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2讲神经调节练习含解.doc
7页神经调节一、选择题1.(2019·湖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递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 B.垂体C.下丘脑 D.脊髓答案:C2.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暂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③⑥ D.①④⑤解析:选D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调节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准确,作用时间短暂3.(2019·浙江6月学考)某同学制备了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会发生收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坐骨神经是结缔组织包围许多传入神经纤维而成的B.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细胞都是可兴奋细胞C.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发生收缩属于反射D.若在静息的坐骨神经上放置接有电表的两个电极,则指针发生偏转解析:选B坐骨神经是结缔组织包围许多传出神经纤维而成的(连接效应器腓肠肌的是运动神经元,即传出神经元);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细胞都是可兴奋细胞;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发生收缩但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若在静息的坐骨神经上放置接有电表的两个电极,由于电极两边等电位,所以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4.(2019·七彩阳光联考)下图所示为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其中①②表示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由许多神经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B.①和②接受刺激后均能发生反应,故都含有可兴奋细胞C.在②上给予一个电刺激,①便会产生收缩D.在②表面放置连接着电表的两个电极,指针不会偏转,说明②表面各处电位等于0解析:选B②坐骨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①和②接受刺激后均能发生反应,故都含有可兴奋细胞;在②上给予一个电刺激,①在一定时间后收缩;在②表面放置连接着电表的两个电极,指针不会偏转,说明两极间电位差等于05.如图所示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解析:选D人是恒温动物,无论外界温度较高或较低,只有产热量约等于散热量,体温才能保持相对稳定,故A项正确,D项错误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是造成散热增多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
时间t2以后,通过机体调节,使散热量减少,故C项正确6.当大脑皮层的某语言中枢受到损伤造成表达性失语症时,病人将出现什么症状( )A.能看懂文字,但不能听懂别人谈话B.不能看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谈话C.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讲话D.能够讲话,但不会书写解析:选C白洛嘉区受损时,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7.(高考全国卷Ⅰ改编)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选B本题以神经细胞为素材,考查ATP的应用和兴奋的产生、传递,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神经元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体液中随着体液的运输而移动,不消耗ATP,B项错误突触后膜上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蛋白,其合成需要消耗ATP,C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中K+运输到细胞内和Na+运输到细胞外需要消耗ATP,D项正确8.(2018·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解析:选B。
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会兴奋,只是其阻止兴奋的传导9.(2019·嘉兴模拟)右图是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的反射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a上以负电波的形式传导 B.b神经元是运动神经元,一般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C.图中的反射弧是一个三元反射弧 D.受到伤害性刺激产生疼痛的过程称为反射 解析:选D在a上局部电流触发邻近质膜依次产生新的负电波从而产生动作电位,并进行传导;b神经元连接效应器,为运动神经元,一般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由图可知,图中的反射弧是一个三元反射弧;人的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受到伤害性刺激产生疼痛的过程只经过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不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10.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适宜条件下坐骨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由于Na+、K+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图1所示(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内向电流则相反)用TTX和TEA两种物质处理细胞后,得到的跨膜电流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段正离子内流需要消耗ATPB.图1中cd段离子与Na+通道结合运出细胞C.TTX物质抑制了神经细胞膜上Na+的跨膜运输D.内向电流与外向电流是同种离子跨膜流动的结果解析:选C。
ab段正离子内流是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图1中cd段离子外流是K+外流,需要与K+通道蛋白结合运出细胞,B错误;由图知TTX物质抑制了神经细胞膜上Na+的跨膜运输,C正确;内向电流与外向电流是不同种离子跨膜流动的结果,D错误11.下图是突触后膜对部分溶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三种离子通道通常是同时开放的B.Cl-通道开放,会使突触后膜的极化状态加强C.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会引起Na+通道开放,引发动作电位D.抑制载体蛋白形状改变,对突触后膜静息膜电位的大小没有影响解析:选B该图表示突触后膜对部分溶质跨膜运输,Na+内流引发动作电位,Cl-内流使突触后膜负电位增大,因此图示三种离子通道不可能是同时开放的,A错误;Cl-通道开放,会使突触后膜的极化状态加强,B正确;Na+通道开放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引发动作电位,C错误;抑制载体蛋白形状改变,妨碍载体蛋白运输Na+、K+,对突触后膜静息膜电位的大小有影响,D错误12.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电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到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答案:C二、非选择题13.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
图3中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请回答相关问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形式传导,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高浓度海水中,图2中B点值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图1中共有________个完整突触,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_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不变”)3)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用字母、箭头表示)4)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的控制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的结果,随着神经纤维外Na+浓度增大,动作电位峰值将变大2)图1中有3个完整的突触,当兴奋在神经元组成的环状结构中传递时,兴奋的强度不变,但兴奋持续的时间将延长3)当Y点(神经纤维上)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在图3中的传递方向是A→B。
4)缩手反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所以为非条件反射,但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答案:(1)电信号 变大 (2)3 延长 (3)外负内正 A→B (4)非条件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14.(2019·陕西西北工大附中月考)如图为不同类型神经突触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________神经递质合成后为了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所破坏而储存在________内神经递质释放后通常需要迅速降解失活,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2)图1中,神经递质释放引起Na+大量进入突触后膜,引起的后膜内外电位状态是________;图2中,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后利于Cl-进入,此时后膜是否会产生神经冲动?________(填“会”或“不会”)3)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其作用机理与图2相同研究发现对癫痫病人施用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该药物可以使GABA分解速率________(填“减慢”或“加快”),从而起到治疗效果解析:(1)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方式属于胞吐;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能防止被其他酶破坏;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通常需要迅速降解失活,失活场所是突触间隙。
2)Na+大量内流,神经元膜内电位由负→正,膜外电位由正→负;Cl-内流,会导致膜内电位更低,电位没有逆转,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神经冲动3)GABA能促进Cl-内流,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施用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后,GABA被分解的速度减慢答案:(1)胞吐 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 (2)外负内正 不会 (3)减慢15.(2019·诸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甲状腺素(简称T4)不仅能促进动物的个体发育,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实验动物反应敏锐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甲基异噻唑啉酮(简称MIT,一种防腐剂)对蝌蚪的神经系统有负面影响为了研究这两种物质对蝌蚪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材料:甲状腺素片,MIT制剂,直径为20 cm的玻璃培养缸4个,研钵,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清水,电表,停表1)将体长2~3 cm的________的40尾健康蝌蚪随机均分在4个玻璃培养缸中,缸内放入3 L的________2)其中A缸不加任何药物作为对照;B缸加入120 mg的甲状腺素片;C缸加入30 mg的MIT制剂;D缸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两天换水一次,连续饲养20天后,从下面向水缸的底部的一半给予一定强度的光束,蝌蚪会出现避光行为,观察、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为a、b、c、d,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4)后续实验:继续用上述实验方法饲养20天后,所有蝌蚪都发育为成蛙再分别剥离A、C两组成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在M处给予适宜的刺激,甲、乙电表将检测到电位变化,现分别记录从开始刺激到电表甲、乙检测到电位变化所需的时间,记为t1、t2该后续实验的目的是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