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10篇范文).docx
17页电气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10篇范文) 目录 1.电气规程内容 2.电气规程标准 3.电气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篇范文) 内容 一、前言电气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尤其是防火安全,是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本规程旨在规范电气施工过程中的防火技术操作,提高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水平 二、电气设备的选型与安装 1. 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电气设备,确保其防火性能 2. 设备安装应保持通风良好,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3. 电缆线路敷设需避免穿越可燃物,必要时采取穿管保护 三、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 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熟悉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理程序 2. 设备使用期间,定期检查电气连接,防止过热和短路 3. 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灰尘,避免积尘引发火灾 四、电气作业安全管理 1.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禁火标志,严禁吸烟。
2. 易燃易爆物品应储存在专用区域,远离电气设备 3. 电气作业前,确认无火源,作业后切断电源,清理作业现场 五、应急预案与培训 1. 制定详细的电气火灾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和灭火方法 2.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反应能力 3. 对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火意识 六、电气设施的监测与检查 1. 建立电气设施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 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并确保其有效性 3. 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气设备运行状态,预防火灾发生 七、施工环境与设施管理 1. 保持施工现场整洁,严禁乱堆乱放杂物 2. 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照明,避免因光线不足引发事故 3. 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碍物 八、电气故障处理 1. 发现电气故障立即停机,禁止私自维修 2. 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防止引发火灾 3. 故障修复后,进行试运行,确认安全后再恢复正常工作 九、总结本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旨在通过规范电气施工中的防火技术操作,降低火灾风险,保障工地安全。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严格遵守,确保电气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 标准 1. gb 50168-202X《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 gb 50147-202X《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3. gb 50303-202X《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gb 50444-202X《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5. gb/t 50311-202X《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以上标准为电气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技术操作的基础,所有操作必须符合这些规定,以确保施工安全 电气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电气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检修现场不准大量存放汽油、煤油、酒精及其他易燃物质,所需少量油类、油枪、油壶用后应放在金属箱内 (2)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进行设备清洗时,需通风良好 (3)在上方有焊接作业时,下方严禁进行刷漆和清晰设备工作 (4)沾有油脂的废旧棉纱不得随地乱扔,应集中放在金属容器内,并随时清除 (5)检修中使用电动工器具、电加热等电气工具的电线连接点要牢固,防止虚接导致发热着火;熔丝要符合要求,严禁使用铜、铁、铝丝等代替。
(6)工作结束或收工后,工作负责人要对工作现场进行清理,检查无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第2篇 施工现场电气设备运行与维修操作规程 (1)施工现场的电气线路必须保持良好的绝缘状况,并有防止人踩、车轧、水泡、土埋及物砸的措施 (2)不用的线路应及时切断电源或拆除 (3)严禁在本单位不能控制的电气设备上挂接临时接地线作业 (4)严禁在供电部门电度计量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进行作业 (5)停、送电前必须与各用电单位联系,严禁约时停、送电 (6)应避免带电作业需低压带电作业时,必须设监护人,严禁独立作业接线时必须先按中性线,后接相线,拆线时,先拆相线,后拆中性线 (7)当发生严重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越级拉开负荷开关,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带负荷拉开隔离开关 (8)停电检修设备时,在可能来电的各方向必须有明显的断开点,并在开关操作手柄上悬挂“严禁合闸,有人作业”的标示牌 (9)在装置式空气断路器或漏电保护开关下火接、拆用电设备时,必须逐相验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操作 (10)在多台电焊机集中使用的场所,当拆除其中一台电焊机时,断电后应在其一次线侧先行验电,确认无压后方可进行拆除。
