是( )A.从火山岩或者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退牧还草和“远芳侵古道 ”的演替类型是一样的,都属于次生演替 C.我国退耕还林、还湖、还草,退牧还草的政策理论依据是群落的演替原理 D.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群落演替最后都能到达稳定的森林阶段39. 下列有关种群的数学模型的叙述,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少B.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现“J”型C. “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稳定不变,K值为最佳的捕捞时期D.当种群数量增长到K值时,无论如何,K值都不会再发生变化40.酵母酿酒的主要阶段有: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到密封后一段时间, 有关酵母菌发生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呈 “J” 型增长 B.种群密度呈“S” 型增长 C.通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酵母的繁殖 D.密封之后,酵母进行无氧呼吸,繁殖速度加快第四章 种群与群落 单元检测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BACBDABCDCCAAD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