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意识PPT培训讲义.ppt
41页★小组讨论 :–谈谈当你发现所买产品为劣质产品后的感受(试举例)? –为何会产生劣质产品?第Ⅰ部分 你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为何会有劣质产品?–谁引起? 制造者!–质量意识差!•给自己的质量意识打分•当你在工作中发现不良品你会怎么处理? 不关我的事! 假装没看见! ……•当你制造不合格品时,你要想起:–那一段不令人愉快的消费经历!•你的权利与责任:–你有权利要求保障作为一名消费者的权益;–作为一名制造者,有责任制造优质产品以保障客户的权益–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就其本质来说:–质量是一种客观实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因为具备某种能力,才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第Ⅱ部分:什么是质量? 需要:需要:–明确的:–隐含的:合同情况法律法规(如安全性!)客 户 期 望! 实体:–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活动;•过程;•产品;•组织;•以上各项之任何组合 特性:— 性能; — 时间性(服务);— 寿命; — 舒适性;— 可靠性;— 安全性;— 经济性·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发展。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形象地将“质量”比拟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大堤优 质顾客:方便、安乐、愉快企业:效益、发展劣 质顾客:烦恼、灾难?企业:亏损、倒闭!第Ⅲ部分:提高质量的意义•企业必须赢利,否则无法生存–马克思称产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为“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高品质;–低成本;–优质的服务•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质量 利益•要求:–全身心投入到质量活动中,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将质量意识扎根於思想深处,要拿实际行动来体现,而不是一句空话!•分为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第Ⅳ部分:质量发展过程•质量检验阶段:–优点:F生产者的质量管理 检验员的质量管理,出现了专职检验人员F加强了生产者的责任心,保持了企业的一定信誉,减少了不良品流通F及时发现技术或管理上的问题,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缺点:F只能“把关”,不能预防不良品发生,不能减少不良品损失F有些产品不能靠检验的办法保证质量;F产品进行全数检验有时在技术上不可行,经济上也不合算。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优点:+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工序间进行质量控制,以预防不合格品的大量产生将事后检验的观念改变为预测质量问题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观念–缺点:+过分强调数理统计理论,没有注意数理统计方法的通俗化和普及化,使人感到理论深奥不好学•全面质量管理阶段:U举例: 阿波罗飞船和水星五号运载火箭,共有560万个零件,如果零件合格率为99.9%,那么在飞行中就有5600个零件可能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全套设备备完好率都要在99.9999%以上,即在100万次运作中只能允许1次失灵,连续工作时间要在1亿到10亿小时•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情况:–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更多了,除一般性能外,增加了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可维修性要求–广泛应用系统分析的概念,要求用系统的观点分析研究质量问题–“重视人的因素”,“参与管理”,强调要依靠全员搞好质量管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运动兴起–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戴明14点管理法则:–企业要创造一贯的目标,以供全体投入;–随时吸收新哲学、新方法,以应付日益变化的趋势;–不要依赖检验来达成质量,应重视过程改善;–采购不能以低价得标方式来进行;–经常且持续地改善生产和服务体系;–执行在职训练且不要中断;–强调领导力的重要;代表人物:戴明、朱兰•戴明14点管理法则(续)–消除法员工的恐惧感,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消除部门与部门间的障碍;–消除口号、传教式的训话;–消除数字的限额,鼓励员工创意;–提升并尊重员工的工作精神;–推动自我改善及自我启发的方案,让员工积极向上;–促使全公司员工参与改变以达转变,适应新环境新挑战。
•朱兰认为:–产品质量经历了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此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可分为:»计划(研制);»维持(控制); 质量管理的“三部曲”»改进(提高)•特点:–建立质量管理系统;–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ISO 9000质量管理系统推动了全面质理管理的发展★小组讨论: 质量与成本的关系?第Ⅴ部分:质量与成本–质量好,成本一定高;–质量好,成本不一定高 提高质量 提高成本U举例:–书法家–………..≠⒈质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为什么?????第Ⅵ部分:一些重要的质量观念— 产品的质量状态不会随检验而改变(一般情况下)F质量检验员本身不能将不良品变成良品,也不能将良品变成不良品只能按标准把良品与不良品分开,判定、监管和反映产品的质量状态•真正决定产品质量的是: 设计和加工、制造的整个过程F只有设计、加工、制造的每一环节和每一道工序都不出错,才能第一次就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要想既提高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满意程度,又降低质量成本,必须: 强调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工作均控制,均重视,均做好,而不能单单强调某一方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⒉我做的工作由我自己负责–不管是哪一个工作岗位,每位员工最基本的自我控制意识就是我做的工作由我自己负责–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去面对自己的工作,而你的工作质量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质量 推卸责任 我是负责任的!–推卸责任是缺乏质量意识的表现⒊一次做好–“一关做好,关关做好”–思考:0.9的10次方是多少?– 0.910 = 0.35★小组讨论:对0.910 = 0.35的理解?⒋预防为主的思想–防止再发生:–从开始就不允许失败,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 后者是根本意义上的预防问题?分析因果对策规范实控预测对策规范 返工、 返修–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员工的士气和工作情绪!–会影响产品质量,影响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 呼吁:一次做好!!!额外成本! ⒌下一道工序就是我的客户–令客户满意是我工作的全部–要有:+不制造不良品;+不将不良品给下一道工序;+不接收上一工序之不良品 不制造不良品:–严格按要求加工、自检;–如发现有异常,应及时向上级反馈,而不能私自改变标准 不将不良品给下一道工序:–做好“出货检查”;–我是负责任的;–保障客户的利益。
不接收上道工序之不良品–如发现任何问题,–应: 第一时间将问题提出!–不应: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避免不良品被误用而造成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有质量问题⒍ 质量信息要:–及时!–全面!–真实!★小组讨论:为何质量信息要及时、 全面、真实?•及 时–避免损失!–减少或防止浪费!–及时将问题制止於萌芽状态!•全 面–若缺乏全面的质量信息:–导致片面!–疏急掉重要方面!–不利於问题的彻底解决!•真 实–否则将误导决策!–提供不真实的质量信息 = 欺骗、撒谎–谎报、伪造信息是违法行为!!!⒎ 源头控制意识 发生质量问题,应:–第一时间追溯产生问题之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而不是: 通过返工、返修不良品解决质量问题,因为上面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不良品一条清澈的小溪,其源头被浊水污染,若在下游想方设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追溯其源头,控制住浊水,才能使它回复到清澈的从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