(11)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发生开关跳闸或熔断器熔断,未查清故障原因前不得合闸 (12)采用自备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时,备用电源断路设备与主电源断路设备之间必须装设连锁设备 (13)配电箱及开关箱内的闸器具必须完好无损,配电盘面上不得出现裸露带电体 (14)雨淋、水泡、受潮的电气设备应进行干燥处理,并摇测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3篇 饮水工程电气设备与自动控制安装施工方法规程 饮水工程电气设备与自动控制安装施工方法 1电气安装 (1)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a、检查土建的构筑物有无具备安装的条件; b、编制作业指导书,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 c、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好支架和桥架支架、桥架应按规范安装; d、检查电缆的规范、型号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确截取电缆,临时对电缆编号,并用相应等级的摇表测量电缆 e、备足施工用的周转材料 2)敷设要点 a、敷设时,不应破坏电缆沟的防水层; b、敷设时,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附近须留有备用长度,敷设时,电缆不应拉直,或作波浪形敷设。
c、用机械牵引电缆时,其强度不宜过大,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避免磨擦拖拉,电缆上的机械损伤必须消除 d、电缆敷设时的接头盒应按规范要求 e、敷设时,不宜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在必须和必要的地点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f、直埋电缆的敷设是把电缆埋于地下沟道内,埋设深度,严禁把电缆敷设于管道上或管道下,敷设后的电缆应及时在其走向上装设标志牌 g、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当沟内电缆较多时,应设置水平托架,水平托架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h、所有电缆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征求业主和工程师代表的同意 i、接入设备前应仔细核对设备的标高和位置,以免尺寸有出入而影响电缆的安装,电缆接入设备时,应保证电缆由一个方向引入,接入端子并应排列整齐和对称 j、采用新型热塑或冷塑电缆头,控制电缆采用美观统一的塑料夹套控制电缆蕊线一律采用包塑压接头高压电缆头要做耐压试验 k、电缆鉴别,每根电缆敷设后需按电缆一览表在终端处编号,电缆标志采用塑料雕刻式模压金属,标志并列固定在电缆上,易于鉴别埋设管道进口处亦需安装电缆标志板主开关及其它设备的动力电缆在系统上必须保持正确的相序及相色,利用相色或特殊的蕊套圈鉴别电缆。
(2)配管和管线 1)配管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a、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决定配管的位置、路径,安装支架 b、检查土建的构筑物是否己具备配管和穿线条件仔细检查预埋及预留工作,不要有遗漏、重复和错误 c、根据实测和设计要求,测绘出电线管的草图进行预制加工,并做好丝扣 d、配备必需的工具和周转材料 2)配管 a、采用镀锌管,连接丝扣涂导电油膏,接头不焊接地跨线,镀锌管与桥架连接,宜在桥架上钻孔用卡子固定,不要焊接 b、过伸缩缝的直管,在伸缩缝处应断开,用金属软管接通,两侧管端用钎焊接地软铜线跨接;电气设备连接,除配电箱外,都要用软管接头; c、接线盒间的穿线管不允许有接头,进出接线盒的管端都用锁紧螺母固定,管口装塑料护口; d、黑铁管在砼中敷设,内壁要防腐其它地方敷设都要内外防腐电线管敷设后,管内必须穿铁丝,铁线必须露出电线,且绑扎牢靠 3)配线 a、配线前须检查所有电线管,是否己具备穿线条件,核对无误后,再集中力量穿线,穿线时,慢慢拉铁线一端,不能损坏导线的绝缘二层 b、导线的颜色要有统一规定,易于识别,并据此备料。
c、穿管导线除用颜色区分外,还应表示出其它回路和连接要求的记号 d、导线端头与设备连接时,使用包塑压接头,与照明器具连接时,线蕊搪锡直接连接,接线盒中分接头,采用绕接法,搪锡封死用黄蜡带做底层绝缘,胶粘绝缘带密封 e、在垂直钢管中,为减少管内导线本身重量所产生的下垂力,保证导线不因自重而折断,导线应在接线盒内固定 f、敷设的导线应便于检查、更换 (3)低压配电柜、控制箱(含户外),机旁箱的安装 1)安装前的工作 a、检查所有的设备,查阅规范标准,核对设计图纸,确认所有设备是否合格,其安装规范及要求是否合理,如有出入,及时反馈给业主,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 b、检查土建的预埋件及基础是否具备安装条件 c、检查开关柜、控制屏、电控箱的防潮、防变形和漆面等情况,确认完好后,就可准备安装 d、做好设备的型钢基础,基础型钢允许不直接偏差大于1mm/m,全长不大于5mm,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mm/m,全长不超过5mm,基础型钢应接地 2)安装 a、配电柜,控制箱安装其垂直度误差≤1.5mm/m,水平偏关,相邻两柜顶部≤2mm,成列柜顶部≤5mm,盘面偏差相邻两柜边≤1mm,成列柜面≤2mm。
b、设备在安装和搬运时,必须做好防震、防潮、防变形和防损等安全措施,必要时,可将易损部件单独包装运输 c、接入配电柜、控制箱、机旁箱的所有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在电缆(至少两端)挂小牌表明电缆型号、规格、回路编号等 d、其余如空压机控制箱,吸泥机控制箱等设备配套供应的控制箱安装应按设备安装说明书要求进行 e、二次回路的接线工作,应派熟练工人精心施工,并有一人作业,一人复核,且需进行绝缘检查,受电前,按规范的步骤进行逐项检查,确保一次受电、送电成功 (4)电动机安装接线 1)安装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基础验收,开箱检查等 2)电动机接线之前,应先对电动机进行绝缘试验 3)高压电动机必须视电动机的出厂日期、运输情况、现场环境等综合分析,是否需干燥和抽蕊检查 (5)防雷接地 水质净化厂内,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