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江西省赣州市东山坝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20页2019年江西省赣州市东山坝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C、少数民族实行土地和民主改革 D、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参考答案:A略2. 古代罗马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A.自然法 B.习惯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参考答案:C3.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参考答案:D4. 明朝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专烧宫廷用瓷,制品有极高成就同时民窑生产发展很快,产品质量提高,嘉靖万历期间形成官民竞市、官搭民烧的局面明代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瓷等品种都取得卓越的成就,景德镇发展为“天下窑器所聚”的中心据材料可知A.制瓷业在明代进入彩瓷时期 B.官营手工业以明代开始日益衰落C.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D.明代制瓷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参考答案: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手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朝景德镇的彩瓷卓有成就,但不代表明代进入彩瓷时期,A项表述有误,排除材料提及明朝时期形成官民竟市,“官搭民烧”的局面,但未体现官营手工业的衰落,B项排除材料强调明朝景德镇的官营手工业品和民营手工业品都成就卓越,并且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中心,C项符合题意,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答案:C5.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了“贝格尔”号,随船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行动是文艺复兴关注“人”的直接产物B.“贝格尔”号所走的路线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相同C.“贝格尔”号以内燃机为驱动进行远洋航行D.自然选择构成了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础参考答案:考点:89:进化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跨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宗教神权的统治者进行了挑战,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在世界各地都有神权的影子,他们的神权思想统治人类很久了.所以这是真理挑战,最终在人类历史上确认了人类的起源,并非神的制造.解答:A项表述错误,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是14世纪;B项表述错误,达尔文并未环球航行;C项表述错误,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D.6.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参考答案:C7. 下图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总量柱状图,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①美国的扶植②战后政治民主化改革③科技教育的发展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A8. “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 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参考答案:A过渡时期总路线土地改革后,不少地区出现了土地集中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城市也在不断地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做出了三大改造的方针,写入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故选A9.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只能说明宋代君主权利的在不断增强,也就是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的意思,故D项正确;唐朝君主的权力是收到限制的,故A项错误;材料“唐代谏官由宰相谏举”说明B项错误;材料“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说明C项错误点睛:材料“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唐代谏官由宰相谏举”是本题解答的题眼,从中可以得出答案10. 1958年的教育革命强调扩大劳动人民的教育机会,大力发展全日制中学和各类职业的民办中学以及半耕半读中学;而1961年后强调教育质量,大规模减少农村学校和学生数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教育方针的调整和改革B.政治运动造成教育的剧烈动荡C.人民公社需大量青年劳动力D.国家实行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参考答案:A【详解】1958年创办职业教育和半耕半读中学,而不到三年就开始“大规模减少农村学校和学生数”,显然是当时中央教育方针调整导致,故A项正确;政治运动导致教育变革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是教育政策的变化,不是人民公社需大量青年劳动力,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此时国家出台教育公平的政策,故D项错误。
11.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A.商夏周 B.商周夏 C.夏商周 D.夏周商参考答案:C12. 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C.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D.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参考答案:B“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说明军机处的职责主要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成为皇帝的专治工具,故B正确;A属于军机处影响;此时宰相已经废除,故C错误;古代是君主专制,并没有借鉴欧美民主制度,故D错误13.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是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C.“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参考答案:A【详解】题干反映了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是感性的人文主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是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的思想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A项正确。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故B项错误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出自《荀子劝学》,不符合材料唯心主义观点,故C项错误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属于朱熹理学观点,故D项错误14. 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应该对应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参考答案:B郡国并行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的文字说明了汉代初期一方面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同时还实行了分封制,所以这是一种二元的郡国并行体制,答案选B项,A C两项说法不够全面,D出现在元代15.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历史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主要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B、国联由英法操纵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参考答案:B16. 以反映开国总理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后27年间工作与生活的感人故事为内容的电视剧《海棠依旧》,目前在央视热播。
下列与周恩来在这27年中相关的两张历史照片,反映了新中国①展开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②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③开始崭露头角并走向国际舞台④推进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参加万隆会议,说明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开始崭露头角并走向国际舞台;展开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推进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都是新时期的外交建树,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17.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A.“天下为主,君为客”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参考答案:A18. 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 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 D.给予国内各民族等权利参考答案:C19.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学界出现研究“礼学”热潮的目的是以礼抗俗,以礼救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维护封建统治,这和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风俗颓败,社会秩序动摇的现实有关,C项正确;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有利于四民秩序的稳定,与材料“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矛盾,排除A; B、D两项都与材料无关,排除所以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的背景【名师点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经济方面: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方面: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社会生活: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20.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