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课图表的制作和修饰教学设计.doc
7页一、教学分析及设计理念分析 《图表的制作和修饰》是冀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十六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数据图表的创建、编辑以及打印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体现以下思想 1.讲练结合在课堂上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重点、难点知识,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 2.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3.情境与任务驱动的整合创设适当的情境后再抛出任务,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快乐地接受任务 4.注重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失败和成功中体验学习 二、学生分析 1.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Excel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2.在七年级数学中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图表的些知识 3.在地理学科、小学数学时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知识 4.学生学习兴趣很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了解图表的用途,学制作和编辑图表能够熟练地创建、调整和修改图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与创新体会自己制作出图表的自豪感,通过与同学的比较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创建图表 教学难点:增加和删除图表选项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无法记住一连串的数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但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记住一幅图或一个曲线我们可以将数据转变成图表,使其更容易理解和交流图表是由图表标题、数据系列、图例、坐标轴(数值轴和分类轴)、网格线等组成的 师:图表是以数据表为基础的在创建之前必须事先建立相应的数据表格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本节所需要用到的表格如下图 师:在网龄与网络认识的关系反映在坐标系中,那什么表示横坐标?什么表示纵坐标? 生1:网龄表示横坐标 生2:网络认识包括正面认识和负面认识表示纵坐标 师:你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输入数据,为创建图表做准备,看哪位同学输入最快学生:打开Excel表格,输入的内容,建立数据表格 师:指导学生输入表格 2.创建图表 师:要使用图表表现数据,首先需创建图表,单击“常用”工具栏中“图表向导”按钮,或选择“插入→图表“命令,打开“图表向导”对话框 师:“图表向导”分为四个步骤,以下我给大家先演示一下,同学们可先和老师一样去做,熟练后可以在步骤中任意选择,创建你喜欢的图表 师:步骤一,在“标准类型”选项卡中,选择“图表类型”中的一种,再选择“图表子类型”中的一种,单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师:步骤二,用鼠标拖动的方法选定“区域的数据”,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师:步骤三,单击“标题”选项卡,在“图表标题”框中输入“网龄与网络认识”单击“图例”选项卡,选择“显示图例“,确定其位置为“靠右”,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师:步骤四,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选项,单击“完成”按钮,结果如图所示 师: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创建的图表从图表中了解到随着网龄增长和思想成熟,对网络的正面认识会越来越多、占据主导地位 众生:练习:创建图表 师:个别指导,有问题及时反馈 3.编辑图表 师:由于自动生成的图表并不是很美观,可对图表格式进行进一步的设置一个图表中包含图例、图表标题、坐标轴、网格线、数据标志、数据系列等多种对象,在每个对象各自的格式设置对话框中可以进行设置 师:打开格式设置对话框的方法: (1)在图表的各个对象上双击,即可打开相应的设置对话框; (2)在“图表”工具栏中的图表达式对象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需要设置的对象,然后单击按钮即可打开相应的设置对话框 师:下面请同学们回答图表各部分的名称, 生:回答问题。
师:在word中我们已经学过修饰图表,下面哪位同学演示一下 生:演示 师:下面老师美化的图表,你们会美化得更好,看谁做得又漂亮又快 生:练习美化图表 师:个别指导,及时反馈 师:现在同学们互相比较一下图表,看一看谁的最好,每组选出一名来 生:比较作品 4.打印图表 师:(教师边讲边演示)工作表中的表格线打印时是不显示的,若显示表格线,需要设置表格边框首先选中A1:C8,然后选择右边的小三角,选择“所有框线”,在工作表中所有的边框线都有了还可以通过“格式”→“单元格”来完成以上操作 师:(教师边讲边演示)在excel中的“页面设置”word中的一样 生:练习打印图表 师:个别指导 5.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数据图表的创建、编辑以及打印图表是以直观的、点线面构成的图和行与列组成的表来反映数据信息,反映的是数据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不同类型的图表风格是不同的,在表现信息的效果上也是不同的 6.作业 练习本节“实践与探究”的第1、2题,然后把本节的图表创建成条形图、拆线图、面积图、饼图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六、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情景导入→知识建构→综合应用→自主创新”为主线,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本节课了到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很强,出现了好多漂亮的图表教师要营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大的主动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思考融为一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教师在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诸多环节都要精心设计,科学处理,以理性的思维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 附:《图表的制作和修饰》教学过程流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