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液体张力简单计算(医)》.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sh****na
  • 文档编号:258404763
  • 上传时间:2022-02-2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5.5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液体张力简单计算液体张力简单计算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补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1补充累积损失量 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1)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原则上轻度脱水补 50mlkg,中度脱水补 50100mlkg,重度脱水补 100120mlkg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的 23 量给予2)补液成分: 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有条件者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3)补液速度: 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的 812 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 2:1 等张含钠液(2 份生理盐水加 1 份 1. 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 300ml,于 3060 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2补充继续损失量 指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应按实际损失量补充,但腹泻患儿的大便量较难准确计算,一般根据次数和量的多少大致估计,适当增减补充继续损失量的液体种类,一般用 l/3 张12 张含钠液,于 24 小时内静脉缓慢滴入3供给生理需要量 小儿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 6080mlkg,钠、钾、氯各需 12mmol/kg这部分液体应尽量口服补充,口服有困难者,给予生理维持液(1/5 张含钠液十 015氯化钾) ,于 24 小时内均匀滴入在实际补液中,要对上述三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混合使用对腹泻等丢失液体引起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 90-120ml/kg;中度脱水约 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 150-180ml/kg补液成分:等渗性脱水补 1/2 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补 2/3 张合钠液;高渗性脱水补 13 张含钠液,并补充钾,再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 累积损失量的补充2(一)补液量 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轻度脱水应补 50ml/kg;中度脱水 50100ml/kg;重度脱水 100120ml/kg二)补液种类 所用输液的种类取决于脱水的性质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 2/3 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 1/2 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 1/31/4 张含钠液。

      这是因为细胞外液中的钠除因腹泻通过消化道丢失以外, 还有一部分钠因细胞内液丢失钾后而进入细胞内, 补钾后,进入细胞内液中的钠又可返回到细胞外液中,故补液成分中含钠量可稍减少补充累积损失量31补液量 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轻度脱水约 50ml/kg,中度脱水 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一般按上述的 2/3 量给予这是因为细胞外液的钠不仅通过消化道等途径丢失, 而且由于细胞同时失钾, 有一部分钠进入细胞内液进行代偿 (细胞内液钾缺乏, 钠过剩) ;当补钾时,随着细胞内液钾的逐渐恢复,其过剩的钠又返回细胞外液,故补充的含钠液量可稍减,以免细胞外液过度扩张2溶液种类 根据脱水性质决定1)等渗性脱水 用等张含钠液2)低渗性脱水 用高张含钠液,相当于纠正体液低渗(低钠血症)所需钠量加纠正等渗脱水所需等张含钠液量3)高渗性脱水 用低张含钠液,相当于纠正体液高渗(高钠血症)所需水量加纠正等渗脱水所需等张含钠液量婴儿腹泻则需补充三项需要量(生理需要量、异常继续损失量及累积损失量) 在实际补液时要进行综合分析,分别计算,混合使用对于腹泻患儿,虽然单纯纠正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要分别用等张、 高张和低张含钠液, 但还需同时补充生理需要和异常继续损失等所需的水和电解质等,通常概括上述三项需要,对腹泻等失液引起的等渗性脱水给 1/2张含钠液,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分别给 2/3 张和 1/3 张含钠液,并补充钾。

      再根据治疗后的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补充累积损失量41补液量 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轻度脱水约 50ml/kg;中度脱水 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先按 2/3 量给予因为脱水时细胞内液(含钾液)亦损失,需用含钾液补充 ;由于细胞同时失钾, 故细胞外液的钠不仅通过消化道等途径丢失, 有一部分钠亦进入细胞内液进行代偿,当补钾时,随着细胞内液钾的逐渐恢复,钠又重返回细胞外液,故补充的含钠液量不宜过多;2补液成分(1)等渗性脱水:其钠、水按比例丢失,故这一部分应使用等张溶液补充2)低渗性脱水:用高渗液体补充,3)高渗性脱水:用低渗液体补充,婴儿腹泻则需补充三项需要量(生理需要量、异常继续损失量及累积损失量) 在实际补液时要进行综合分析,分别计算,混合使用对于腹泻患儿,虽然单纯纠正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要分别用等张、高张和低张含钠液,但是,因为还需同时补充生理需要和异常继续损失等所需的水和电解质等, 通常概括上述三项需要, 对腹泻等失液引起的等渗性脱水给 1/2 张含钠液,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分别给 2/3 张和 1/3 张含钠液,并补充钾再根据治疗后的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

