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地貌的观察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19页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2 地貌的观察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2.据图判断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A.先东北向西南在转向东南 B.先由南向北在转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以下是一位驴友于十一假期在下图地区的一段游记:山间的小道已逐渐变暗,平眼遥望对面的山坡,红黄满目、层林尽染,在夕阳的照耀下宛如一幅艳丽的油画一阵轻风拂过,空气中渗着从远处山谷刚收获的农田里散逸的泥土香……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材料中“层林尽染”的植被是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山地针叶林 D.高山草甸4.该驴友观景所在的位置是图中的A.A地 B.B地 C.C地 D.D地5.材料中所述的农田已收获的庄稼最可能是A.冬小麦 B.春小麦 C.单季稻 D.油菜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小题6.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8.倒立锥是山坡上的碎石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堆积而成的地貌。
下图为倒立锥景观图据此完成问题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 )A.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B.中部颗粒物平均粒径大C.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 D.各部位颗粒物大小均匀常进行户外登山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这种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登山过程中必须知悉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名山等高线地形图和登山线路,雨季M湖湖水经常外泄五一黄金周”期间,小明与驴友一起来这里登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M湖湖水外泄处的海拔可能是( )A.1280米 B.1520米 C.1480米 D.1620米10.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A.东北 B.正北 C.东南 D.正南11.登山线路上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 m B.110 m C.170 m D.220 m13.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学小组计划沿图中虚线进行地貌考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考察线路没有经过的地貌是( )A.山脊 B.山顶 C.河谷 D.鞍部15.此次地貌观察记录表的项目可能有( )A.河谷的坡度;河谷的蒸发量 B.河谷的水深;河谷的蒸发量C.河流径流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河谷的坡度;河谷的相对高度16.无法看到甲村的观测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海拔: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据图推测,甲地所在等高线海拔为A.300 B.400 C.500 D.60018.关于图中丙、丁两地的说法合理的是A.丙坡度大于丁 B.丙地海拔高于丁C.丙地光照强于丁 D.两地比例尺不同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高原和山地C.平原和盆地 D.丘陵和高原20.观察图中地貌时( )A.陡崖处可看到区域全貌 B.应选择②地进行观察C.应先观察海岸和陡崖 D.可确定丙、丁两地为山谷21.与乙地相比,甲地( )①海拔高②坡度大③海拔低④坡度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23.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读下图四幅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24.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分,下列选项中,地形部分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 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C.①鞍部②山谷③盆地④山峰 D.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25.下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部分,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下列关于图中地形各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为山峰 B.②处为山脊 C.③处为山脊 D.④处为鞍部27.下列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②处 B.③处 C.⑤处 D.⑥处比例尺是地图三要素之一,其实用性很强完成以下问题28.上面三幅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的三种地形,比例尺分别为1:100000, 1:10000, 1:100,则坡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29.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A.4cm2 B.40cm2C.80cm2 D.8cm2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图示地区陆上最大高差可能为( )A.18m B.17m C.16m D.15m31.甲乙丙丁代表该地区不同位置,其中( )A.甲地区有河流发育 B.乙地区适合修建大坝C.丙地区为山谷地形 D.丁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2.有关P、Q两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3.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2)分析长白山东坡火山喷发物覆盖较厚的主要原因35.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三点)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36.读下列地貌景观图,任选其一,描述地貌景观的特征 参考答案:1.D2.A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山峰高度580米,等高距为100米,则山峰外等高线为500米,山峰向右侧河流一侧依次是500米、400 米、300米;从河流再向右侧等高线关于河流对称分布,依次是300米、400米则Q点的海拔为400米 2、方向不同: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的是山谷,向低处突出的是山脊山脊向上凸,山谷向下凹3.B4.B5.C3.十一假期红黄满目、层林尽染,此时树叶变黄,应为落叶阔叶林的特点,故选B4.平眼遥望对面的山坡,在夕阳的照耀下宛如一幅艳丽的油画,夕阳照射山谷的东侧,说明该驴友观景所在的位置位于山谷的西侧,A位于山谷的东侧,B位于山谷的西侧,CD西侧有一较高山峰,夕阳无法照射该处山谷5.冬小麦6月下旬7月上旬收割,春小麦7月中下旬收获,单季稻在9-10月收获,油菜6月收割,故选C6.A7.B6.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等高距为100米,山顶A外围的等高线数值为900,山顶A的海拔高度范围是900-1000米,排除C、D;陡崖有4条等高线重合,依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重合等高线条数)可得出:(4-1)×100<H<(4+1)×100,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是300-500米,因此排除B,A符合题意7.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河流的流向为先向西南流再转为向西流,A错误;读图可知,两个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1.8厘米,根据图中比例尺(1:50000)计算,两山峰之间的水平实地距离约为900米,考虑两山峰之间有高差,两山峰之间的实地距离大于水平实地距离,因此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的长度应不小于875米,B正确;读图可知,陡崖位于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因此没有瀑布,不可观赏到瀑布景观,C错误;河流在山区B地可见V型山谷,在出山口C地应形成冲积扇,而不是三角洲,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D错误。 故选B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公里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8.C【详解】当碎石坠落时,大的岩块较重,受重力作用沿山坡向下滚动时,能滚得更远,所以大的岩块可以滚动到倒立锥的边缘部位一些较小的岩块由于质量轻,坠落时动能小,多堆积在倒立锥的顶部因此倒立锥表层堆积物的分布特点是锥底颗粒物平均粒径大,锥顶颗粒物平均粒径小ABD错误,C正确9.B10.C11.D9.据图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图中显示,山顶湖盆北边有一个鞍部缺口,其海拔高度1500~1600米之间,当湖水水位达到这一高度时,湖水就会从该缺口外泄由此判断,B正确;1280米、1480米海拔过低,胡水不会外泄,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