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析的投射性认同.doc
5页精神分析的投射性认同第七讲投射性认同——谁投射谁认同:一本糊涂账一、什么是投射性认同?二、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三、投射性不认同四、投射性认同四种形式1、依赖性投射认同2、权力性投射认同3、情欲性投射认同4、牺牲性投射认同五、正向投射性认同与负向投射性认同六、如何处理投射性认同II具体授课内容一、什么是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是唯一一个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防御机制投射: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说成是别人的东西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其实是自己如何想的认同:别人如何说,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投射性认同:妻子认为丈夫好色(投射),丈夫承认了(认同)妻子问:今天跟谁在一起,是不是跟那个狐狸精在一起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可以跟那个人在一起从深层来分析:我想和某人在一起,但不能就投射给丈夫,想像他和别人在一起德国老师的看法:我们无法表达,但我们能认识它勉强用语言来表达: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进行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妻子想好色,投射给丈夫丈夫变成为妻子认为的那种人,妻子就认为自己判断是正确的边界不清,是一种勾引和上钩的过程投射性认同的动力是在哪儿?人的内部关系、人的欲望、无意识冲突在起作用。
二、投射性认同的过程表现:争着付账的人,会认为别人小气,害怕对方说自己小气,就争着付钱边界不清,谁付谁心中都不舒服你看不起人!”背后的潜意识是:我自己看不起我自己别人其实没有看起,看不起的问题,时间长了,真的看不起了,这个人就会想,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想让对方听不懂,就谈理论,就让对方的认为自己是高深的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往复杂讲,才是高水平的表现外出,带非常多的药物的人,潜意识可能是:求求你得病吧!孩子就不好意思身体好,妈妈的潜意识就得到证实了特别关注孩子身体的妈妈、害怕孩子有病,是想让孩子有病妈妈的眼睛如果看到孩子是病人的,孩子一定会有病看孩子是阳光的,孩子就是阳光的1.80高大的男孩,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要死了15岁遗精,父母认为孩子弱,不断的孩子补从父母的角度看:父母认为孩子弱,是投射儿子表现弱,是认同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表现身体弱,是投射,父亲给儿子补,是认同谁投射,谁认同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三步曲:第一,自己想摆脱第二,强迫别人第三,别人也这样做父亲可能曾经弱,自己想摆脱,就投射给孩子,孩子最后表现出其想像的状态争着付账,我不想表现出我小气强迫别人——你的账我来付每次都让对方付钱。
学员反馈1:投射性认同三者是统一的学员反馈2:投射性认同的意义:相互交织在一起边界不清,相互投射学员反馈3:投射性认同对象的选择性:学员反馈4:争着付钱的人,一般都是投射的因为正常情况下,谁付账是很正常的情况学员反馈5:投射性认同时时都会产生产生弱小、受欺负、自卑感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觉到自己受欺负、退缩不敢意识到自己其实想欺负别人,但是做不到,就投射给别人,别人就给了他教训,他就认为自己想的是正确——别人都欺负他精神分析不是通过理论学习而获得的,而是在个案过程中,感觉到的内容学员反馈6:投射性认同是不是幼年母女关系不清的表现?是的边界不清导致的学员反馈7:投射性认同一定是自己不想要的吗?不是!我们可以投射正向的、积极的说自己老婆一百次漂亮,她就不会不好意思不漂亮学员反馈8:投射性认同被投射方的感觉是什么?来访者进行投射,消极投射会让咨询师感觉很不舒服所以,一般情况下,吃饭AAA制较好三、投射性不认同举例:到男朋友、女朋友家,狗汪汪叫,狗的语言表达的含义是——“你是敌人,我排斥你”如果往后退,就是证明了狗的判断的正确,这是投射性认同如果不退,反而拿棍子打,狗更加咬,也更加证明了狗的判断,也是投射性认同。