      补充累积损失量51定输液量 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轻度脱水约 50ml/kg;中度脱水 50100ml/kg;重度脱水 100120ml/kg先按 2/3 量给予2 定输液种类 所用输液的种类取决于脱水的性质 通常对低渗性脱水应补给 2/3 张含钠液 ;等渗性脱水补给 1/2 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给 1/31/5 张含钠液这是因为细胞外液中的钠除因腹泻通过消化道丢失以外, 还有一部分钠在脱水过程中因细胞内液丢失钾而进入细胞内,经补钾治疗后进入细胞内液中的钠又返回到细胞外液中,故补液成分中含钠量可稍减补充累积损失量6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补充:即轻度脱水约 3050ml/kg;中度为 50100ml/kg;重度为100150ml/kg通常对低渗性脱水补 2/3 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 1/2 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 1/31/5 张含钠液一.主要医学综合与儿科专业有关1、Medscape 网站http:/2.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网站http:/www.nichd.nih.gov/3.Generalpediatricscom 相当于一个儿科专业信息资源索引, 汇集了网络主要与儿科有关的信息网址http:/二、主要儿科学术组织网址1、美国儿科学会 http:/www.aap.org/2、美国儿科学会/儿科研究会 http:/aps-spr.org/3、中华儿科网 4、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会 http:/ 5、美国儿科口腔医学学会 http:/www.aacap.org/web/aacap6、美国儿科委员会 http:/aapd.org/7、美国儿科外科学会 http:/www.abp.org/8、美国儿科外科护理学会 http:/www,ped-surg.org/9、欧洲儿科心脏病学会 http:/www.asnr.org/aspnr/ 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授课技巧溶液张力计算与配制”授课技巧 液体疗法是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每位临床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近几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 学生反映对此章节最难理解的是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而液体张力计算与配制则是液体疗法的基础,如对此不理解、不掌握,则将难以学习和运用液体疗法现有多种教材对液体张力的计算与配制,阐述均较为复杂而含糊,教师按教材授课,学生按课本学习,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难于理解与掌握本人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换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授课,通过五个步骤,即使所有学生很快便能理解与掌握现把此教学过程介绍如下: 1、首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算术题让学生自己计算 例 1、将 10%10稀释至 100,请问稀释后溶液百分比浓度学生很快便能列出算式: 10%10=100,=1% 由此引导学生回忆起初中所学的知识稀释定律: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即: 11=21 并且强调但凡涉及物质浓度的换算,均遵循此定律 2、接着出一道多项选择题让学生讨论答题问题: 能够用来表达物质浓度的有().百分比浓度.摩尔浓度.张力 所有学生对、答案迅速作出了选择,而对答案则众说纷云,不置可否让学生自由辩论一番,最后老师指出,张力亦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3、阐述溶液张力的概念及计算 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计算时取平均值 300/) 相比所得的比值, 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 /分子量 如 0.9%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794.2)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 1,故该溶液张力为 1 张 又如5%3溶液渗透压=(51010002) /84=1190.4/ (3069.7)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 4,故该溶液张力为 4 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11=22 然后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 10%()11 张(临床上可按 10 张计算) 0.9%()1 张 5%(3)4 张 10%()9 张 10%()0 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并指出, 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 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 ; 而不必去追究为什么10%张力是 10 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 例 2、10%(10)+10%(90) ,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11=22 列出算式:1010=100,=1 张 例 3、10%(20)+5%3(25)+10%(255) ,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300,=1 张 例 4、 欲配制一组 300, 2/3 张液体, 现已使用 5%3(15) , 还需 10%多少毫升 10+415=2/3300,=14 那么,再加入 10%271(270)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为 0张) 5、21 等张液是抢救休克时扩容的首选溶液,其有固定组份,由 2 份等渗盐溶液+1 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学生对配制 21 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快速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配制 21 液,则需 10%=/15 5%3=/12 10%=- 例 5、配制 21 液 300,需 10%、5%3、10%各多少毫升 10%=300/15=205%3=300/12=25 10%=300-20-25=255 这样,似乎很玄的 21 液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便可快速配制出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