如果没有紧张,则可以吹个口哨、小幅度晃荡钥匙,狗由紧张变成平静,狗反而想亲人一口,这就是投射性不同,狗认可了人的想法——“我是你的朋友”,这是投射性不认同有些来访者对咨询师说“你无所不能,不管干什么都有办法”,这是投射处理办法是:咨询师不要回应,保持沉默沉默过后,问来访者什么感觉这就是投射性不认同投射性不认同就是正性的投射性认同四、投射性认同四种形式1、依赖性投射认同只要被对方粘上,对方就会产生深深的被依赖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是这种认同的最常见的表达被遗弃的婴儿,他所传达的信息就是——没有大家,我就活不下去,我需要牛奶和食物一旦建立起关系,就敌对共生的恋人、夫妻关系,不是一个人在依赖,而是两个人相互依赖不见面的话非常想念对方见了面以后,又非常纠缠,不能正确处理关系,又很痛苦特别需要别人信任、善良,关系建立了,可以面质:“你为什么如此需要相信、信任你?”这样的人,其实可以自己独立做事的,但是两个人在一块共事的时候,纠缠依赖性投射认同的表现:依赖对方,对对方很严,内心很痛苦,但是独立行事时,自己也能独立解决问题内心必须依赖对方,而且享受这种依赖依赖性投射认同在咨询的表现:来访者向咨询师表达——如果不帮助我,我就走投无路;如果不关心我,我就活不下去;我要去死。
这种方式来迫使咨询师在不咨询时,时时刻刻在想念着来访者被抛弃的孩子,在收养的家庭中不能融入,但是必须依赖这样的人会把对方搞的很无力如果认同了,就会时时刻刻关心、想念对方2、权力性投射认同问小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回答:做老师为什么?做老师想让谁做班长,谁就做班长孩子的权力欲望一般是来自家庭的父母表达“没有我,就没有你,你就活不下去”,孩子就会配合父母表达自己的无能15、16岁的孩子,妈妈给孩子夹菜孩子的权力被剥夺了父母剥夺了孩子很多权利孩子把其它的人看的比父母更重要,这是孩子摆脱父母的表现父母内心嫉妒咨询师、老师,“咨询师比父母更重要”、“老师说一句比家长说一百句都重要”表达了父母不愿意孩子离开,想控制在自己权力之中个案:争论停止后,咨询师说:谁对谁错无所谓,我们争论中,谁更想赢?这样的停止,容易进入人格的深层这时候,来访者会突然停止后,流泪(不要急于递纸巾,安慰,停留一会儿),然后说话:“我从小就被要求优秀,否则父母就不要我了”这个个案是辩论赛的优秀选手,无理搅三分,必须表现优秀说什么,就是争论,想赢,就是在争夺的权力个案无意识的表现出强势、总是否定咨询师的意见,让咨询师产生无力感、无助感、感受到压力,这是来访者的投射权力的争夺。
一个人自卑、自负,特别害怕别人瞧不起,就会产生权力性投射认同这样的人容易让人产生权力性投射认同,实现自己了控制欲、权力欲我们感受到无力、压力,就产生的是认同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自己的这种感觉表达出来,有利于治疗展开3、情欲性投射认同(性欲性投射认同)使用这种投射认同方式的人,性是其生活的主题在交往中,这种人往往性的方式,来建立、控制关系,使用的性,来诱导别人的性反应,来满足自己的性欲望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内心有性饥渴,当来访者让咨询师满脑袋中都充满了性幻想,是来访者这种投射的表现个案:被男人抛弃,但是感觉自己不离不弃,见面后上床,没有感觉,就分手原因:其母亲在性方面很开放,在其成长中,被小叔子性侵犯性会让她所有的都黯然失色只要是交往就是性只要是交往,就是利用性诱导关系的建立,如果不是以性为连结,就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一定会很脆弱不能和别人建立长久的、稳定的关系不会建立友谊、事业、金钱、同事、伙伴关系对这样的来访者来说,所有关系的底线,就是提供了性欲的满足怕得爱滋病,其实是想得的爱滋病这样男来访者,会不断的给来咨询师讲一些性的内容,让咨询师产生“自己是妓女”的感觉治疗:一般的,让来访者表现三次,然后就把咨询师的感觉反馈给来访者。
学员反馈1:说话给人的感觉比较硬、冷,没有亲和力,如何来认识?这个问题很复杂老师讲课,看到学生的回应,就感觉很亲和,而面对电脑讲课,自己感觉自己很生硬4、迎合性投射认同(牺牲性投射认同)回答学员每一个问题,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就是迎合性投射认同母亲对女儿的话:我与你父亲的婚姻,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这是以牺牲婚姻为代价,来对女儿进行投射,而女儿则会以后的与自己先生的婚姻关系不和来对母亲进行认同女儿的婚姻如果比母亲的好,就会产生内疚感、内心不舒服与父亲关系不好的女儿,也很难与先生建立起满意的关系恨爸爸的女儿,是妈妈教会的家庭的魔咒这是家庭无情、悲惨的一面这样的人,一般的对别人都很好,但是得不到别人很好的对待,甚至在关键时,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牺牲自己,照顾别人,结果别人对他不好,这是对牺牲性认同的描述牺牲性认同,表现出过度认同、假性认同、夸大认同,都是压制自己的不满,害怕自己被拒绝的防御,渴望被接纳的手段小结:1、依赖性投射认同——特征是:我需要别人的照顾,否则我活不去就像马路上被丢弃的婴儿儿童哮喘,身心疾病的表现哮喘就是需要别人照顾2、权力性投射认同——特征是: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表现为无能父母过度照顾孩子是权力性投射性认同3、情欲性投射认同——色情性投射认同我能让你性满足诱惑咨询师产生性欲望4、牺牲性投射认同——你欠我的妻子惨兮兮的控制老公这么对你好,你应该对我好我吃不舍得吃、穿不舍得穿,想得到赞美学员反馈1:父母过度照顾、孩子过度依赖25岁)孩子既舒服、又不舒服孩子享受了这种依赖表现出哮喘,需要妈妈抱16岁孩子失去了父亲从心理意义上讲,现在孩子处于没有断奶的阶段而且父亲存在时,也没有在孩子与母亲中间插入一脚,帮助孩子完成心理发育学员反馈2:孩子皮肤过敏,是否与过度照顾孩子有关?皮肤过敏的心理学含义,想得到合适的爱,但是没有得到合适的爱离开母亲、离开家庭太远,与别人打交道,产生心理不舒服就容易引起皮肤病所以一般不会是过度关照,而是给的爱不适当,产生皮肤过敏五、正向投射性认同与负向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发生在出生后,那时候妈妈是好妈妈,孩子是好孩子妈妈满足了孩子所有的愿望,在交往互动中都是正向投射性抑郁的妈妈在和孩子交往中,会有慢半拍的行为,孩子搞不明白:妈妈搞不明白的孩子就会产生一个坏妈妈的形象慢慢就会出生抑郁、内向的倾向神经症防御性投射认同,大部分是负面的投向性认同。
与别人打交道,有被“托起来”的感觉(即感觉受到支持、鼓励),是正向的、积极的情感,这也是咨询师要被训练的内容有被压的感觉,是负面投射性认同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被暗示的过程所以投射性认同,也带有暗示的味道,我们在不断的暗示别人——投射自己的情感所以,当我们明白了投射性认同的理论,就不要说别人坏了——说别人坏,其实是自己坏的投射,说别人如何好——是我们内心希望别人说我们好,我们希望别人说我们好面对病人的夸奖,我们不必沾沾自喜,他的潜台词是:只有你这么好的咨询师,才配拥有这么好的我这样的来访者夸奖别人,其实是想让别人夸自己六、如何处理投射性认同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如何来处理投射性认同,就是如何做精神分析治疗从简单的方面来说:第一步:允许来访者进行投射我们要接纳来访者的投射,我们需要充当“容器”的功能第二步:来访者进行投射,我们不需要进行认同第三步:分析,解释我们需要把来访者这些隐秘的信息,变成为公开的信息用语言表达来访者几次的投射给我们所带来的感觉分析是利用我们的反移情来告诉别人第四步:来访者不断的投射,治疗师不断的反馈,进行整合我们只认同正性的认同,修改那些负性的认同小结:① 建立关系允许投射。
② 澄清③ 分析,说我们的感觉④ 整理,扭转负性认同,接受正性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